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Y5D 一個晚上的日常裡,妡妡主動幫我拿東西、整理睡前用品,還說想一起黏地板。我說:「你不是幫忙,是這個家的小主人呀!」看著她越來越主動參與生活,我知道,她真的在長大了。
今天是個有點特別的晚上,我和妡妡決定一起睡客廳。
客廳鋪好了墊子,我坐在地上理東理西,請她去房間拿自己的棉被出來。她點點頭,立刻跑去完成任務。接著,我請她幫我拿我的小枕頭,她又輕快地跑進去,不但把枕頭拿來,連我的被子也一併帶出來了。

我一邊笑著說謝謝,一邊心裡被那種「她有注意到我需要的東西」給暖到。
但更讓我驚喜的是,她竟然又主動進去房間一次,這次沒人提醒,沒人催促,卻默默拿出了自己的水壺和牙齒噴噴(她的健齒噴霧),走回客廳放好,一副“準備好了要睡覺”的模樣。

那個瞬間,我真的忍不住一直在誇她欸。
我不是因為她「聽話」而感動,而是她那份自然流露的主動與貼心,讓我看見她在長大的過程中,有一塊很穩定、很閃亮的東西正在成形—— 她開始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也想要為這個家出一份力。
後來我在地上黏地板,她看到,立刻跑來說:「我要幫忙!我要幫忙!」
我把黏布遞給她,這次我沒說「謝謝你來幫媽媽」
而是對她說:「你當然可以黏啊!但這不是幫忙喔~ 你是這個家的小主人,覺得地板髒了就可以自己來黏一黏呀!」
她用力點頭,小小的手握著黏布,在地上認真地滾來滾去。
那畫面讓我好驕傲,也好感動。

我們一直以為,要教孩子有責任感,要靠說教、靠訓練。
但原來,有時候,只要把「信任」放進我們的語言裡,她就能感受到那份力量。
不是「你幫我做」,而是「你有權做」;
不是「你表現得很好」,而是「你是這個家的重要成員」。
這樣的語言,會悄悄把她心裡的責任感和價值感叫醒。
今天的妡妡,在媽媽心中閃閃發光。
不是因為她完成了多少任務,而是她讓我看見,一個三歲的孩子,竟然可以這麼自然地照顧他人、理解需求,並主動參與到生活裡。
她還是那個會跑來黏我的小傢伙,會說「媽媽我想你抱我」的小女生,
但她也是那個小主人,會為了家裡多做一點、為了自己準備睡前用品的貼心孩子。
我知道,未來她還是會有情緒起伏、有自己的步調與堅持。
但這些閃光的小瞬間,我要牢牢記住。
因為這些瞬間,會讓我在未來忍不住懷疑時,再次相信:她正在長大,而且長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