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去了台北世貿中心參加2025年加盟展,對於一個創業小白來說,東西真的好多,今天來分享一下參加的感想,本篇不探討毛利、淨利這些,因為參展廠商說的數字都很漂亮,未實際驗證過,我都有所保留,這次主要探討挑選的想法及過程,以及自身考量的點是什麼。
設定三個方向
說實話裡面的攤位真的太多,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不太可能每一樣都聽,我自己是在開始前先設定三個目標,目標可以是大方向也可以是細項,以下是大方向的範例
- 餐飲業
- 無人商店
- 餐車類
不過大方向可能還有點太攏統,通常我會再把其中一項拆細一點,範例如下
- 餐飲業(手搖飲、早午餐、健康餐)
- 無人商店(自動販賣機)
- 餐車類
像這樣分類出來的好處,就是在參展過程中,看到相關類型你會馬上就去聽內容,比較沒興趣的就會自動略過,不會漫無目的的去逛展,最後什麼都沒看到,本次逛展有接觸到早午餐、健康餐、自動販賣機,接下來會稍微介紹這幾種業別。
想要的工作時間?
出來當老闆,難道就是坐在辦公室裏面發指令下去給下屬做嗎?我認為,那是有發展到一定程度規模的企業,會有這種模式,但這種小本經營的情況,老闆通常要下去做,一來是自己先管控好所有品質,二來是省一人的人事成本,初期不太可能都放給員工自己做,可能會天下大亂。
這時候想要的工作時間就很重要了,如果要經營超商,就有機會24小時都被call,全年無休,無人商店也需要找時間去補貨,餐飲業橫跨的時間從早上到晚上都有可能,通常要先決定出一個自己比較想要的工作時間,這時候會比較好挑產業。
無人商店
還要顧小孩的媽媽其實需要彈性時間,我一開始在展場內接觸的是智能販賣機,有咖啡之類的飲品,沖泡出來的味道跟超商咖啡有點像,我覺得可以彈性時間決定補貨,是比較方便的,缺點就是設備成本太高,問到某一間自動販賣咖啡機,設備就要一百萬,如果還要算水電、租金、耗材,個人認為不是創業小白一開始適合玩的,本來以為可以一台二十萬多租幾台,想太美,另外還有一種產業是自助洗衣店,它的獲利是要看長遠,但初期設備建置就要四五百萬,對我而言成本都過高,所以暫時放棄。
健康餐
展場內有看到兩間健康餐,一種是水煮,一種是烤的,不過場內都沒有提供試吃,所以不清楚味道,有意願加盟可以後約時間去總部試味道以及看工作流程,肉品類由公司提供,有經過食品檢驗,菜類可自行購買,加盟金大概80~130萬左右,有提供全額分期或部分分期,個人認為,有提供全額分期是不錯的選項,另外健康餐不會有油炸,所以不會有靜電式油煙處理器,食物都是簡單烹調,所以人手不用很多,某一間說2人其實就可以經營了,行銷之類的公司都會協助幫忙,做活動也可以自己想,跟公司通報還會幫你做DM。
不過這個加盟金並沒有含部分裝潢,原因是裝潢也是要看店內情況做決定,所以冷氣、木作這些並沒有含在裡面,另外營業時間至少會有中午跟晚上,畢竟餐期集中在這兩個時間也是很合理,對我而言,時間是有點尷尬。
早午餐
展場內的早午餐蠻多選擇,他們都是市面上常見的品牌,經營都有具備一定程度的規模化,使用系統點餐、叫料、管理,基本上是必備,加盟金從138~178萬都有,稍微有點高,也有全額或部分分期,但因為總金額高,所以分期下來一個月的負擔金額也會高,不見得能完全負擔,營業時間是最符合我的需求,早上6點到下午14點,身為媽媽可以工作完,下午去接小孩,是非常棒的時間。
該問什麼才能問出想聽到的內容?
通常坐下來與業務對談時,有一種業務是積極回答提問,另一種是自顧自說這個品牌如何,我自己喜歡前者,態度積極的表現,才能讓我覺得有要跟我合作的意願,後者都會偏向討論各種淨利、毛利表現多好,但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我都抱持保留態度,這邊整理出我通常會問的問題:
哪些原料是公司提供或自購?
對總公司而言,除了這次的加盟金是他們賺錢的機會,後續的原料,如果是由公司提供,也會是他們賺錢的管道,如果加盟主本身生意很好,自然總公司也會跟著獲利,形成一種互利共生的局面。
付完這次加盟金,是否後續有每月要付的金額?
這對加盟主相當重要,畢竟每個月要扣除的費用相當多,如果每個月還要再多付金額,也要看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通常問到這裡,有的答案會給管理費幾元、某些設備是租賃,每月要付多少,或是不用額外付費。
這筆加盟金包含哪些設備?
有點規模的品牌通常會直接列一條長長的清單,完整告訴你擁有那些生財設備,但是裝潢或是冷氣可能是另外算,沒有包含在這次費用。
對總公司而言有哪些事情不能做?
加盟畢竟是有品牌形象,有些品牌一定會顧及形象,對加盟主有所要求,嚴苛一點的就是什麼都不能做,有點彈性空間的就會是告訴你可以做,但必須經過總公司同意,這些相關內容應該都會在契約提及,避免未來有糾紛,先問清楚會比較好。
你們的品牌核心價值是什麼?
回答的不清楚的總公司,通常我會放棄,畢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那加盟主需要支援的時候,能得到多少幫助?
創業金要準備多少?
問到這邊就可以發現一件事情,展場告訴你加盟的金額,實際要準備的數字要再高估更多,例如某品牌加盟價是150萬,實際上你可能還要多準備30萬是裝潢跟冷氣,也要保留前期虧損的金錢拿來燒,千萬不要覺得只要準備150萬就好,避免準備太少,最後現金流轉不過來。
結語
後續我有選擇幾間品牌,決定去總部看一下相關流程以及試吃,好吃與否以及工作的環境適不適合自己,也會是我的重點。
這次參展不會有簽約,大部分參展品牌都會希望有興趣,後續來觀摩,再決定要不要簽約,畢竟我們挑品牌,品牌也是在挑選我們,這種謹慎的流程是我認同的,後續觀摩會在更新一篇來跟大家分享。
不知道大家會考量的點是什麼呢?歡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