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寫這些、做那些
這系列文章大概會一直寫下去,迄今講的大致是科普程度的東西,之後會隨興或因應時事談及相關議題。前後文應該會有所扣連,盡可能避免重複,這是系列文的好處。
上一回談到AI對於教育和職場的衝擊,身為教育工作者,我覺得有必要盡可能釐清我教學領域之內AI所帶來的各種影響。對我個人而言,保持清明最好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寫作,另一個是實作。- 寫作:在這AI進步神速的年代,這系列文章主要是為了我自己寫的,順便寫給感興趣的人參考。
- 實作:在這天天都有酷炫標題的AI論文發表在arXiv的年代,做研究是鑑別真實性的唯一方法,所以也是為了自己而做。
現在社會上有太多亂象,一堆似是而非的資訊,不小心鼻子會被牽著走。除了打穩基礎之外,時常要用功,而寫作和研究就是我的日常功課,也是一種修行。
我常說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因為對我而言,這樣的修行是愉快的。但我也明白,對於必須為生活忙碌的、在職場上競爭的人來說,這樣的餘裕可能是相當大的奢侈,抑或是很大的負擔。
AI的出現,已然加速競爭和加劇貧富差距,我懷疑那些整天只想著賺大錢、贏過別人的既得利益者,會不會真的在乎AI對庶民百姓所造成的衝擊?願不願意將AI帶來的利益與全民、全人類分享?世事難料,誰知道會如何?接下來可能是最光明的時代,也可能是最黑暗的時代。
我無意加重讀者對AI快速發展以及捉摸不定所產生的焦慮感,但我想終身學習在AI時代是更加重要的,尤其對新世代年輕人而言,及早對AI技術的變遷以及AI可能造成的影響,建立良好有效的學習思考習慣,是相當重要的。
這系列文章,會陸續談及重要的議題,就當作是拋磚引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