人在失戀時會寫出來的歌或作品似乎都很不錯,但對於我自己會寫出怎樣的文章很沒有把握。
度過了一個混亂的五月。本來以為會是幸福快樂的,至少一年前排假時是這樣想的。
這兩年多我過得很不錯,我以為會是一段能開花結果的感情,結果一切早就有變化,只是因為距離的加成,讓我嗅不出端倪,誤以為雙方都是在對等的幸福裡,所以才會在分開的省悟中,赫然發現,原來是我在自欺欺人,以為我們很好,我們沒有問題。
所以我很痛恨所謂不要想太多。
因為這是最簡單的安慰人的方式,也是最糟糕的交流方式。這句話一講出來,其實就表示對方沒有能力或意願理解你的想法和流動,所以聽了半天,也只能說出這句話。
而我聽了!因為這是我最常收到的安慰。就這樣自以為沒有問題的過一天是一天,直到某天雙方都累了而放手。直到某天真的來臨了。
當然我也可以不想太多的將就,過好日子,一切順其自然。這是最好的不是嗎?只是對於天生有兩個靈魂,天生很渴望被理解和溝通的人來說,就這樣開心過日子,可是,從來不認識我,聽我,難道不會覺得日子白活了?難怪那個帶我呼吸的朋友聽了會說,你難道不覺得你們彼此很不熟。我苦笑欸,還真的,有時候和某些朋友講的話,相處的時間,讓我想法能有所碰撞的程度,都還不如最親密的另一半,而你還以為彼此感情很好。這是當然,如果只是談情說愛約會上床,那當然一切都很淺層很簡單,也容易誤以為沒有問題。
再來是孤單。
什麼是孤單,什麼是抗壓性,原來我在當空服員的日子裡已經體驗得透徹。我不是在抱怨我做這份工作不快樂或是我想離職,不是,我只是已經徹底的嚐到什麼是孤獨的滋味,而我身邊的人無法理解那是什麼意思,就算是至親也不會明白。真的很搞笑,明明是一個每天都會跟幾百個人講到話,每次班表同事們都會重新洗牌的工作,到達外站飯店或是回到新加坡的家裡,那個傳來的空虛感是強烈到能把你包裹在一個空白空間難以呼吸。這份工作讓我連習慣都還來不及建立起來,就被迫迎接下一個變化。好不容易認識了投緣的朋友,卻因為班表對不上而無法再深交。於是就這樣一直活在不停變化的時差裡,空間裡,然後我好像變成一個多餘的靈魂,沒人在等我回家的感覺。
偏偏我是怕孤單的人,做了容易孤單的工作。我的另一半接不住我。
分開後接下來的班,我飛出去異地,下班一個人去逛超市,去吃飯,去看不同城市,我一個人在餐廳,看餐廳裡的電視播的球賽,看旁邊的人跟朋友喝酒談天,看店員和我大眼瞪小眼,我才驚覺原來我有沒有另一半的生活早就是大同小異。有沒有對方,是一件可有可無的時候,究竟是太獨立還是太孤單,這樣還是愛情嗎?
然而,分開後對方對我的評語卻是,我很黏。
傷透了心。
傷心的並不是分開這件事本身,而是有誰真的走進心裡真的認識我這個人過。
即便如此我還是不會放棄,該體驗的,該讀的,該試的,該完成的,還是會走完。畢竟現在已經是個真正自由沒有罣礙的人了,過去我在掙扎的要不要留,要不要回,至少暫時不會再煩惱了。某種程度上算緣分在救贖我的靈魂?用最實際最痛心的方式讓我不要想太多,也是一種如釋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