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twins Mommy|我們家的啟蒙學習記錄
上一篇我有分享:我們家在學齡前沒有上才藝、沒有補習,重點放在「能力,是從生活中練出來的」。
而認知力,正是學齡前很重要的基礎。 這篇來跟大家分享:雙寶 8M 起第一本啟蒙認知書單 —— 小牛津點讀小百科。 完整實際使用心得,讓你在選擇啟蒙教材時多一個參考方向。📌 為什麼選擇《小牛津點讀小百科》當作第一本認知書?
當時這套書是親友的恩典牌,拿到時我其實有些猶豫:畫風偏樸素,顏色也沒有現在很多新繪本那麼繽紛吸睛,心裡還在想:「會不會孩子根本不感興趣?」
但實際操作後,反而出乎意料地適合這個年齡層:
👉 8M-2Y 這段時間,孩子對世界充滿新鮮感,圖像越單純反而越能專注學習。
👉 避免太花俏的圖案,幫助專注在「認人、認物、聽發音、模仿說話」的學習過程。 👉 這正好符合寶寶語言爆發期前的重要刺激階段。
📌 內容設計一次打好基礎認知
這套書有兩本:圖解認知小百科及ㄅㄆㄇ認知小百科。我們主要都用圖解認知小百科。
內容涵蓋了日常認知需要學會的主要類別:
- 家人稱謂
- 常見動物
- 交通工具
- 水果食物
- 日常用品
- 人的動作表情
每一頁搭配簡單圖像+單字+點讀筆聲音,幫助孩子重複聽覺刺激與發音模仿。
很多爸媽會擔心不知道從哪個類別開始教,其實照著生活走,對應日常實物就是最自然的學習方式。
📌 我們家的實際使用方式
① 生活結合書本
每天互動中,我會指著實物說:「你看,這是不是我們書上學過的?」遇到相關事物時再翻回書本加強記憶。
👉 讓認知「連結現實」,才不會只停留在書本。
② 重複刺激,觀察孩子反應
每天短時間重複,讓他們:
- 眼神停留越來越久
- 開始模仿單音、疊字
- 即使發音不準也不用急,只要願意出聲就是好現象
③ 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點讀
- 8M~1.5Y:父母帶讀、手指圖片引導發音為主
- 1.5Y~2Y:逐漸讓他們嘗試拿點讀筆自己聽音(父母仍需口說教導,點讀筆只是輔助)
④ 每個孩子不同,順著節奏走
有的孩子會特別愛點讀聲效;有的單純偏好爸媽講故事的聲音。耐心陪伴+持續互動,是比工具更重要的事。
📌 使用成效:早療職能評估明顯進步
我兒子曾經在早療職能評估中,認知項目是臨界值。但在使用這本書做長期引導後,老師與治療師多次反應:
- 顏色認知良好
- 動物、交通工具、食物辨識快速
- 生活物品清楚分辨,詞彙理解良好
一年後再次職能評估,他順利通過發展檢核。
👉 認知分數提升,間接幫助整體發展指標通過。
📌 我個人很推薦它的原因
- 硬頁設計超耐操(我用的是二手恩典牌,照樣撐很久)
- 一套書集合大全,對新手爸媽超友善
- 價格親民,CP值非常高
👉 這是我自己覺得新手爸媽可以安心入手的第一套認知啟蒙書。
📌 補充提醒:同系列的點讀ㄅㄆㄇ教材
另一本ㄅㄆㄇ認知小百科,我們家大約在2Y之後使用。內容有注音拼音、小故事、成語唐詩,知識性偏高。
但因為孩子接觸其他讀物增加,加上這套偏向知識教學、互動性較低,使用率就沒那麼高了。 而且這本好像無法單買,需整套購買。
👉 單純要做啟蒙認知,認知小百科比較實用、吸引力也比較高。
📝 twins Mommy 的小總結:
2Y前的認知刺激,其實不用買太多教材,夠用+會用最重要。
一本小百科+生活實物反覆對照,效果遠比堆疊一堆書好太多。
🔎 延伸閱讀:我家學前啟蒙這樣做
📌 〔0-6Y〕不上補習不上才藝,我陪雙寶練這4種能力|我們愛用的啟蒙書單推薦(陸續更新含實用連結)
📌 之後會陸續更新其他教材使用心得,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