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五十,窗外天光尚未透進來。教室裡的錄音機喀噠一聲,老師按下播放鍵,廣播開始了。
「根據今天早上的數據分析,一枚東風-16飛彈的彈頭重量約為一千五百公斤,以TNT為例,相當於產生一百五十萬大卡的能量。一份國小營養午餐約為七百卡,因此——一枚飛彈可以提供兩千一百四十三份午餐的熱量。」
「但如果從造價來看,這枚飛彈約需新台幣兩億四千萬元,則足以供應五百三十三萬份午餐。相當於1萬5千個孩子,一整年的營養來源。」
播放聲中止。沒人說話。
孩子們坐在木椅上,手裡握著今天早自習要寫的日記本。風從破損的窗縫灌進來,掀起教室角落泛黃的國旗。
阿政舉手發問:「老師,我們的學校有多少人?」
老師低頭看了看冊子:「四百三十二人。」
阿政點點頭:「那一顆飛彈可以讓我們吃多久?」
沒有誰接話。風吹進來,帶著濕冷。
校舍後方的空地,是他們唯一的操場。裂縫中的野草堅強生長,孩子們的笑聲穿過午後的陽光。
「你知道嗎,一顆飛彈可以換幾份午餐?」阿政低頭畫著地上的格子,手裡拿著小石頭。
隔壁班的同學阿傑皺眉:「很多吧?」
「五百三十三萬份。」阿政抬頭看他,語氣平淡。
「是什麼飛彈?」阿傑問。
「一種很貴的,聽說可以飛很遠,打很準。」阿政說。
阿傑沒說話,盯著遠方那座灰色的雷達站。他們的學校,就在那陰影下。
「如果換成便當,就能讓三萬個小朋友吃一整年。」阿政繼續說,「有雞腿、有青菜、有湯,還有水果。」
阿傑咽了口口水。他昨天只吃了一個饅頭。
「你覺得希望是什麼形狀?」阿政突然問。
阿傑想了想:「是圓的,像媽媽煮的荷包蛋。」
「我覺得是長方形,像便當盒。」阿政笑了,「可以裝很多東西。」
他們都笑了,沒有再提飛彈。
天色漸暗,操場旁的老榕樹影子拉得很長。阿政望著遠處那座高牆與鐵絲網的基地,忽然說:「如果我們長大了,不要當發射飛彈的人,好不好?」
「那我們要當什麼?」阿傑問。
「當煮飯的人。」阿政說,「這樣可以讓人活著,而不是再見。」
風輕輕吹過,他們的影子在地上搖晃,像一列沒有盡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