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綱
治理依循道理天時地利人和,
四大支柱齊備施政自然順遂。
(原25章) 原文/白話
================================
有狀混成,先天地生。
寂乎!漠乎!
獨立而不亥,可以為天地母。
曾有個混沌不明的狀態,
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存在。
寂靜無聲啊!空曠無邊啊!
獨自運行而不受邊界所限,
可以當作是孕育天地的根源。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吾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不知道它的名字是什麼,
用文字描述的話叫「道理」,
我勉強將其命名為「廣大」。
範圍廣大無際然而無影無踪,
存在看似消逝實則無法靠近,
雖然不可捉摸卻能反覆運行。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國中有四大,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理廣大、天象廣大、土地廣大、君王也大,
國家之中有這四大(支柱),
而君王位居其中之一。
人們依據土地特性生活,
地貌配合天象變化成形,
天象按照道理反覆循環,
道理遵循自然規則運行。
================================
漠:廣大而無水草、無人定居的積沙地帶。
不亥:同「不垓(ㄍㄞ)」,沒有邊際。
法:動詞,遵循、以為法則。
詮釋
「有狀混成」即〈明道.玄妙〉所謂的「無名,天地之始」狀態,其後「有生於無」形成了有形物質,接著「天下之物生於有」構築了天下萬物,故曰「有名,萬物之母」。整個過程由道在背後運作,並且每個道理皆為獨立運作、沒有地點限制,被視為天地萬物的根源所在。
想要把道描述清楚很是困難,因其作用範圍廣大到無處不在卻又看不見其踪影,雖望不見卻又彷彿在遠處存在,好像遠離消失了卻又反覆出現作用,以上三個特性便是「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至於該如何發現並驗證道的存在,唯有以「觀其妙、觀其徼」的邏輯思考與觀察變化,加之「玄之又玄」的嚴謹流程不斷探究追尋,方得窺見眾妙之門。
治理國家應重視其四大支柱,即道理、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當四者條件俱備方能發揮最大效應。舉凡人們居住、耕作、開發、保育無一不根據土地特性為之,而土地特性又跟天候氣象息息相關,故掌握相關道理以活用天地條件,至於道理就要從觀察自然現象得來。此外,所謂「王,天下所歸往也」,意即王者乃人心嚮往之所在,能夠凝聚共識、調和紛爭、分配利益、構築人們對未來的願景,故曰「王亦大」。
領導者在行事上務求合道理、順天時、應地利與謀人和,故居於四大支柱的中樞地位。也就是說,唯有能夠順應道天地人的王者,方能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無事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