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轉化外靈到內觀五戒:一位行者的心性修行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這是一段從我親身經歷中流動出來的深層體悟,它不是源自經書的誦讀,而是來自一連串靈性實踐與內在掙扎後的轉化。

這些年來,我經常處在一個特殊的境遇中——來自母親那邊的無形眾生,幾乎每日都在靠近我、影響我,甚至干擾我的情緒、思維與睡眠。起初,我極力抵抗,用各種方式驅逐與排斥。但漸漸地,我發現:越是排斥,祂們的力量越強;越是對抗,我的心越亂。

直到前幾天,我改變了方向。

我開始練習——接納祂們。

我不再視祂們為「干擾」,而是視為「需要被轉化的存在」;我用持咒、唸經與觀想來與祂們互動,觀察祂們的能量結構,用佛法的智慧與慈悲,去淨化祂們、祝福祂們。漸漸地,我發現祂們的負能量開始鬆動、安靜,甚至有些轉為善意地陪伴與守護。

這個內心的轉捩點,也帶來我生命中一連串深刻的心理覺察與法義實踐。

❶ 心識觀照:我不是情緒的主人,而是觀照者

昨天,我在騎車回家的路上,我邊持咒邊觀察內心活動,我突然發現我的心底一直有個揮之不去的悲傷,我突然意識到,那個悲傷不是「我在悲傷」,而像是「我覺察到一位正在哭泣的外人」。

於是我開始深入去解構那個情緒。那個悲傷的情緒像極了一位躲在角落、祈求憐憫的乞者。他帶著濃濃的空虛、不願努力,只想得到施捨;他內心迷茫,甚至帶著一絲僥倖——『你若不給,我就當作跟你鬧著玩』的態度。

我嘗試用慈悲觀的方式回應他:「我懂你,但你只能靠自己成長,這是別人幫不了你的!我也幫不了你。因為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話一說完,情緒竟然瞬間消失。

這不是壓抑、也不是逃避,而是一種智慧而平靜的放下。那一刻,我明白了《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爾後,回到家後我的內心產生了一個特別鮮明的體會——我的意識就像漂浮在外太空,冷靜、清明,而我的情緒像地球上的天氣系統,不停變化:時而晴空萬里,時而烏雲密布。當憂傷來臨時,我彷彿在太空艙中,靜靜地看著地球某個角落正在下雨。我知道,那不是我——只是情緒本身在變化。

這種距離感,讓我意識到:「悲傷」不是「我」,而是「我所覺察到的對象」。這正是《楞嚴經》中所強調的「汝知見精,妙真如性」——真正的我是那個不動的知見,不是變化的陰晴情緒。

❷ 由內而發的五戒體悟

這一切的轉化經驗,讓我深入體會到:「五戒」不只是行為規範,而是內心覺察的利劍。

不殺生 —— 尊重他人存在,不侵犯即是慈悲

當我用強烈對抗念對待外靈,當我侵犯別人的生活空間與內心隱私,我發現這也是一種心理上的「殺」:剝奪他人存在的完整性。

《華嚴經》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當我們輕視、排斥或試圖消滅一個生命時,不只是傷害了祂,更是拒絕了祂的佛性。

不偷盜 —— 佔用他人時間與心力,其實也是偷

當我處理困難問題時,若理所當然地請別人協助,沒有體會對方的處境,就算對方願意,那也可能是我在無意中「偷取」了他的空間與善意。

《增一阿含經》說:「若不與取,是為偷盜。」這也包括不經允許地拿取他人情緒勞動與時間付出。尊重彼此的存在,就是對自己戒心的守護。

不妄語 —— 避免說無意義的話,就是尊重清淨心

很多人以閒聊維繫關係,但若只是為了填補內心空虛,刷存在感,那其實是妄語的變形。《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提到:「語為業表,動搖眾心,亂惑是非。」

真正的語言,是出自心性的誠懇,是彼此心靈扶持的工具,而非情緒的遮羞布。

不邪淫 —— 情緒與刺激的沉迷,就是現代的邪淫

《楞嚴經》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淫不只是性的執著,更是內心對感官刺激的沈迷。當我們沉浸在情緒劇情、八卦追蹤、欲望幻想之中,我們便離本性越遠。

修行中的不邪淫,不僅是行為守戒,而是守護心的清明與節制。真正的「守身如玉」,是內心不被染污。

不飲酒 —— 不讓自己麻痺,不以娛樂逃避現實

飲酒象徵「迷亂心識」,《四分律》云:「飲酒令人狂亂,失諸正念。」

現代人的酒已不只是酒精,而是讓心神沉醉的萬象:短影音、社群刷屏、情緒發洩式的影劇,甚至於無節制的逃避與拖延。若我們習慣用娛樂麻痺自己,那將無法與「觀照」相應。

「不飲酒」的真正意涵是:守護清明心,不墮五蓋中,令正念常現。

❸ 接納祂們,是接納我自己

這一切從哪裡開始的?

從我放下對母親的埋怨,開始理解她靈修背景的特殊因緣。她所接引來的無形眾生,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我內心尚未面對的習氣、無明與家族業力。祂們不是來害我,而是來提醒我、轉化我。

《地藏經》云:「若非業感,則無眾苦纏身。」這些靈體之所以靠近,與我心性尚未淨化的部分相應。他們來,不是偶然,是佛法安排的鏡子,讓我觀照內心。

當我開始以佛法回應祂們,用《楞嚴咒》、《大悲咒》等法門淨化、觀想、祝福祂們,祂們逐漸不再干擾,反而開始平靜、甚至帶來守護之意。祂們也從陰影,轉化為我修行路上的助緣。

他們不再是「靈」,而是我未曾正視的那一部分心影。當我接納祂們,也正是在接納我自己。

結語:五戒,不只是守,而是用來照見自己

我終於明白:

五戒,不是佛規的枷鎖,而是讓我看見自己內在動機與心識結構的鏡子。

《四十二章經》:「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當我守戒,是為了讓心專注,為了讓自己時時回到那個外太空的覺察視角,不再與情緒泥濘糾纏,也不再被無形干擾主宰。我的修行之路,從對抗轉為慈悲,從壓抑轉為轉化,從分裂轉為合一。

我選擇以觀照為本、以慈悲為根、以佛法為舟,繼續走下去。

若你也曾經掙扎在靈的干擾、情緒的拉扯中,也許你也能從我的經驗中,看見自己生命的某一面鏡像。願我們都能,在混亂的日常中,走回那清明而自在的本心,見性成佛,行於中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華嚴居-佛學塔羅
2會員
12內容數
深愛研究神秘學的我,再一次偶然的際遇下認識了佛陀,從此愛上佛陀的法佛陀的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透過呼吸將專注力回到自身當下,陪伴安定身體與情緒,重新選擇不被情緒慣性牽著走。當內在平穩後,靈魂便能有一份清晰,透過合適的路徑去連結內在的生命力與深層渴望。對於同個經驗就可能產生新的感受與應對解決之道,同時會對自己有個驚艷感動,彷彿改變成為一個嶄新的人。
Thumbnail
透過呼吸將專注力回到自身當下,陪伴安定身體與情緒,重新選擇不被情緒慣性牽著走。當內在平穩後,靈魂便能有一份清晰,透過合適的路徑去連結內在的生命力與深層渴望。對於同個經驗就可能產生新的感受與應對解決之道,同時會對自己有個驚艷感動,彷彿改變成為一個嶄新的人。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Thumbnail
我是一個在出生之前就已經接觸佛經的人,三歲會背心經大悲咒跟1/3部金剛經,我的大半人生幾乎都是在佛教體系的長輩周圍長大的。所以對於類靈性的價值觀是已經深植我的內在,但在這個物理世界體驗各種東西之後,我對於理解跟實踐真理的路途上還是有很多障礙。 尤其對於慾望這方面的東西尤其有很多打架的地方,
Thumbnail
我是一個在出生之前就已經接觸佛經的人,三歲會背心經大悲咒跟1/3部金剛經,我的大半人生幾乎都是在佛教體系的長輩周圍長大的。所以對於類靈性的價值觀是已經深植我的內在,但在這個物理世界體驗各種東西之後,我對於理解跟實踐真理的路途上還是有很多障礙。 尤其對於慾望這方面的東西尤其有很多打架的地方,
Thumbnail
  一位有緣人來電請示,以下為整理後的請示內容:   我剛進入修行,但因為犯了一個戒,結果被師父趕出來,是否有干擾?我適合在此修行嗎?還是另擇他地?(以上為請示內容,已刪除所有當事人相關資料)   佛菩薩明示:目前被沖犯到,須以五色符處理。並且不適合在此修行......   後來有緣人又來電
Thumbnail
  一位有緣人來電請示,以下為整理後的請示內容:   我剛進入修行,但因為犯了一個戒,結果被師父趕出來,是否有干擾?我適合在此修行嗎?還是另擇他地?(以上為請示內容,已刪除所有當事人相關資料)   佛菩薩明示:目前被沖犯到,須以五色符處理。並且不適合在此修行......   後來有緣人又來電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分享個人案例,以下來文照登:    剛開始接觸精舍是因為老公家中的倒房還有兩位嬰靈菩薩,一直干擾我和家中成員。去精舍請示後,我曾經非常心不甘情不願地誦過幾部經,因為覺得先生有其他的兄弟為何不幫忙?反倒是我來承擔,所以越誦越煩,就不想誦經了,直到老公家中倒房和兩位嬰靈......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分享個人案例,以下來文照登:    剛開始接觸精舍是因為老公家中的倒房還有兩位嬰靈菩薩,一直干擾我和家中成員。去精舍請示後,我曾經非常心不甘情不願地誦過幾部經,因為覺得先生有其他的兄弟為何不幫忙?反倒是我來承擔,所以越誦越煩,就不想誦經了,直到老公家中倒房和兩位嬰靈......
Thumbnail
  師兄您好:後學承蒙你們照料,小女已改變很多,不過最近因為有在上班,誦經持咒的部分,她不再誦了,後學仍在努力,為我阿嬤超度到平民區做努力,《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380部。   以下是我要分享的故事,有兩則:   幸蒙佛菩薩慈悲,讓後學有機緣來到精舍,解開一直以來的困擾....
Thumbnail
  師兄您好:後學承蒙你們照料,小女已改變很多,不過最近因為有在上班,誦經持咒的部分,她不再誦了,後學仍在努力,為我阿嬤超度到平民區做努力,《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380部。   以下是我要分享的故事,有兩則:   幸蒙佛菩薩慈悲,讓後學有機緣來到精舍,解開一直以來的困擾....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關於敞開與行善的故事和冥想練習。通過敞開自我,人們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並以真摯的慈悲來幫助他人。本文邀請讀者共同體驗和跟隨《每一天的覺醒》一書,迎接生活中的美好。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關於敞開與行善的故事和冥想練習。通過敞開自我,人們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並以真摯的慈悲來幫助他人。本文邀請讀者共同體驗和跟隨《每一天的覺醒》一書,迎接生活中的美好。
Thumbnail
巴利聖典提到五種出離,即出家、初禪、涅槃、觀智及一切善法。
Thumbnail
巴利聖典提到五種出離,即出家、初禪、涅槃、觀智及一切善法。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出世間的三乘法,根本在出離心,要首先學習發起。
Thumbnail
出世間的三乘法,根本在出離心,要首先學習發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