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的最初期,許多創業者容易陷入兩個極端:一是只關注產品創意,忽視市場結構;二是盲目追逐熱門賽道,卻不了解自己是否有進入門檻。其實,無論創意多棒,若不站對市場結構的位置,就很可能一開始就選錯了戰場。本文將帶你認識一個被許多人忽略卻至關重要的觀念:行業集中度。

一、什麼是行業集中度?
行業集中度(Industry Concentration)是一個用來衡量某個產業市場是否由少數幾家公司主導的指標。簡單來說,它能告訴你這個行業的「大者恆大」程度有多強。
最常見的衡量方式是使用 CR(Concentration Ratio),例如:- CR3:前三大公司的市場佔有率總和
- CR5:前五大公司的市場佔有率總和
- CR10:前十大的市場佔有率總和
這個數字越高,代表該行業被少數幾家企業控制的程度越高,市場集中度越強。
舉例:
- CR5 > 90% 表示「極度集中」:如中國高鐵、台灣壽險、美國線上搜尋引擎
- CR5 約 50% 表示「相對集中」:如高端白酒、手機、家電
- CR5 < 30% 表示「高度分散」:如美妝、女裝、在地餐飲、小吃
二、為什麼了解行業集中度對初期創業者來說很重要?
1. 避免誤判競爭格局
對一位創業者而言,最怕的不是競爭激烈,而是「根本沒機會插隊」。
例如:
- 若行業 CR5 > 90%,代表前五大玩家掌握了幾乎所有的渠道、資源與用戶心智,新創進入會面臨極高的「門票成本」與「沉沒成本」,不容易有機會突圍。
- 若 CR5 < 30%,即使競爭者眾多,但市場尚未形成明確頭部品牌,新進者只要找到細分市場或差異化路徑,就有可能搶得一席之地。
2. 幫助資源分配與策略定位
高集中度行業通常代表:
- 技術門檻或資本門檻高
- 需要規模經濟才能賺錢
- 用戶決策不輕易改變(高轉移成本)
創業者若沒有對應資源,應該避免「硬闖」,轉而尋求如:「巨頭邊緣」、「技術外包」、「平台工具化」的機會;而在分散市場中,可以從品牌力、內容行銷、產品體驗等方面切入,快速建立獨特定位。
3. 影響融資難易度與投資人偏好
投資人本質上會避開以下兩類情況:
- 進不去的賽道:巨頭已封盤,市場無法撼動
- 永遠做不大的賽道:CR 再低,單品價值不高、生命周期短,難以放大
因此,一個市場如果是中度集中,成長曲線清晰,且尚有細分空間未被巨頭佔領,往往最容易吸引早期資金進場。
4. 預判市場未來可能的穩態
行業從早期探索走向成熟階段時,會慢慢進入穩態,這個穩態就是行業的「終局格局」。
市場通常會趨於以下三種穩態格局:
- 極度集中型(CR5 > 90%):如滴滴、美團、Google,剩下都是邊角料市場
- 相對集中型(CR5 約 50%-80%):頭部幾家吃掉主力,但還有腰部空間可以操作
- 高度分散型(CR5 < 30%):小品牌如雨後春筍,品牌即流量,流量即生意
創業者選市場時,要懂得預判這個行業會走向哪一種穩態,才能選擇適合自己資源條件的切入時機與打法。
三、行業集中度與融資難易度:實際案例說明
高集中度 vs 高難度融資
案例:台灣金融保險業 壽險、銀行等行業基本被中國信託、國泰金控等集團掌控,CR5 達 80%-90%。若無強力資源或法遵背景支持,創業者幾乎無法取得創投青睞。創投也認為這是「已有巨頭定局」的市場,不會貿然投入。
案例:共享機車平台(WeMo/iRent) 當雙巨頭已佔據交通場景與行政溝通渠道時,新進品牌即使技術不差,也難以突圍,創投傾向冷靜觀望。
中集中度 vs 可控風險融資
案例:台灣高端餐飲品牌 例如「GUMGUM」等創新型食飲品牌,憑藉定位差異與品牌敘事,成功拿下第一輪千萬募資。原因是:市場雖有鼎泰豐等強者,但仍保留腰部發展空間。
低集中度 vs 品牌力取勝
案例:霧峰製麵所、美妝快閃品牌 透過小紅書/IG 打出爆款聲量,在 CR5 不超過 20% 的分散型市場中,用社群和內容累積品牌聲量。創投更看重「團隊製造話題」與「流量變現」能力,而非純產品力。
四、台灣市場的行業集中度觀察
高集中度產業
- 金融壽險:壟斷程度高,國泰、富邦、中信三足鼎立
- 通訊與電信:中華電信、遠傳、台哥大等大型電信商市占高
- 醫療保健:健保體系下,醫院集中化明顯,難有新進者撼動
中度集中產業
- 食品飲料(大型通路):如統一、全聯、市場雖大,但品牌可突圍
- 本地旅宿與精品餐飲:大型集團有一定集中度,但在地品牌仍可突圍
分散型產業
- 服飾與美妝品牌:女裝、美妝、小家電品牌呈高度分散
- 網紅經濟、短影音、課程品牌:CR 幾乎不存在,話語權由流量決定
- 在地餐飲與飲料品牌:爆款層出不窮,但生命周期短
五、結論:如何運用「行業集中度」進行創業選擇?
創業初期:請先自問這幾個問題
- 這個行業的 CR5 大約是多少?巨頭有多難打?
- 如果我要贏,我是走流量爆款、供應鏈整合,還是高客單利基?
- 預期這個市場三年後會走向什麼樣的穩態?
- 我的資源能否打進這個穩態?還是只能當過客?
給不同階段創業者的建議
- 資源有限的新創者:優先選擇 CR5 < 30%,有明確成長機會的分散型市場
- 擅長內容、品牌、話語權者:高度分散的市場反而最容易形成爆款效應
- 有技術或供應鏈優勢者:可考慮中度集中市場,走差異化切口切入
- 具備資金與高階團隊者:若能力可駕馭,可以考慮挑戰高集中度市場邊緣空間,甚至進入平台爭奪
行業集中度不是絕對好壞的指標,而是一把衡量「市場成熟度」與「競爭格局」的尺。懂得分析集中度,就能洞察背後的商業博弈規則,為自己的創業之路選擇合適的戰場。
記得追蹤我,獲取更多實戰創業工具與策略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