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修養.低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提綱


行家高手見識深廣行事低調,
處世留有餘地便於動態調整。


(原15章) 原文/白話

================================

古之善為士者,

必微弱玄達,深不可識。

古代士人之中的佼佼者,

必定通曉細小微弱的變化,

讓人難以辨別其見識之深。

是以為之容﹕

豫乎其若冬涉川,猶乎其若畏四鄰;

嚴乎其若客,渙乎其若釋;

淳乎其若樸,混乎其若濁。

所以這樣描述此類人的言行舉止:

戒慎遲疑的心態如在冬日冰川上行走,

猶疑警戒的態度好像畏懼著四周強鄰;

舉止恭敬的儀態似在他家做客,

散漫隨和的樣子貌似無所束縛;

思緒清澈淳厚彷彿素樸無華,

吸取各種想法形如混雜污濁。

孰能濁以靜者,將徐清;

孰能安以動者,將徐生。

誰能讓混濁的水沉靜下來,

將會使其漸漸轉為清澈;

誰能讓靜止事物運動起來,

將會使其逐漸有了生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懷抱這個道理的人不去追求盈滿完美,

只有不求盈滿完美,

所以能夠保持謙遜低調而留有餘地。

================================

豫、猶:戒慎遲疑。

嚴:謹慎端莊。

渙:散漫。

淳:質樸。

混:摻雜。

成:器具之成型。



詮釋


盈為「滿」的意思,也就是不留餘地把事情做到滿,因而要求完美極致屬之,對他人趕盡殺絕亦屬之。「成」是製作器具最後的成型步驟,如陶土柔軟可塑易於捏製出各種造型,經過燒製成型後即不可改變而易碎裂,用來形容定型為某種固定的僵化思維與行事作風,因而喪失彈性導致脆弱。盈的另一解釋為「高」,在〈明道.相對〉有謂「高下之相盈也」,故「欲盈」又可解釋為想要高高在上。結合上述二者,不欲盈意謂著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而是以低調謙遜的態度,以及凡事保有彈性調整空間,當遇到意料之外的狀況在應對上則能游刄有餘,故曰「敝而不成」。

將混濁的水靜置後其雜質便會逐漸沉澱而使水質轉為清澈,意謂著只要讓浮躁的心態沉靜下來思緒便能轉為清楚透澈,進而想明白如何行事以及行事之後果為何。安為靜止之意,生為生命、生機,有生命的事物是活動變化的,要讓靜止不動、難以改變的事物發生變動,須知其驅力所在以及後續發展空間如何,所以能讓死氣沉沉的事物恢復生機,即現今社會常用的「活化」兩字。時事新聞經常出現要活化公共空間設施的呼籲,既然如此又為何不一開始就讓發熱的腦子冷卻下來,在研究、規劃與討論方面下足工夫,並保留彈性運用的餘裕,卻急就章似地步步邁向動彈不得、虛耗資源的死局呢?因此了解濁以靜、安以動的道理之人,由於深知「不欲盈」的重要,在行事之前就會做好準備、留有餘地,而非出事之後如熱鍋上的螞蟻般四處跳腳再試圖力挽狂瀾。

換句話說,從行家們「敝而不成」的行事作風可知其見識深度。與一般人想像的英明果斷不同,往往是一副猶豫不決、反覆遲疑模樣,這是因為在推敲斟酌各種可能發生的意外狀況,故謂若冬涉川、若畏四鄰。在為人處事上保持謹慎恭敬態度,時刻觀察事情進展是否有所差池,正是一如所料順利進行故心境上得以安然隨和,而非怕東怕西好像被什麼給束縛住一般。若從「上士聞道,勤能行之」的角度觀之,對於知識觀念能單純地直面思考,亦能多方吸收混合應用,似樸又濁的現象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草堂一隅
7會員
66內容數
一坐一席一草堂, 一撮佳茗一縷香, 一片道機一點禪, 一夫自品一坡秧。
草堂一隅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對於外交博奕的精闢見解。
Thumbnail
2025/04/26
對於外交博奕的精闢見解。
Thumbnail
2025/04/19
關於學習目標與教育政策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4/19
關於學習目標與教育政策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4/03
解釋小國與寡民兩項國策。
Thumbnail
2025/04/03
解釋小國與寡民兩項國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作用關鍵在於反面,應對問題以合理方式。
Thumbnail
作用關鍵在於反面,應對問題以合理方式。
Thumbnail
見識深又能低調,不完美而有彈性。
Thumbnail
見識深又能低調,不完美而有彈性。
Thumbnail
永遠把自己當作過客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在古代那些達到"道"的境界的人,善於按照"道"的指導去做事的人,他們的思想特別地精微、深奧,以至於無法很清楚地把它標示出來。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因為它太深奧了,不能清楚地描述出來,所以勉強去描述它的狀態、容貌跟表現。
Thumbnail
永遠把自己當作過客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在古代那些達到"道"的境界的人,善於按照"道"的指導去做事的人,他們的思想特別地精微、深奧,以至於無法很清楚地把它標示出來。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因為它太深奧了,不能清楚地描述出來,所以勉強去描述它的狀態、容貌跟表現。
Thumbnail
道德經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上善似水:領導者的品性跟水相近。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利萬物,滋養眾生,又非常安靜,只往低處流,處於眾人最厭惡的地方,這樣的特色近似於道。 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喜歡往高處爬,享受著社會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的景仰、崇拜,而討厭在地勢低的地方。
Thumbnail
道德經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上善似水:領導者的品性跟水相近。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利萬物,滋養眾生,又非常安靜,只往低處流,處於眾人最厭惡的地方,這樣的特色近似於道。 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喜歡往高處爬,享受著社會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的景仰、崇拜,而討厭在地勢低的地方。
Thumbnail
重、輕、靜、躁皆是人的基本特質,就像七情六慾一般,每一種特質每個人都有,只是有輕淡濃烈的差別,於經文中,說明輕與躁的表現,應須以重和靜為核心,才不會失常。
Thumbnail
重、輕、靜、躁皆是人的基本特質,就像七情六慾一般,每一種特質每個人都有,只是有輕淡濃烈的差別,於經文中,說明輕與躁的表現,應須以重和靜為核心,才不會失常。
Thumbnail
2015.12.9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高菴臨眾必曰:『眾中須知有識者。』 予因問其故。 高菴曰:『不見溈山道:舉措看他上流,莫謾隨於庸鄙。』 平生在眾,不沈於下愚者,皆出此語。 稠人廣眾中,鄙者多,識者少。鄙者易習,識者難親。 予終身踐其言,始得不負出家之志。」 《廣錄》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12.9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高菴臨眾必曰:『眾中須知有識者。』 予因問其故。 高菴曰:『不見溈山道:舉措看他上流,莫謾隨於庸鄙。』 平生在眾,不沈於下愚者,皆出此語。 稠人廣眾中,鄙者多,識者少。鄙者易習,識者難親。 予終身踐其言,始得不負出家之志。」 《廣錄》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