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波:AI硬體浪潮(已實現)
從2022年Q4開始,由OpenAI的ChatGPT帶動的趨勢,半導體產業瘋搶輝達晶片
這一波,硬體供應鏈賺的是題材也是營收,屬於已被市場認證的趨勢。
所以舊AI族群都基本能把握到該賺到的財富
第二波:AI軟體與商業模式創新(進行中)
2024年起,資金轉向「能把AI變現」的軟體公司。
過去燒錢做平台,現在借助AI把經驗變成獲利階段
讓多數人習慣用「AI軟體輔助生活習慣」
第三波:AI機器人(正在邁向全面商業化機會)
大致分類就是:
1️⃣ 協作機器人(Cobots)
→ 已商業化、解決缺工、低門檻輔助
2️⃣ 自動駕駛
→ 法規是最大門檻,美國2025法規鬆綁是最大催化劑
3️⃣ 人形機器人
→ 尚未商業化爆發,目前都屬於想像期階段
所以上銀和亞光才會從2024~2025年把握到兩階段行情滿足
連最後落後的廣宇也達到基本滿足
股價會提前反應1~2年後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