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Y〕8M第一本啟蒙認知|小牛津點讀小百科使用心得+早療成效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by twins Mommy|我們家的啟蒙學習記錄

上一篇我有分享:我們家在學齡前沒有上才藝、沒有補習,重點放在「能力,是從生活中練出來的」。

而認知力,正是學齡前很重要的基礎。 這篇來跟大家分享:雙寶 8M 起第一本啟蒙認知書單 —— 小牛津點讀小百科。 完整實際使用心得,讓你在選擇啟蒙教材時多一個參考方向。


📌 為什麼選擇《小牛津點讀小百科》當作第一本認知書?

當時這套書是親友的恩典牌,拿到時我其實有些猶豫:畫風偏樸素,顏色也沒有現在很多新繪本那麼繽紛吸睛,心裡還在想:「會不會孩子根本不感興趣?」

但實際操作後,反而出乎意料地適合這個年齡層:

👉 8M-2Y 這段時間,孩子對世界充滿新鮮感,圖像越單純反而越能專注學習
👉 避免太花俏的圖案,幫助專注在「認人、認物、聽發音、模仿說話」的學習過程。 👉 這正好符合寶寶語言爆發期前的重要刺激階段。


📌 內容設計一次打好基礎認知

這套書有兩本:圖解認知小百科及ㄅㄆㄇ認知小百科。我們主要都用圖解認知小百科。

內容涵蓋了日常認知需要學會的主要類別:

  • 家人稱謂
  • 常見動物
  • 交通工具
  • 水果食物
  • 日常用品
  • 人的動作表情

每一頁搭配簡單圖像+單字+點讀筆聲音,幫助孩子重複聽覺刺激與發音模仿。

很多爸媽會擔心不知道從哪個類別開始教,其實照著生活走,對應日常實物就是最自然的學習方式


📌 我們家的實際使用方式

生活結合書本

每天互動中,我會指著實物說:「你看,這是不是我們書上學過的?」遇到相關事物時再翻回書本加強記憶。

👉 讓認知「連結現實」,才不會只停留在書本。

重複刺激,觀察孩子反應

每天短時間重複,讓他們:

  • 眼神停留越來越久
  • 開始模仿單音、疊字
  • 即使發音不準也不用急,只要願意出聲就是好現象

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點讀

  • 8M~1.5Y:父母帶讀、手指圖片引導發音為主
  • 1.5Y~2Y:逐漸讓他們嘗試拿點讀筆自己聽音(父母仍需口說教導,點讀筆只是輔助)

每個孩子不同,順著節奏走

有的孩子會特別愛點讀聲效;有的單純偏好爸媽講故事的聲音。耐心陪伴+持續互動,是比工具更重要的事。


📌 使用成效:早療職能評估明顯進步

我兒子曾經在早療職能評估中,認知項目是臨界值。但在使用這本書做長期引導後,老師與治療師多次反應:

  • 顏色認知良好
  • 動物、交通工具、食物辨識快速
  • 生活物品清楚分辨,詞彙理解良好

一年後再次職能評估,他順利通過發展檢核。

👉 認知分數提升,間接幫助整體發展指標通過。


📌 我個人很推薦它的原因

  • 硬頁設計超耐操(我用的是二手恩典牌,照樣撐很久)
  • 一套書集合大全,對新手爸媽超友善
  • 價格親民,CP值非常高

👉 這是我自己覺得新手爸媽可以安心入手的第一套認知啟蒙書。


📌 補充提醒:同系列的點讀ㄅㄆㄇ教材

另一本ㄅㄆㄇ認知小百科,我們家大約在2Y之後使用。內容有注音拼音、小故事、成語唐詩,知識性偏高。

但因為孩子接觸其他讀物增加,加上這套偏向知識教學、互動性較低,使用率就沒那麼高了。 而且這本好像無法單買,需整套購買。

👉 單純要做啟蒙認知,認知小百科比較實用、吸引力也比較高。


📝 twins Mommy 的小總結:

2Y前的認知刺激,其實不用買太多教材,夠用+會用最重要。

一本小百科+生活實物反覆對照,效果遠比堆疊一堆書好太多。


🔎 延伸閱讀:我家學前啟蒙這樣做

📌 〔0-6Y〕不上補習不上才藝,我陪雙寶練這4種能力

📌 〔0-6Y〕不上補習不上才藝,我陪雙寶練這4種能力|我們愛用的啟蒙書單推薦(陸續更新含實用連結)

📌 之後會陸續更新其他教材使用心得,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wins Mommy
2會員
41內容數
我是雙寶媽 twins Mommy。 財金背景,曾在傳產與國貿業務十餘年,透過 IVF 擁有龍鳳胎,人生進入育兒與早療新章。在身分轉換中,我開始紀錄生活、反思教育,分享每一位媽媽在拉扯中尋找自己的真實歷程。
twins Mommy的其他內容
2025/06/13
不上補習不上才藝,我陪雙寶用生活練自理、品格、邏輯、語文四大能力。這篇整理我們實際用過、效果好、孩子喜歡的啟蒙教材書單,從日常小家務、親子共讀、邏輯遊戲到語言啟蒙工具,幫助學齡前孩子穩穩打好成長基礎。文中也附上實用連結,方便爸媽們參考選購。
2025/06/13
不上補習不上才藝,我陪雙寶用生活練自理、品格、邏輯、語文四大能力。這篇整理我們實際用過、效果好、孩子喜歡的啟蒙教材書單,從日常小家務、親子共讀、邏輯遊戲到語言啟蒙工具,幫助學齡前孩子穩穩打好成長基礎。文中也附上實用連結,方便爸媽們參考選購。
2025/06/11
近年STEAM教育成為顯學,許多教材標榜跨域學習,讓家長擔心孩子是否需要提早跟上?其實,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早已融入日常。學前階段更重要的是穩定自理力、品格力、邏輯力與語文力,這四大基礎打好,才能順利銜接未來的STEAM學習。教育不該被名詞嚇壞,適齡適性、循序漸進,才是孩子健康學習的關鍵。
2025/06/11
近年STEAM教育成為顯學,許多教材標榜跨域學習,讓家長擔心孩子是否需要提早跟上?其實,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早已融入日常。學前階段更重要的是穩定自理力、品格力、邏輯力與語文力,這四大基礎打好,才能順利銜接未來的STEAM學習。教育不該被名詞嚇壞,適齡適性、循序漸進,才是孩子健康學習的關鍵。
2025/06/05
SDGs 成為教育顯學,但這樣的概念真的適合學前教育嗎? 當孩子還在探索世界,我們是否太早給予他們過於抽象、甚至連大人都難以掌握的永續目標分類? 從媽媽視角出發,這篇文章反思「適齡教育」的重要性,呼籲回歸生活經驗,引導孩子自然培養感受力,而不是過早背負理念的壓力。
2025/06/05
SDGs 成為教育顯學,但這樣的概念真的適合學前教育嗎? 當孩子還在探索世界,我們是否太早給予他們過於抽象、甚至連大人都難以掌握的永續目標分類? 從媽媽視角出發,這篇文章反思「適齡教育」的重要性,呼籲回歸生活經驗,引導孩子自然培養感受力,而不是過早背負理念的壓力。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時隔六年,我現在很慶幸一直以來就生活中每件小事都盡量帶著孩子去嘗試,並分享討論彼此的看法。即將成年的兒子,現在已經很懂得如何去挑選自己需要與想看的書,並還能給許多周邊同學朋友們建議。
Thumbnail
時隔六年,我現在很慶幸一直以來就生活中每件小事都盡量帶著孩子去嘗試,並分享討論彼此的看法。即將成年的兒子,現在已經很懂得如何去挑選自己需要與想看的書,並還能給許多周邊同學朋友們建議。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Thumbnail
C媽分享了自己從孩子出生到3歲間所購入的書籍,涵蓋了黑白書、布書、洗澡書、硬紙書以及繪本等。她分享了每個階段適合的書籍種類以及推薦的書籍,以供父母們選擇適合孩子的讀物。
Thumbnail
C媽分享了自己從孩子出生到3歲間所購入的書籍,涵蓋了黑白書、布書、洗澡書、硬紙書以及繪本等。她分享了每個階段適合的書籍種類以及推薦的書籍,以供父母們選擇適合孩子的讀物。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閱讀心理學家Jeanne Chall將閱讀分為六個階段: 零階段「前閱讀期」:出生到上小學前。孩子開始認識標誌、單字、自己的名字、符號等,學習文字的概念、音韻的不同,也開始假裝讀書。 階段一「識字期」:一、二年級。孩子進入正規學校學習,開始大量認識國字、唸簡單的文章,也慢慢具備文字解碼能力,例如
Thumbnail
閱讀心理學家Jeanne Chall將閱讀分為六個階段: 零階段「前閱讀期」:出生到上小學前。孩子開始認識標誌、單字、自己的名字、符號等,學習文字的概念、音韻的不同,也開始假裝讀書。 階段一「識字期」:一、二年級。孩子進入正規學校學習,開始大量認識國字、唸簡單的文章,也慢慢具備文字解碼能力,例如
Thumbnail
透過不斷的練習提高孩子的視角和整體認知,可以讓孩子練習更完整的描述而不是草率地從局部就下定論。提供在家中和外出時的觀察方法,並強調語言的練習對於幫助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非常重要。
Thumbnail
透過不斷的練習提高孩子的視角和整體認知,可以讓孩子練習更完整的描述而不是草率地從局部就下定論。提供在家中和外出時的觀察方法,並強調語言的練習對於幫助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非常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