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5 月,立法院一次把 22 部法規全數拉高刑責,意在讓境外勢力「算了吧,成本太高」💸。

📌 公式:
「竊取/毀壞/入侵核心資通系統」 ➜ 1–7 年;若意圖危害國安/社會安定 ➜ 3–10 年+5,000 萬 ➜ 釀成死亡/重大災害 ➜ 無期+1 億。
🕵️♀️ 真實案例 (2)
- 馬祖雙海纜斷裂(2023/02)⛓️
- 兩條海纜一週內被不明船隻拖斷,離島網路癱瘓 50 天。
- 若調查證實「蓄意破壞」且涉敵對勢力,將以《電信管理法》國安加重:3–10 年+5,000 萬
- 駭客自稱拿到證交所資料(2023/03)💻
- 駭客在暗網兜售「台股清算資料」,金管會報警。
- 如屬實,按《證券交易法》§174-3:1–7 年+1,000 萬;若為國家級滲透,再跳級 3–10 年+5,000 萬
🤖 假想情境 (2)
- 無人機投擲炸藥攻擊 LNG 儲槽🛩️
- 觸犯《天然氣事業法》修正條款,最高 10 年+5,000 萬,並可依《民航法》再加重。
- 勒索軟體加密 Level-1 醫院病歷📋
- 《醫療法》新條款:1–7 年+1,000 萬;若致急診無法運作釀死傷,上看無期徒刑。
🔧 還能更強?

✨ 小結
若把台灣關鍵基礎設施比作人體的心臟與神經:停電 10 分鐘、海纜斷 1 條、結算系統當機 1 小時,都可能讓社會「休克」。
2023 年修法後,敵人若敢下手=最少 1–7 年坐牢+千萬罰款;越線到國安層級,就是 3–10 年+ 5,000 萬,還可能無期徒刑。
下一步,把國際合作、供應鏈韌性、前端偵測補齊,才能把「重罰」升級到真正的嚇阻力💪🔐。
📚 資料來源:
- (2023, May 30). 立院三讀經濟部轄管6法案強化關鍵基礎設施保護. 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305300296.aspx
- (2023, May 30). 立院三讀破壞金融關鍵設施最重關7年 危害國安加重. 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305300258.aspx
- (2023, May 30). 電信管理法第72條修正三讀歷程. https://lawtrace.tw/law/history/07118?version=07118:2023-05-26
- (2023). 破壞交通重要設施最重關7年 意圖危害國家安全者加重刑責. https://www.lawbank.com.tw/news/NewsContent.aspx?NID=193719.00
- (2025, January 22). 台灣、馬祖間2條海纜全斷 啟動備援.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34851
- (2023, March 29). 駭客稱掌握證交所資料 金管會澄清無外洩 已移請檢調. 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30329006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