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共學:家務分擔的美好學程(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週末隔天若沒有出門的計畫,有時候我都會把衣服留到隔天早上再清洗,讓星期五回家後可以放鬆一下。

相互陪伴的家務體會

媽媽~我想幫忙做家事

七歲的兒子跟五歲的女兒通常都很早起,最近常常會跟前跟後的說:「媽媽,你陪我們玩一下XXX遊戲」

有時候我會說:「現在沒辦法,媽媽得去洗衣服」
兒子說:「媽媽~那我可以去幫你的忙,學習洗衣服嗎?」
女兒說:「媽媽~我也很想幫忙洗一下」
我說:「表現很好的小孩,才有機會學習洗衣服,所以要有完成刷牙、吃早餐的小孩才可以喔」

二個小孩聽到可以幫忙做家,咻的一聲,就衝去刷牙、然後等著我弄早餐給他們吃。

為了可以親自洗衣服,早餐通常會吃得很快。

怎麼讓還在讀幼稚園的二個小孩學習洗衣服呢?

既然要學習,就絕對不是教他們如何把衣服翻到正面,再丟到洗衣機裡去這麼簡單就可以完事。

考量到小孩的力道還不夠,通常我都會把分配一套他們的內衣褲、襪子給他們自己用手洗…(也是考量到這個比較簡單、小孩有能力可以完成) 

女兒身高不夠?沒關係,去搬小椅子來踩就行。

從弄濕、上肥皂、用手搓揉、清洗、脫水、晾衣服…通通讓孩子自己來。

這樣一個小孩大約30分鐘可以完成任務。

親自把衣服晾起來,孩子們都覺得很有成就感。成就感來自於『我有能力幫媽媽做家事、我又多會了一項技能』

手洗襪子的過程,是比較麻煩的,因為小孩常常穿著襪子在地上跑…以前叫小孩不可以這樣子,會讓襪子變得很髒不好清洗,孩子總是似懂非懂,聽了又忘…為了把襪子當拖鞋的事,不知道被念過多少次。

現在,讓孩子自食其果,親自手洗自己的襪子,要用力的搓揉,才有辦法把自己的襪子洗乾淨。

女兒說:「哥哥~我洗到沒力氣了,你幫我洗一下襪子好不好?」
痛哭

痛哭

兒子說:「好吧~~媽媽,襪子真的好難洗喔」
啜泣

啜泣

我說:「對呀…你要自己洗過,才知道媽媽幫你洗襪子是很辛苦的」。
得意

得意

有了自己洗衣服的經驗,當孩子又不經意的把襪子當拖鞋用的時候,輕輕的說聲:「喔~真好,今晚輪到某某人洗襪子了」

小孩就會立即有反應的把襪子脫下來…然後說「媽媽,還好你有提醒,不然待會我又要很辛苦的洗襪子了」

我跟二個孩子就會一起發出會心的一笑…

=======================

【後記】

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愛媽媽的,但身為媽媽千萬不要你很愛孩子,捨不得讓孩子做家事,而間接掠奪他們學習做家事的樂趣與能力

孩子做家事的品質,一定達不到我們預想的水平,但倘若捨不得、或嫌棄孩子做家事的產出品質,那麼你最好有心裡準備,做一輩子的老媽子…

捨得在孩子幼年時期,放手讓他學習做家事,是讓孩子學習到獨立、體會為家人付出的辛苦與成就感。

在孩子自己體會家務的辛苦後,他們才能更加懂得父母或是身邊的其他人,為他們付出了多少

(你的歲月靜好,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我說~

足感心耶

足感心耶

親愛的朋友~~別當那個一輩子把孩子抱在身上,捨不得放下的爸媽。

人生的路,我們沒辦法替代孩子走,唯有讓他們親自走過的路,才是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

也唯有讓他們親自體會熱到流汗、跌到發疼的人生,才能在苦痛之後,更珍惜所擁有的幸福人生。

待續:兄妹共學:家務分擔的美好學程(下)


寫在兒子7歲、女兒5歲,分享給我的同學。

avatar-img
48會員
142內容數
光陰很短,歲月流逝很快,但可以書寫的人生故事卻很多很精彩。 願隨時記錄生命感動的時刻,留待以後再次回味無價的青春及與愛人、孩子相聚的每一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麗溫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事發現場 房間裡,已經亂得像狗窩一樣了,男孩仍不在乎,視若無睹,假日來訪小住的女友禮貌性的提議該去洗衣服了,男孩毫不在乎的說:「不用,丟著就可以了,我媽會收去洗…」然後,留下二個人一地待洗的衣物,拍拍屁股就出門去了。 六十歲的母親,又習慣性去兒子房間收拾、撿拾兒子及女友丟滿一地的髒衣服去清洗。
沒有了媽媽,剩下爸爸,可是卻得不到爸爸的關心與陪伴,未來的人生還這麼漫長,不知道她的成長過程中,還會再遇到多少類似的事情,沒有愛的成長過程,一定是充滿苦澀與荊棘,希望在未來的路上,她可以遇到願意伸出手,給她溫暖的貴人。
這篇文章記錄發現兩個孩子使用不得體的用語時,當時為人父母的處理應對。 也更進一步了解小孩學習環境的重要性,提醒家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 同時也分享寫信給校方,老師針對這個問題的重新教育結果。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希望也是唯一一次,踏著滿是碎石的鐵軌,從火車走向月台的體驗。這段經歷讓我更加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母愛的無私和堅強。
今天要出門的時候,陽光暖暖的曬在身上,很舒服,我問孩子們:「寶貝們,今天我們這麼早出門,會遇到什麼新鮮的事情呢?」 二個孩子說:「媽媽,我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新鮮的事情」
四歲的女兒說:「我怕媽媽醒來的時候會找不到我,所以我躺在這邊照顧你睡覺,保護你,就像你都有陪我睡覺一樣呀」
事發現場 房間裡,已經亂得像狗窩一樣了,男孩仍不在乎,視若無睹,假日來訪小住的女友禮貌性的提議該去洗衣服了,男孩毫不在乎的說:「不用,丟著就可以了,我媽會收去洗…」然後,留下二個人一地待洗的衣物,拍拍屁股就出門去了。 六十歲的母親,又習慣性去兒子房間收拾、撿拾兒子及女友丟滿一地的髒衣服去清洗。
沒有了媽媽,剩下爸爸,可是卻得不到爸爸的關心與陪伴,未來的人生還這麼漫長,不知道她的成長過程中,還會再遇到多少類似的事情,沒有愛的成長過程,一定是充滿苦澀與荊棘,希望在未來的路上,她可以遇到願意伸出手,給她溫暖的貴人。
這篇文章記錄發現兩個孩子使用不得體的用語時,當時為人父母的處理應對。 也更進一步了解小孩學習環境的重要性,提醒家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 同時也分享寫信給校方,老師針對這個問題的重新教育結果。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希望也是唯一一次,踏著滿是碎石的鐵軌,從火車走向月台的體驗。這段經歷讓我更加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母愛的無私和堅強。
今天要出門的時候,陽光暖暖的曬在身上,很舒服,我問孩子們:「寶貝們,今天我們這麼早出門,會遇到什麼新鮮的事情呢?」 二個孩子說:「媽媽,我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新鮮的事情」
四歲的女兒說:「我怕媽媽醒來的時候會找不到我,所以我躺在這邊照顧你睡覺,保護你,就像你都有陪我睡覺一樣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一如往常的早晨,保母帶著兩姊妹忙進忙出,幫忙洗衣服、曬衣服、準備中午的午餐。   我在書房內忙著事情,突然,聽見保母突然大叫:「啊──」   我將手上的東西給放下,趕緊走到客廳詢問:「怎麼了嗎?」   保母一臉窘樣地說:「Mero剛剛突然拿蟲給我。」她一臉驚恐地把剛換下的尿布給我看,我看
Thumbnail
暑假到了,天氣格外炎熱,家長們總是為了安排暑假活動絞盡腦汁?其實,還有一個很不錯的活動提供家長們參考,那就是:整理家裡!
Thumbnail
今天的天氣實在太熱了 🔥 在接送兒子下課後和妹妹一起到超商坐坐 先是一起吃吃喝喝放鬆一下🥰 再請兒子完成作業 ✍️ 而同時剛好寶妹也想寫自己的學習本 📚 我就在一旁協助指導完成 🙂✍️ 過程中,當發現雙寶可能有要放棄的時候 我試著提醒在之前親子共讀看見的內容 並且耐心笑笑說出:
Thumbnail
「明天有幾件事要麻煩您協助: 協助媽媽洗澡 協助爸爸洗頭 購買午餐 衣物清潔整理 爸媽房間與浴室清潔」   我在居家照護預約平台上,把上面的需求傳送給照顧服務員,照服員確認沒問題後,明天開始就會來照顧爸爸媽媽了。原本擔心請人來家裡協助照顧會很麻煩,結果花不到半小時就搞定了,真是出乎我意
Thumbnail
我跟家裡大女兒在時間管理上的習慣比較相同,在學生時期,我總是總是習慣先做完功課再玩,女兒在還沒自學前大概也是這樣 這種總是覺得要先把「正事」做完才能休息的習慣當然沒有不好,問題是:什麼時候「正事」才會做完?因為沒有明確的界限,事情會不斷出現,所以「閒下來」時,心裡還是有一種「事情未完成」的焦慮感
Thumbnail
家長之間在育兒過程中亦須「溝通協調」,以有效率、有目標地使事務順利運作。身為母親經常扮演主要照顧者,但父親相較於母親,對於訂下的規則較能夠徹底執行,父母應做好示範。這篇文章強調共同配合的重要性。
照片自拍 前些日子跟家長聊天當下,家長氣噗噗的要我評評理,她家女兒目前是小學六年級,每星期三都會回爺爺家吃晚餐及洗澡再回家° 某次的星期三晚上,媽咪回婆家要接女兒,走上樓超傻眼的,她發現女兒洗完澡身上只圍著浴巾大喇喇的坐在沙發上滑平板,但旁邊卻坐了小叔及小嬸° 媽咪的想法是,小嬸他倆怎
Thumbnail
全職媽媽在忙什麼呢? 一起床準備早餐邊管控小孩上學時間 早上接送小孩上學 約有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在做家事 簡短運動與梳理思緒決定優先順序 重點回訊 中午午餐與午休 下午安排自己的進修課程與閱讀 重點回訊 接送小孩 準備晚餐 陪小孩 一起和老公家事善後 一起和老公哄睡小孩
Thumbnail
每天孩子們在進行了半天的活動後,享用了美味的午餐, 刷好牙,上完廁所,就會陸續的到睡覺的位置午休, 經過了兩小時左右的午休時間,孩子們都充滿電, 繼續迎接下午的活動, 一開始,都是由老師大量的協助孩子們, 將棉被摺好,收進棉被袋,才會讓孩子拿到指定的位置放好, 而在老師
Thumbnail
新的一年到來,在放完連假以後,孩子們回來上課的狀況又進步了。有人告訴自己:我已經是哥哥姊姊了。看來孩子們開始迎接自己又長大囉! 回來的第一天,孩子們又更主動願意幫忙了。有人負責擦桌子和餐桌、掃地、拖地、倒垃圾、排椅子、整理書櫃,也有人負責合力搬運棉被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一如往常的早晨,保母帶著兩姊妹忙進忙出,幫忙洗衣服、曬衣服、準備中午的午餐。   我在書房內忙著事情,突然,聽見保母突然大叫:「啊──」   我將手上的東西給放下,趕緊走到客廳詢問:「怎麼了嗎?」   保母一臉窘樣地說:「Mero剛剛突然拿蟲給我。」她一臉驚恐地把剛換下的尿布給我看,我看
Thumbnail
暑假到了,天氣格外炎熱,家長們總是為了安排暑假活動絞盡腦汁?其實,還有一個很不錯的活動提供家長們參考,那就是:整理家裡!
Thumbnail
今天的天氣實在太熱了 🔥 在接送兒子下課後和妹妹一起到超商坐坐 先是一起吃吃喝喝放鬆一下🥰 再請兒子完成作業 ✍️ 而同時剛好寶妹也想寫自己的學習本 📚 我就在一旁協助指導完成 🙂✍️ 過程中,當發現雙寶可能有要放棄的時候 我試著提醒在之前親子共讀看見的內容 並且耐心笑笑說出:
Thumbnail
「明天有幾件事要麻煩您協助: 協助媽媽洗澡 協助爸爸洗頭 購買午餐 衣物清潔整理 爸媽房間與浴室清潔」   我在居家照護預約平台上,把上面的需求傳送給照顧服務員,照服員確認沒問題後,明天開始就會來照顧爸爸媽媽了。原本擔心請人來家裡協助照顧會很麻煩,結果花不到半小時就搞定了,真是出乎我意
Thumbnail
我跟家裡大女兒在時間管理上的習慣比較相同,在學生時期,我總是總是習慣先做完功課再玩,女兒在還沒自學前大概也是這樣 這種總是覺得要先把「正事」做完才能休息的習慣當然沒有不好,問題是:什麼時候「正事」才會做完?因為沒有明確的界限,事情會不斷出現,所以「閒下來」時,心裡還是有一種「事情未完成」的焦慮感
Thumbnail
家長之間在育兒過程中亦須「溝通協調」,以有效率、有目標地使事務順利運作。身為母親經常扮演主要照顧者,但父親相較於母親,對於訂下的規則較能夠徹底執行,父母應做好示範。這篇文章強調共同配合的重要性。
照片自拍 前些日子跟家長聊天當下,家長氣噗噗的要我評評理,她家女兒目前是小學六年級,每星期三都會回爺爺家吃晚餐及洗澡再回家° 某次的星期三晚上,媽咪回婆家要接女兒,走上樓超傻眼的,她發現女兒洗完澡身上只圍著浴巾大喇喇的坐在沙發上滑平板,但旁邊卻坐了小叔及小嬸° 媽咪的想法是,小嬸他倆怎
Thumbnail
全職媽媽在忙什麼呢? 一起床準備早餐邊管控小孩上學時間 早上接送小孩上學 約有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在做家事 簡短運動與梳理思緒決定優先順序 重點回訊 中午午餐與午休 下午安排自己的進修課程與閱讀 重點回訊 接送小孩 準備晚餐 陪小孩 一起和老公家事善後 一起和老公哄睡小孩
Thumbnail
每天孩子們在進行了半天的活動後,享用了美味的午餐, 刷好牙,上完廁所,就會陸續的到睡覺的位置午休, 經過了兩小時左右的午休時間,孩子們都充滿電, 繼續迎接下午的活動, 一開始,都是由老師大量的協助孩子們, 將棉被摺好,收進棉被袋,才會讓孩子拿到指定的位置放好, 而在老師
Thumbnail
新的一年到來,在放完連假以後,孩子們回來上課的狀況又進步了。有人告訴自己:我已經是哥哥姊姊了。看來孩子們開始迎接自己又長大囉! 回來的第一天,孩子們又更主動願意幫忙了。有人負責擦桌子和餐桌、掃地、拖地、倒垃圾、排椅子、整理書櫃,也有人負責合力搬運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