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心育兒分享|twins Mommy
在學齡前,我不急著讓雙寶補習或上才藝班。這幾年陪伴他們的過程中,我更重視的是——透過日常的互動與遊戲,讓學習成為一件有趣的事,而不是被強迫的任務。
只要孩子產生興趣、願意投入,他們自然就會學會很多東西。而我希望在這樣輕鬆自在的環境中,慢慢打好以下這4種能力的基礎。1️⃣ 自理:獨立的第一步
我們從孩子兩歲開始選擇蒙特梭利體制的幼兒園,吸引我的,是它強調孩子的生活自理與自主練習。
孩子會練習穿鞋、倒水、收拾東西。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正是他們建立秩序感與自信的起點。
我在家也維持同樣原則:孩子能做的事,就讓他們自己來。過程中當然慢、有時也亂,但看到他們一次次完成後的成就感,那份喜悅絕對值得。
2️⃣ 品格:與人相處的根本
我一直很重視孩子「怎麼做人」,尤其是對他人的尊重。這不只是日常生活的小細節,更關乎他們未來在團體中的人際關係,甚至會影響他們一輩子的價值觀與處世態度。
在生活中,我們會一起練習等待、分享、使用禮貌用語。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實正是品格養成的重要基礎。
有一次帶雙寶去公園玩溜滑梯,他們看到其他小朋友在排隊,就自然而然地站到最後,不催促、不插隊。結束後,還會主動跟我說:「那些哥哥姊姊沒有排隊喔!」
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動,因為我知道——他們開始把我們平常教的尊重與同理,放進了自己的行為裡。
3️⃣ 邏輯:會思考,才是真能力
我不急著讓他們背誦知識,而是希望他們會觀察、會思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
我們平常會玩分類遊戲、觀察自然、拼圖、問答。「你為什麼這樣想?」「你還有其他辦法嗎?」這些問題,是我們對話的日常。
因為我親自帶雙寶,可以根據他們的興趣與進度自由調整。我相信孩子只要理解了、願意學,不需要被年齡限制。
🧩 這樣的彈性,讓學習不只是「教」,更像是一起探索與成長。
4️⃣ 語文:打開世界的工具
中文是根,英文是窗。我希望他們能自在地使用語言,而不是對學習感到壓力。
我們會一起讀繪本、聽英文兒歌、玩自然發音遊戲。不強求口說流利,只要他們願意接觸、不排斥,就是最好的開始。
我相信語言不是為了成績,而是通往世界的鑰匙。
🧠 教材我選,教學我來
不上補習,代表所有教學都得自己來。
我花了很多時間比較、挑選適合的教材與教具,既要符合孩子的學習需求,也要符合我們小資家庭的經濟能力。
當然,這樣的方式也代表我必須花更多時間親自陪伴、引導。有時真的很累,也會想偷懶,但想到孩子眼裡的光,我就知道這一切都值得。
📌 之後我會陸續開始分享我使用的教材與教學方式,也希望能幫助到同樣有心但資源有限的爸媽們。
〔0-6Y〕不上補習不上才藝,我陪雙寶練這4種能力|我們愛用的啟蒙書單推薦(陸續更新含實用連結)
🪴 結語:這條路辛苦,但我選擇不後悔
育兒沒有標準答案,每個媽媽的選擇與能力不同。我也不是完美媽媽,會爆炸、會崩潰,但我願意努力,因為我知道,現在的每一步,都是在為孩子打底。
我沒有花大錢補習,靠的是時間、心力、與無數次的試錯與調整。這是我能負擔、也願意承擔的方式。
哪天真的超出能力,我也願意尋求幫助。只是現在,我選擇全力以赴。
這是我內心的一份堅持——至少我努力過了,我問心無愧。
💬 想和你一起走這段路
你也有相似的育兒理念嗎?或者也在煩惱怎麼陪伴孩子學習?
📌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 點個愛心,讓我知道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
📌 想看更多教材分享與教學日常?歡迎加入我的沙龍,一起討論、一起陪孩子成長👇
你的一個留言與愛心,就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