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二在幼稚園時期接連住院,後來因輪狀病毒住院,撿回一命,但腸壁受損,無法攝取太多營養的食物,包含甜食與炸物(每吃必拉肚子),整個生長曲線呈現非常緩慢的狀態,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小學。那段時間是我身為母親的黑暗期,難以言說。當時我懇請幼稚園老師不要強迫他學習,我真正的用意是希望他不要失去與同儕互動的機會,那時他有輕微自閉傾向。老師非常體諒,經常讓他待在最喜歡的美勞區動手做喜歡的作品。
這位老師很可愛。老二剛升小學時,她還特地打電話來關心他是否能適應?當時孩子剛好在國文小考中拿到滿分,陳老師聽了非常欣慰,也總算鬆了一口氣。
只是,並不是所有老師都像她一樣充滿耐心與愛心。小一小二時,他因語文理解能力較弱,常常在數學課上無法專注,老師在台上講課,他卻望向窗外心思飛揚。導師曾問我:「你們是不是要讓他去資源班?他這樣會影響到其他同學。」呼──讓我先擦擦眼淚。後來在我與老爺合力陪伴下,他終於漸漸能跟上進度,也因此免去了進資源班的安排。然而這一路走來,並不輕鬆。
今年六月七日,我和老爺以及老大北上,參加老二在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碩士班的畢業典禮。那天,臉書回顧跳出十年前的貼文——那是他即將離家、搬到工作地點附近居住的日子。他的大學是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班,為了讓他能多睡一點,不必每天舟車勞頓,我們決定讓他搬到公司附近。十年回顧,恍如昨日——真正是「十年磨一劍」。
我兒子並不是天生會讀書的孩子。國三時,他的成績幾乎是班上的倒數。我們從不逼迫孩子在學業上用功,自然也不會有任何責罰。那時他的大哥也因成績不佳被二一,我們整個家庭籠罩在低氣壓之中。
也許正因如此,這個孩子突然驚覺自己不想走上哥哥的路,於是在考試前幾個月下定決心奮力一搏。嗯——好樣的!雖然沒能如願成為媽媽的學弟(海青工商),但他考上了離家很遠的岡山農工電機科,是第二輪分發才錄取的。沒想到畢業時竟成為全校前三名(我也嚇一跳)。

請ChatGPT生成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是在炫耀孩子碩士班畢業,但唯有自己知道這一切有多麼來之不易。
我只希望他能獨立、平安、喜樂。蘇東坡曾說:「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相信不少媽媽能體會我此刻的心情。尤其當年陪著老二在病房裡,我就是這樣一遍遍地向南無觀世音菩薩祈求的。
這些年,聽過無數指責的話:「你怎麼養孩子的?你們夫妻倆那麼胖,孩子怎麼這麼瘦?」「請家長多督促孩子的學業。」「我覺得他有理解障礙,要不要考慮送資源班?」太多了……淚。
我和孩子的爸爸始終陪伴著他與哥哥弟弟們,寒暑假總會安排去山上住兩天,雖然經濟拮据,還是儘力讓他們有豐富的童年回憶。當孩子們說話時,我們就傾聽,適時分析、不批評,甚至也鮮少給建議,只盼孩子能感受到我們愛的付出。
因為國中時基礎打得不好,他吃盡苦頭,卻從未服輸。在產學班期間,公司工作繁重,經常被迫加班,導致無法準時上課,甚至因為長時間站立腳踝腳掌腫脹。一度面臨休學,也經歷了職場霸凌。一年復健期中,仍堅持下來。服兵役時發作更是被迫留營休息,因此他的同袍見他如此鼓勵他健身,這孩子在家與公司都利用時間規律的養成隨時隨地運動習慣,循序漸進直到可以去參加跑馬拉松,甚至在進碩士班前一同前往沖繩跑全馬兼旅遊。這讓媽媽我十分欣慰,也終於感覺多年來心中的烏雲逐漸散去。
大學畢業後,他在老爺的指導下,參與研發設計電子檢測器及可於停電時自動啟動的雲端監測發電機。這些經歷使他順利進入南科百大企業擔任工程師。
然而他對公司不健康的職場文化抱有質疑,提出諸多看法,最終決定讓自己變強——升學成為他的選項之一。南科工作、台北補習,日夜輪班又遇上新冠疫情,他幾乎靠自己在線上課自修。另外就是他沒有繼續讀電機系,想追隨父親成為一名軟硬體資訊工程師跨系的挑戰是條辛苦的路(這些費用也全由他自付,因為他早已成為家中收入最高的一位。)
他連續考了三年。最後一次雖是備取,正式錄取那天,我們終於鬆了一口氣。他長期的焦慮讓我心疼,我甚至不敢說出「不然再考一次也沒關係」這樣的話,只能默默支持。錄取當天,全家立刻去吃牛排慶祝!這次北上參加畢業典禮時才發現——他領了好幾次獎學金,但從沒讓我摸過一下!欸欸欸,不是啦,我是說,連碰都沒碰過,至少讓我摸一下嘛 XD
這些回憶,才是讓我熱淚盈眶的真正原因。
親愛的孩子,你做到了!媽媽以你為榮。你值得擁有這份榮耀,願你此生都能朝向自己的目標前行。
也祝福每位父母在育兒路上,都能找到合適的方向與愛。我一直相信,所謂「無條件的愛」,就是順著孩子的志向,陪伴他們走到夢想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