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 聽力篇2(應用part)
關鍵字:調倍速、配合手寫、習慣同義字/同概念不同說法、選項速讀、依題型拆練
- 練調倍速⏪️⏩️(可快可慢)
通常準備聽力遇到的問題多是「沒聽清楚」、「聽到了熟悉的字,但腦袋沒來得及翻譯」,這都是正常的,調速是雙向的能調快,也能調慢!
- 調快:會覺得正式考試的速度尚可(運氣好或是練習紮實,還會覺得能聽得很仔細)(對於高速英聽麻木,可能也可以訓練心態不崩?
- 調慢:在連音、易混淆字或是關鍵字的部分,去檢視自己沒聽到的重點或是抓多益出題的方向;對高速英聽會緊張、腦袋容易空白的情況下,可以給自己偷放水一下,先適應題型、試著聽出一些內容或單字,覺得比較適應或開始理解部分內容後,再漸漸調速。
- 配合手寫✍️(比較針對問答相關的題型)
這個部分我超推,因為我是那種一串對話甩過去,聽到或聽懂單字,但腦袋完全沒在運作的人(有點像語文組織能力0)
印象中也是在網上還是yt 學到的方法,經過我自己嘗試後,進行方式跟順序是:
- 初期在練習過程中,嘗試把聽到的字寫出來(不要管對錯、重不重要,但聽到一個段落會略做訂正),先讓自己的腦跟手都專注投入到聽力這件事,培養訓練聽力的狀態。
- 中期開始嘗試抓關鍵出來(像是常聽到的5w1h、yes/no問答、情境、人名),開始進入拆題思維,不用整句都過濾出來,但至少可以有點題感,因為有些題目是只要抓到一點關鍵,就能在選項中找到相對合適的答覆,或是排除部分選項。
- 後期就是拼耳力(較艱澀的用字、複雜的內容、多人對談或涉及多人的對談),還有不可抗力的空降口音⋯⋯
*這個方法可以也訓練自己專注在英聽練習這件事(需要儀式感、進入學習模式者適用)
*我的聽力備考黃金套餐:調倍速+配合手寫
- 習慣同義字或同概念不同說法的出現🤔(可能會需要相對大量練習堆積)
關於同義字跟用語,在準備單字的時候,多少就會有點底(前面單字篇有提到:會有混淆視聽的考法),不過在聽力部分比較有趣的就是「同樣概念但不同說法」(大概有點像是同樣要拒絕或請假,但理由百百種),這個部分我會建議多做練習,且一邊歸納出題目跟對應選項的思維。
比如說A在詢問B是否負責某事或工作部分,可能會出現:肯定/否定/開放式等三種答案,再去歸納三種答案可能的表達方式,特別是開放式的這種,不直接給你一個肯定或否定,可能就會出現「這不是C的工作嗎?」、「有這件事嗎?」等回覆,也可能是更有情境感地出現「這個事情應該是給D負責了,或許你該問問看D」這種回覆,這也是yes/no問答要注意的考點,太明確抓住肯否,反而讓正確答案偷溜。
- 選項速讀👀(僅就聽力部分試題,特別是題組)
面對對話較多、篇幅較長的聽力考題時,重要的拿分點,就是「選項速讀」。
多益出名的部分就是題目多且時間緊,考第二次的時候,我比較注重在選項速讀(言下之意就是第一次沒注意,各種來不及),我自己的要求是速讀速度要比聽力播放快大概1-2頁的節奏(至少1頁),速讀的效果體現在題組播放的時候,可以順著聽力播放去選選項,特別是圖表類的題目多看兩眼,正確率會提高,而且不會被聽力播放的進度追著打(感覺很差,然後信心直接被打擊)。
*我自己的狀況:聽力部分沒有一個穩妥的心態收尾,沒辦法全心全意面對閱讀。
- 依題型拆開練習👐(適合0耐心、抗拒考題篇幅、從0進入備考狀態者)
第一次備考的時候出於太久沒檢定相關考試,想到一次要做一兩個小時的試題就很抗拒,所以就把聽力的各題型拆開來練習,也配合到前面聽力篇提到的聽力練習素材,所以沒有特別把自己綁在多益模擬試題的框架裡面去做練習,而是依題型分區塊練習,讓自己適應寫考題的狀態,然後增加題數或題型。
- 優點:一次投入的時間較少(0耐心很適用)、直接抓到自己哪個題型最弱+針對弱點狂練、找到較上手題型+提升該部分的作答速度
- 缺點:沒辦法實測整體考試時間的使用狀況、時間劃分會切得很細(注意力可能會比較容易分散)
*雖然不用一次被扣1、2個小時,但我還是會根據各大題的時間去抓一個稍微緊一點的時間去做練習。
*這個部分的練習除了備考初期適用,到了後期在克服較弱題型或提升精確度也是適用的,沒有一定的一套適用順序跟方式,還是依個人準備去彈性調整或搭配(就像點套餐一樣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