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抒發] 在希望與失望之谷徘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遭遇孩子被保母虐待的巨變後,我選擇樂觀面對。

 

如今,我已漸漸能接受孩子腦傷的事實,能開口向身邊的人訴說孩子的病況,能轉念想「現在就是他最糟的情況,給他多一點時間,他會越來越好的」,也能在未來的藍圖裡,慢慢勾勒出有特殊兒的模樣。這樣的生活,雖然跟預期不同,但我相信仍是有笑、有淚、也有精彩。

 

大部分的時候,我認為自己已經走出低潮,來到悲傷五階段的最後一哩路「接受」,卻沒想到在某些時刻,當現實重重襲來,把我的堅強和樂觀擊倒,我這才意識到自己還在悲傷五階段的「討價還價」和「沮喪」階段徘徊,彷彿不管我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孩子永久腦傷的現實。

 

一年過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醫生當初預言的「他的發展會遲緩,未來有可能沒辦法走路、沒辦法跑跳」正慢慢兌現中,儘管經過持續努力的復健,能看出孩子在進步,像是頭控變好了,自主動作也比以前多,但無可否認的是,他距離同齡孩子的發展越來越遠。看著仍像個大baby的他,我不知道,醫生的預言是否會成真?

 

此外,還記得剛出院時,我和先生曾開玩笑說「鼻胃管的灌食針筒買了100支,至少能用三個月,應該很足夠吧!」我們放在心底的期待是,三個月後,孩子就能用嘴巴喝奶了。可惜事與願違,他的吞嚥能力至今仍未恢復,需靠鼻胃管進食,口腔肌肉長期沒有活動,也讓嘴巴變成了櫻桃小嘴。

 

腸胃科醫師建議,如果孩子無法在兩個月內戒除鼻胃管,可考慮進行「胃造口」手術,也就是在胃上打一個洞,將管路從腹部放入到胃裡,以取代鼻胃管來進食。相較於鼻胃管,胃造口的優點很多,包含管徑較大,方便餵食;半年更換一次的頻率,遠低於鼻胃管的一至兩週;沒有管路卡在食道內,孩子不會胃食道逆流,會比較願意練習吞嚥。

 

理性的我知道胃造口手術是正確的選擇,但感性的我卻不禁擔憂,會不會開了胃造口之後,戒除管路的時間更遙遙無期了呢?同時間,孩子也被醫生診斷為重度聽損,要開始配戴助聽器,雖是預期中的結果,但聽聞醫生的宣判,心裡仍是十分難受,心疼小小年紀的他,就要經歷這麼多苦難。

 

也許這就是特殊兒家長不斷經歷的過程吧!總是在希望和失望之間擺盪,必須懷抱希望,相信孩子還小,有無限可能,才能支撐自己度過那些最黑暗的時刻;可是每當發現孩子的復原狀況不如預期,被迫一次又一次降低期待時,那種失落感是格外傷人,甚至不敢再抱期待了。

 

由希望與失望交織而成的生活,真的是一言難盡,充滿辛酸血淚。能怎麼辦呢?我想起以前瑜珈老師說的,尊重內在情緒的流動,開心也好、沮喪也罷,每個情緒都值得被承認與接納;讓壓抑的情緒得以釋放,才能夠找回身心平衡,擁有繼續前進的力量。

 

因此難過就大哭吧!當我哭著承認自己還沒有走出來,哭著接納對於孩子的失落感,哭著說出自己的無能為力,心裡頓時舒坦許多。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其實也沒那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將情緒埋在心底、避而不談,因而無止盡的精神內耗。

 

哭完擦乾眼淚,我又能找回樂觀的自己。我想,哪怕未來還是會不斷地經歷失望,我還是情願懷抱希望,和孩子一同面對生命中的不完美,也一起分享克服難關的美好和感動。也許有一天驀然回首,我會發現孩子的狀況並沒有想的那麼糟,只要我們全家攜手前行,終有一天,會找到屬於我們的光明。

 

 

 

附註:悲傷五階段包含

  1. 否認(Denial):拒絕接受事實
  2. 憤怒(Anger):將情緒宣洩在周遭的人事物
  3. 討價還價(Bargaining):試圖做些什麼,以改變現實
  4. 沮喪(Depression):認清現實後,感到更加沮喪、無力
  5. 接受(Acceptance):接受事實,調整心態來適應新的生活

 




我的孩子三個月大時,因為被保母兒虐,因而有了一輩子無法復原的腦傷。這段與眾不同的育兒經歷,讓我流了不只一公升的眼淚,也灌溉出「後莎琳 陪腦傷兒飛翔」這個秘密花園。


希望我的經歷能帶給在痛苦中的人們一些勇氣,如果有問題想詢問我,或是單純想給我支持和鼓勵,都歡迎與我聯繫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後莎琳 陪腦傷兒飛翔的沙龍
51會員
43內容數
前半生堪稱順遂,直到孩子在保母家遭受嚴重腦傷,才體會到人生的苦悲。 希望用文字寫下走過幽谷、迎向光明的心情點滴,賦予這段歷程更正向的意義。 聯絡信箱:FlyWithRW@gmail.com
2025/03/30
自從經歷大寶被保母虐待後,我就開始定期接受心理諮商。 經過一年多來、32次的諮商,我看到了自己的改變,更令我意外的是,這個改變發生在我與諮商師之間。 當時的我剛懷第二胎,同時面臨身體上的變化、工作責任增加、以及大寶復健等狀況,時間很滿、壓力也很大,因此詢問諮商師是否能降低諮商的頻率,
2025/03/30
自從經歷大寶被保母虐待後,我就開始定期接受心理諮商。 經過一年多來、32次的諮商,我看到了自己的改變,更令我意外的是,這個改變發生在我與諮商師之間。 當時的我剛懷第二胎,同時面臨身體上的變化、工作責任增加、以及大寶復健等狀況,時間很滿、壓力也很大,因此詢問諮商師是否能降低諮商的頻率,
2025/02/22
聽別人說過,自然產痛前面、剖腹產痛後面,我有預期到剖腹的傷口需要比較長時間復原,但感覺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殊不知,第一胎因為不知道自己有疤痕增生的體質,聽從護理師的建議,只貼了半年的矽膠貼片,就改用除疤凝膠,結果我的疤痕不但沒有變淡,還越來越紅腫凸起,看了皮膚科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肥厚性疤痕」。
Thumbnail
2025/02/22
聽別人說過,自然產痛前面、剖腹產痛後面,我有預期到剖腹的傷口需要比較長時間復原,但感覺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殊不知,第一胎因為不知道自己有疤痕增生的體質,聽從護理師的建議,只貼了半年的矽膠貼片,就改用除疤凝膠,結果我的疤痕不但沒有變淡,還越來越紅腫凸起,看了皮膚科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肥厚性疤痕」。
Thumbnail
2025/01/01
趕在2025年到來之前,我和先生將二寶送到新竹,交由公婆幫忙照顧。 以後,我們就是假日父母了。  為了這天的到來,我準備了大半個月。有些東西需要多買一份放新竹,有些東西要最後一刻才能打包。手機記錄了長長的搬家清單,沒想到才誕生五個月的娃兒,ㄍㄟ西竟然這麼多。 
2025/01/01
趕在2025年到來之前,我和先生將二寶送到新竹,交由公婆幫忙照顧。 以後,我們就是假日父母了。  為了這天的到來,我準備了大半個月。有些東西需要多買一份放新竹,有些東西要最後一刻才能打包。手機記錄了長長的搬家清單,沒想到才誕生五個月的娃兒,ㄍㄟ西竟然這麼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開始我看到帶著許多焦慮與挫折的你,說著各種無力版本的故事,擔心論文寫不好,學位拿不到,工作受影響。 當陪著你跟內心渴望活出的樣子好好連結,你發現了自己內在有好多資源與寶物,你開始說著新版本的故事,你做著喜歡的工作,用你的生命好好陪伴著孩子度過難關,所以你也有能力陪自己度過現在的難關。對我而言,這
Thumbnail
一開始我看到帶著許多焦慮與挫折的你,說著各種無力版本的故事,擔心論文寫不好,學位拿不到,工作受影響。 當陪著你跟內心渴望活出的樣子好好連結,你發現了自己內在有好多資源與寶物,你開始說著新版本的故事,你做著喜歡的工作,用你的生命好好陪伴著孩子度過難關,所以你也有能力陪自己度過現在的難關。對我而言,這
Thumbnail
遭遇孩子被保母虐待的巨變後,我選擇樂觀面對。 如今,我已漸漸能接受孩子腦傷的事實,能開口向身邊的人訴說孩子的病況,能轉念想「現在就是他最糟的情況,給他多一點時間,他會越來越好的」,也能在未來的藍圖裡,慢慢勾勒出有特殊兒的模樣。這樣的生活,雖然跟預期不同,但我相信仍是有笑、有淚、也有精彩。
Thumbnail
遭遇孩子被保母虐待的巨變後,我選擇樂觀面對。 如今,我已漸漸能接受孩子腦傷的事實,能開口向身邊的人訴說孩子的病況,能轉念想「現在就是他最糟的情況,給他多一點時間,他會越來越好的」,也能在未來的藍圖裡,慢慢勾勒出有特殊兒的模樣。這樣的生活,雖然跟預期不同,但我相信仍是有笑、有淚、也有精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憂鬱症患者如何在痛苦中尋找到自癒的力量。她在生活中遭受種種痛苦,但一位小朋友的純真童語卻對她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溫暖和鼓勵。這篇文章對憂鬱症患者和周遭的人都具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憂鬱症患者如何在痛苦中尋找到自癒的力量。她在生活中遭受種種痛苦,但一位小朋友的純真童語卻對她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溫暖和鼓勵。這篇文章對憂鬱症患者和周遭的人都具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我只能說,孩子你受苦了,我無法幫你承受這些,所以接下來的路,我會陪你一起走。」 近日,看見朋友有些情緒困擾,所以來聊聊自我療癒。
Thumbnail
「我只能說,孩子你受苦了,我無法幫你承受這些,所以接下來的路,我會陪你一起走。」 近日,看見朋友有些情緒困擾,所以來聊聊自我療癒。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文章, 因而看見自己的狀態, 開始也跟療癒自己內在小孩, 也做了跟自己和解關係, 我發現我到內在小孩好生氣喔😢 原來一直忽略到她的感受, 原來我都沒有好好跟自己和解關係, 也療癒童年創傷以及青少年時期的創傷, 並撿回那時候的靈魂碎片, 以及胎內記憶,連結到那時候母親的心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文章, 因而看見自己的狀態, 開始也跟療癒自己內在小孩, 也做了跟自己和解關係, 我發現我到內在小孩好生氣喔😢 原來一直忽略到她的感受, 原來我都沒有好好跟自己和解關係, 也療癒童年創傷以及青少年時期的創傷, 並撿回那時候的靈魂碎片, 以及胎內記憶,連結到那時候母親的心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Thumbnail
先天體質較差,加上成長過程中遭遇過多的體罰和情感勒索,我長成一個非常負面、悲觀、軟弱的人,遇事總是擔心、驚慌,甚至想要一了百了。具備這樣的身心狀況的人,活著該有多痛苦,是很容易想像出來的。
Thumbnail
先天體質較差,加上成長過程中遭遇過多的體罰和情感勒索,我長成一個非常負面、悲觀、軟弱的人,遇事總是擔心、驚慌,甚至想要一了百了。具備這樣的身心狀況的人,活著該有多痛苦,是很容易想像出來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