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百官.稱職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提綱


無為乃不斷減損贅餘心態的結果,
無事則為領導者稱職適任的證明。


(原48章) 原文/白話

================================

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致力求學的人知識日益增長,

修養道德的人贅餘日漸減損。

一再持續損抑多餘之處,

以至於達到無為的境界。

無為而無不為,絕學無憂。

不去自我表現而讓下屬無不有所作為,

心態超越為學者就沒有做不到的憂慮。

取天下,常無事;

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想要得到天下,

就要保持不發生變故;

到了意外發生的時候,

代表其能力不足以掌管天下。

================================

益:增加。

損:減少。

絕:停止、超越。



詮釋


為學者與為道者都致力探求知識學問,兩者差異在於道的認識與理解,因而產生日益與日損結果上的不同。

無論讀書求學還是研究深造,其學識皆與日俱增,且其學位經歷、名聲地位亦隨表現如:口試、科考、立論、成書等步步高陞此外,為學者亦可泛指習有一技之長的人。隨著專業知識充裕、技能磨練臻熟及學(業)界地位穩固,都難以避免地「自我日益膨脹」,加重了〈修養.贅餘〉所謂自是、自見、自伐與自矜等意識,故曰「為學者日益」。

為道者從知識學問中探求道理,且由於對道的深刻理解而追求去除自身贅餘之處,因而「為道者日損」。對於從事經營管理的領導者,雖能靠單一專業能力起家,然在運營事業方面如人事、協作與外務難免力有不逮,縱使博覽群書仍舊「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不如從為道著手。《老子》認定無為是最好的領導風格,其最大阻礙便是想要大有所為的自我表現意識並視之為贅餘,因此逐步消除自是、自見、自伐與自矜乃重中之重,所以「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的目標是什麼?「百姓曰我自然也」。讓團隊成員自然而然地發揮所長有所作為,進而顧及方方面面沒有遺漏之處,以達到「無不為」的境界。縱觀領導者的職業生涯,多是從專業性工作開始做起,有所成就後再跨越為學者思維而為道,方能轉型成適任的領導者,故曰「絕學無憂」。

至於如何辨識出稱職的領導者,其指標便是〈力行.權衡〉所說的「事無事」,也就是沒什麼大事發生。這個道理很簡單,比如定期健康檢查的目的不就是要及早發現病灶以免發展成大病?把車交給保養廠維護不也是要避免在路上發生故障?因此把整個組織事業交給這位領導者,不就是希望在其經營下一帆風順嗎?在此狀態下的員工會覺得靠自己就可以了,因而對於領導者的存在僅需「下知有之」。

要做到以上所述並不簡單,且一心要大有作為之人豈可接受如此碌碌無為?有人刻意製造爭端、危機事故來刷存在感,意圖使人留下大展長才的印象,或轉移治理失能的關注。然而這種行為只能騙騙無知群眾,當出現諸事不順、危機四伏或者意外頻仍,無論故意與否在在證明了領導者的不適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草堂一隅
9會員
76內容數
一坐一席一草堂, 一撮佳茗一縷香, 一片道機一點禪, 一夫自品一坡秧。
草堂一隅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對於外交博奕的精闢見解。
Thumbnail
2025/04/26
對於外交博奕的精闢見解。
Thumbnail
2025/04/19
關於學習目標與教育政策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4/19
關於學習目標與教育政策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4/03
解釋小國與寡民兩項國策。
Thumbnail
2025/04/03
解釋小國與寡民兩項國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為學日益"是要我們學習,那"為道日損"是要我們不作為嗎?
Thumbnail
"為學日益"是要我們學習,那"為道日損"是要我們不作為嗎?
Thumbnail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Thumbnail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Thumbnail
道德經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上善似水:領導者的品性跟水相近。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利萬物,滋養眾生,又非常安靜,只往低處流,處於眾人最厭惡的地方,這樣的特色近似於道。 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喜歡往高處爬,享受著社會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的景仰、崇拜,而討厭在地勢低的地方。
Thumbnail
道德經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上善似水:領導者的品性跟水相近。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利萬物,滋養眾生,又非常安靜,只往低處流,處於眾人最厭惡的地方,這樣的特色近似於道。 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喜歡往高處爬,享受著社會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的景仰、崇拜,而討厭在地勢低的地方。
Thumbnail
道德經 第七章 克服私心,是我們一生的修練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是因為它不為自己謀去福利,所以就能長久。 老子在揣摩天之道時,他認為天之道有生養萬物的特點,讓世界繁榮,但它卻隱於身後,不說自己是主人,也不為自己謀取一分一毫,結果大家反而離不開它。
Thumbnail
道德經 第七章 克服私心,是我們一生的修練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是因為它不為自己謀去福利,所以就能長久。 老子在揣摩天之道時,他認為天之道有生養萬物的特點,讓世界繁榮,但它卻隱於身後,不說自己是主人,也不為自己謀取一分一毫,結果大家反而離不開它。
Thumbnail
道德經,講的是領導者法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崇尚錢財或追求某種美德,使人民不鬥爭。領導者不應該追求財富或美德,上行下效,領導者貪求物欲,下面的人也將彼此鬥爭以累積財富或效仿,這就是亂源。
Thumbnail
道德經,講的是領導者法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崇尚錢財或追求某種美德,使人民不鬥爭。領導者不應該追求財富或美德,上行下效,領導者貪求物欲,下面的人也將彼此鬥爭以累積財富或效仿,這就是亂源。
Thumbnail
緒論 參考羅大倫博士所出版的"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一書中所探討的老子<道德經>中所分享的觀念。在羅大倫博士書中的解讀,老子並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用"出世"的狀態,做好"入世"的事。老子<道德經>的出發點是講管理法則,講領導者如何真正帶領團隊走向成功與幸福。
Thumbnail
緒論 參考羅大倫博士所出版的"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一書中所探討的老子<道德經>中所分享的觀念。在羅大倫博士書中的解讀,老子並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用"出世"的狀態,做好"入世"的事。老子<道德經>的出發點是講管理法則,講領導者如何真正帶領團隊走向成功與幸福。
Thumbnail
在一片物欲橫流的滔滔世情中,老子主張返璞歸真。他以洞穿宇宙奧秘的智者高度,向世人揭櫫了自然之「道」才是人們所應該師法的對象,只有一如大自然「善利萬物而不爭」之無私無欲與無為,才能成就萬象萬有之「無不為」。老子哲學要以「虛其心」之深、虛、藏,達到精神上淵靜悠遊的可能。
Thumbnail
在一片物欲橫流的滔滔世情中,老子主張返璞歸真。他以洞穿宇宙奧秘的智者高度,向世人揭櫫了自然之「道」才是人們所應該師法的對象,只有一如大自然「善利萬物而不爭」之無私無欲與無為,才能成就萬象萬有之「無不為」。老子哲學要以「虛其心」之深、虛、藏,達到精神上淵靜悠遊的可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