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於除草劑「年年春」(Roundup,活性成分為嘉磷塞glyphosate)的致癌爭議不斷。到底這個被廣泛使用於農業、園藝甚至家庭環境的除草劑,是不是真的會導致癌症?如果你只是一般消費者,需不需要擔心吃到殘留?而農民又該怎麼保護自己?一篇2025年發表於《Environmental Health》的最新研究,提供了相當具說服力的答案。
- 純嘉磷塞(glyphosate)
- 歐盟版 Roundup(Roundup Bioflow)
- 美國版 Roundup(RangerPro,含POEA助劑)[註]
每個情境使用三種劑量,對應到人類設定的安全標準,分別是:
- 0.5 mg/kg(歐盟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DI)
- 5 mg/kg(ADI 的十倍)
- 50 mg/kg(無明顯副作用劑量,NOAEL)
這項研究共使用了1020隻 Sprague-Dawley 大鼠,是目前規模最大、設計最嚴謹的嘉磷塞致癌動物實驗之一。使用的動物數量,比OECD(OECD TG 451)要求的要多(每組都多一隻);動物的性別比例,也合乎OECD的標準。
測試的期程,OECD為出生後6週開始,持續24個月或直到自然死亡;本實驗則是從妊娠第6天起暴露,一直到104週(兩歲)。
所以,他們發現了什麼?
白血病明顯上升,還提早發作
研究團隊發現,在所有嘉磷塞與 Roundup 處理組中,白血病(包含淋巴性與單核球性)發生率明顯上升。更驚人的是:有 40% 的白血病死亡發生在一歲前,代表這些癌症提早發作。
而對照組完全沒有白血病案例,也就是說,這並非自然老化所致。
研究團隊還觀察到以下肝細胞癌、皮膚角化瘤與癌症、中樞神經與外周神經惡性腫瘤(如 Schwannoma)、骨肉瘤與甲狀腺癌等惡性腫瘤的增加。
對照過去的文獻可知,這些腫瘤都不是 Sprague-Dawley 大鼠常見的自然腫瘤,顯示與嘉磷塞暴露相關性強。
有「劑量愈高、腫瘤愈多」的趨勢
研究團隊發現嘉磷塞的美國版本(含有爭議性的POEA助劑)出現線性上升的致癌趨勢。即使是「不含POEA」的 Roundup Bioflow,也在高劑量出現顯著致癌效應。
也就是說,嘉磷塞的確有致癌性,尤其是含有POEA助劑的版本!
看起來很可怕,但是換算成「現實生活劑量」會怎樣?會不會根本不可能達成啊?
在實驗中,研究團隊使用的最高劑量為 50 mg/kg/天,換算成人類(以體表面積換算)約為每天攝取約 486 毫克嘉磷塞。
這比一般人從食物中接觸到的嘉磷塞殘留(約 0.3–0.5 毫克/天)高出上百倍。
所以,一般人不太可能會有事。根據歐盟、WHO與台灣農藥殘留資料,一般民眾從飲食中接觸的嘉磷塞濃度遠低於實驗劑量數十倍甚至百倍以上,因此只要能做到吃乾淨的食物、避免誤用嘉磷塞製品(例如噴灑在陽台蔬菜上)、不刻意接觸濃縮藥劑,一般民眾的風險極低,不需要恐慌。
不過對農民來說,如果在無防護下噴灑農藥、清洗設備、甚至打開原液容器時皮膚接觸或吸入霧氣,在某些極端條件下,確實可能累積達到實驗中顯著致癌的暴露量級(mg/kg/天)。
當然,兒童與懷孕婦女如果長期生活在農藥使用密集區,也可能成為高風險族群。
這項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於:它證實了嘉磷塞與其製劑在「實驗動物中」確實具有足夠證據的致癌性,尤其是白血病與罕見腫瘤,並且有明顯的劑量效應與早發性。
但是對一般民眾來說,完全不需驚慌,正常飲食與環境接觸的暴露量遠低於致癌等級。
至於農民與施用者,建議應採用更嚴格的防護措施(如手套、防毒面罩、風向控制),盡可能避免接觸濃縮原液與霧氣。
最後,值得特別說明的是,這個動物實驗是從老鼠還在母體中(懷孕第6天)就開始每天接觸嘉磷塞,一直持續到自然死亡為止,代表這些實驗動物是「一輩子每天都接觸」嘉磷塞。
但絕大多數人不會從胎兒期就每天接觸嘉磷塞;從日常飲食中攝取到的量也非常低,而且接觸通常也是間歇性的;即使是風險最高的農藥施用者,也多半是季節性、區域性的接觸,不會持續幾十年每天暴露。
我們要理解的是:這類實驗的目的是「測試在最嚴苛情況下是否可能致癌」,用來當作風險警示與政策制定的依據,並不等於日常生活中就會發生相同風險。
這就像是用「車子高速撞牆」來測試安全氣囊,不代表你每天都會發生車禍;但這些測試,讓我們可以對潛在風險有底,進一步設計出保護機制。
所以,我們一般民眾,該注意什麼呢?
- 我們該要求政府公開農藥使用紀錄與殘留熱點資料。
- 台灣農業政策該重新評估:哪些除草劑是可用但應限用,哪些則應汰除或限制特定族群使用?
- 推動農藥管理系統,從源頭減少高風險族群暴露,是真正的預防之道。
參考文獻:
Panzacchi, S., Manservisi, F., Lorenzetti, G., Bua, L., Falcioni, L., Spinaci, M., Galeati, G., Giuliani, A., Mandrioli, D., & Belpoggi, F. (2025). A 2-year lifetime study on glyphosate-based herbicides at human-equivalent dose in Sprague-Dawley rats: Effects on development and carcinogenicity. Environmental Health, 24(1), Article 49. https://doi.org/10.1186/s12940-025-01187-2
Serrone, D. M., Faccini, L., Pierini, A., Canistro, D., Turrini, E., & Croera, C. (2022). Spontaneous tumors in Sprague Dawley rats: Incidence and histopat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in a 4,190 animal cohort. Toxicologic Pathology, 50(4), 456–472. https://doi.org/10.1177/01926233221091484
註:POEA 是一種界面活性劑,常被加入到嘉磷塞製劑中,讓藥劑更容易滲透植物葉片。它並非活性成分,但已有多項研究顯示, POEA 本身對哺乳動物細胞毒性與基因毒性很強,甚至比嘉磷塞本身還毒。
因此,POEA 在歐盟已禁,但在美國與其他國家仍可能存在;而這次研究也清楚指出含 POEA 製劑(如美版 Roundup)更可能提高罹癌風險,應謹慎處理與標示。
在臺灣,嘉磷塞仍合法使用(含有嘉磷塞的除草劑,很多都有「春」這個字),但製劑中的助劑成分是否含 POEA,在農藥登記上常未清楚揭露。
若進口製劑為美規版本,可能仍含 PO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