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從社區出發,找到「屬於你的那群人」。
創要第一就是「社區第一」成功的創業者通常深耕某個社區。對他們痛點瞭如指掌,發自內心要解決他們的問題,社區可以是任何形式,Reddit論壇、一個興趣群體、課程的學員、一個地域性的圈子,關鍵是你那裏的人跟你有共同的興趣跟價值觀,你在創業之前不花錢就找到願意支援或反饋的種子使用者,也才能確保產品有明確的受眾,而不是為所有人設計卻沒有人真正需要的產品。
1、先成為創造者,在成為創業者。在成為創業者之前,你先以愛好者跟貢獻者的身分深度參與一個社區,分享你的知識、展示妳的作品、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建立起信任跟影響力。可以用任何形式,寫部落格、開播客、做開源專案、錄製學影片等等。累積第一批粉絲,然後不斷發現社區裡尚未被滿足的需求,再去找出解決方案。— 先有使用者後有產品,有跟妳一群信念一樣的受眾,你的創業想法不再空泛。
2、小處著手,解決具體問題。下一步就是從中發掘一個具體且迫切的問題,開始設計解決方案,偉大的產品往往源自對創業者對自身痛點的深入洞察 — 先解決你自己的問題(黃金重點之一), 因為妳自己都不需要的東西,很難指望別人會買單,而當你親身渴望某個解決方案時,你對產品需求理解將會更加深刻,切忌極簡創業原則:「越少越好。」
早期創業就是跟各種資源約束賽跑,你必須給自己設限,迫使自己在短時間內拿出核心功能,構思新產品都會問自己四個問題:
一、我能否在一個周末內做出雛形?出版產品不求完美,但求快速驗證,所以他常給自己48小時極限挑戰,證明這想法在技術上可行。
二、這東西是否確實讓使用者的生活好一點?聚焦痛點環節,那怕只改善5%的效率、一點點煩惱都是有價值的。
三、有人願意為他付費嗎?生意從第一天起,就要有營利模式。不要害怕跟使用者收費,如果你的產品價值不夠讓使用者付出任何代價,那就說明解決方案還不夠好。
四、我多快可以得到使用者反饋?產品需要面對真實使用者的檢驗,越早把半成品教到使用者手上,你就越快知道方向是否正確即時調整,最快的速度做出最小可行的產品,確定這產品解決真實存在的問題,不用擔心不夠完善:「不用過度追求程式碼多優雅、介面多精美,盡可能少做些功能,保持商品簡單對方向」,相反,如果產品花裡胡俏但核心價值不足,再華麗的包裝也是自欺欺人,做出「足夠有用,足夠簡單」的功能,你就證明了解產品價值,如果行不通至少你成本低,可以趕快找下一個項目。
不要怕做不好,很多人創業卡在起跑點,重點是要有使用者測試,不是學好才開始而是開始了才學習,初版產品粗超一點沒關係,使用者會包容你並且提供改進的建議。— 小即是美,快即是好。
第三步:圈粉營銷 做真實的自己 讓使用找找到你。
當產品初步有雛型有了幾個種子使用者後,就是把更多潛在使用者吸引過來,轉變成粉絲或顧客,極簡創業來說市場銷售部不意味要燒錢打廣告、找網紅上報紙,比較像是跟使用者交朋友的藝術:「與其追逐曝光,不如用心培養粉絲」簡單來說要先培養一批認可你的粉絲,內心的把他們轉化成你的客戶,而不是一昧砸錢求一夜成名。
如何能圈粉?核心是輸出有價值內容,展現真實的自己,用內容去吸引跟留住目標消費者,在網路上,創業者可以直接面向受眾,社群媒體、部落格、播客渠道去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跟受眾社群。
「極簡主義銷售漏斗」一開始廣大人透過免費內容認識你,漸漸的一部分人被你理念跟風格給吸引成為你粉絲,一部分鐵粉進一步認識你轉化為付費客戶,甚至說多次購買幫你推廣,漏斗頂端是公開漏斗渠道,把社群媒體跟搜尋引擎最佳化,是得到關注的最佳利器,透過持續輸出有用、有趣以啟發性的內容,我可以不斷觸及新的受眾
先教育後激勵再娛樂
一開始先提供乾貨知識或教程,吸引對主題有興趣的,再分享自己的見解跟故事、傳遞理念、激勵他人,偶爾可以穿插生活幽默片段增加親和力跟趣味。
有 專業形象、真實人設、漸漸的讓陌生人對你產生好感 願意持續關注。所以說,付費廣告在這階段不是首選,廣告索然有效,但它明顯是要人燒錢,而且這是一次性流量,很難建立長期關係,對資源有限的創業者來說,把精力放在原創內容、經營社群,比把錢丟給平台划算得多,等到產品有一定的使用者基礎,再考慮花錢放大宣傳效果也可以。
再初期,內容行銷的產出投入會比較高,它沉澱的是你的品牌資產,你的文章、影片、播客長期存在並且會持續帶來新粉絲:「記錄一次,傳播終身」。
漏斗了中段,是把粉絲轉化為深度連結的社區成員,通常是把最感興趣的粉絲訂閱你的使用者群,這個社群是你可以直接掌控的管道,不會被媒體的演算法限制,在這空間中可以更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要、提前去預告產品更新,Sahui常分享給訂閱找創業過程的收穫跟教訓,而不是生硬的推銷,會像訂閱者跟朋友對話一樣,所以當有新產品跟課程推出時,這些粉絲容易轉為顧客。
「小技巧」:你給訂閱的粉絲送出一份免費的PDF指南,或是舉辦線上問答活動,都是在增加粉絲對你的黏著度。
凱文‧凱利「1000為鐵桿粉絲理論」對獨立創作者而言,不需要上百萬使用者,只要有1000個持續買單的客戶,就足以讓事業蓬勃發展,極簡創業的目標:「一步步將你裡面契合的少數人變成你死忠的使用者」不要害羞從身邊人開始,如果你身邊的人都不願意買你嘗試的產品,那更廣闊的人群也很難被打動。
極簡創業的行銷方法,就是「真實」兩個字:真實展現人格魅力、真誠地跟使用者互動,真實的提供價值觀跟傾聽反饋,使用者也會真實回報你,口口相傳的力量是強大的,還且都是真心愛你的忠實用戶。
第四步:學會借力 聰明的外包合作。
1、聚焦自身優勢,玻璃非核心事務:請創業者去盤點,我最能享受做的事情是甚麼?
我在哪方面技術高超?那些方面很一般?你可以梳理出你可以承擔的職責。
借助他人力量壯大自己,專注自己核心把其他工作交給專業的人。
2、從社區中學找合適的合作者:找夥伴可以優先找自己社區中的人,對產品的理解已經比外來面試者有深度,或是透過自己的圈子跟口碑去尋找合作者。
3、打破傳統用人模式:極簡創業者在用人上是很靈活的,不拘泥要全職員工這形式,可以根據需要,透過專案合同、小時計費、臨時合作去找人才,分佈世界各地案需求參與的自由職業者,提出「不設定會議、不強制坐班、團隊成員可以同時有其他工作」這樣創新的合作方式,高靈活度去吸引頂尖人才加入。 自由職業平台:Upwork、Fiverr。
4、讓使用者參與共創:使用者不再是買家,也是產品改進的貢獻者、傳播者、投資者。透過開放式來共創壯大自己的事業,舉例:主動徵求使用者對產品路線的建議,邀請資深使用者參與測試,可以降低創業者負擔,同時也培養尊榮使用者的精神,讓他們更願意長期支援,凝聚力是任何雇傭關係比不上的。培養分散式支持你的網絡,形式不再像傳統公司那樣集中。
5、以營利為北極星,讓生意持續成長:錯誤的雞湯思維是增長至上、融資優先,極簡創業的準則是盈利第一,Sahui強調:「追求盈利第一,而非盲目追求獨角獸估值。養活自己才能繼續照顧更多人。」不能持續虧損燒錢,因為怕終究會有斷糧的時候。
專注服務好付費的客群,那怕規模小一些,只有收入大於支出,就能建立穩定長久的狀態,這裡有幾項極簡創業家的「持家密訣」:
1、精打細算謹慎花每一分錢:不做沒有必要的市場鋪陳,能自己解決的是不花錢雇人,位公司爭取更長遠的跑道。
2、重視現金流,那怕一開始賺得少也要賺:無論多少, 一定要收費,免費會讓你失去真實需求跟獲得造血能力的機會,那怕一開始跟使用者先收取很小的費用,都能驗證兩個問題,一、使用找願不願意為你提供的價值付費?這個收費模式能否復改成本,有人買就代表方向對了,可以改進錯誤繼續再銷售,所以付費可以生存。
一次成功交易,勝過100次空點讚
3、善用使用者資金實現正向迴圈:極簡妙招叫「從社區融資」,直接讓你的使用者用錢包投票,使用者對你的產品忠誠度高,願意持續投入資金給你「客戶及投資人」。
可以先嘗試預售有足夠訂單後再去生產,避免囤貨風險又鎖定了現金流,總之,讓使用者為你的成長買單,比燒投資人的錢更加健康。
4、建立「盈利自信」,拒絕盲目擴張:當一間公司習慣了盈利運作之後,反而可以更從容的長期做決策,再極簡創業中很明顯:當你的生意一直小步快跑,穩扎穩打。極簡創業者強調「有意識地與企業一同成長」當營收增加時,可以再投資產品跟團隊,但絕對不走「先擴張在看營收跟不跟得上」的激進路線。一人公司雖然小,但也要當作像經營一家小店鋪去精打細算,今天賣多少就近多少貨,穩健經營是對未來的掌控感,不需要提心吊膽看投資人臉色,而是踏踏實實服務客戶,公司有盈利知道公司死不了,就可以有更多的試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