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並不可恥,它是幫助自己更認識自己的一個方法
身為資訊人的我,自認自己在邏輯方面不算差,我經常想到一個東西,就可以快速的筆記起來,並且整理出一個情況,但是......
我卻從來沒有整理過自己的情緒
前些日子真的感受到自己狀況太差,跑去心理諮商以及看身心科,今天來跟大家分享過程,在分享之前先說一段戀愛故事。
結婚及生小孩
我的戀愛史一直都不是一年換好幾個人的模式,我反而是一個對象可以交往一兩年,至高中到大學以來,交往對象大概兩三個,交往過程我發現一件事情,對我而言,交往越久越不可能結婚,我認識到自己其實是個「急躁」的人,如果這個對象我超喜歡,相處一兩個月覺得很適合,我就會想結婚,而且我相信我的直覺。
那些交往一到三年的對象,就表示在某些方面其實我沒有這麼喜歡,或是對象有一些缺點其實包容不下,我正在測試自己的包容底線以及對方會不會去改變。
也許有些人對此內容很反感,覺得「不喜歡為什麼還要拖延他人時間」,但我認為這只是每個人對戀愛的觀點不同,而且我還是有認真經營兩人關係,就是有一種「我確定不會跟這人走到白頭偕老」的感覺產生。
結果,我跟我先生,認識兩年,交往一個月,就懷孕了,我的直覺他是對的人,所以就決定結婚了。
讓我身心狀況變差的導火線就是家庭
懷孕的我當時已經24歲,我也早已沒住在家裡,當然這是一件大事,我還是有帶先生回家吃飯告知此事,沒有接受到祝福反倒是被惡狠狠斥責,而且母親本身就是控制慾很強的人,他要求先生陪伴我去醫院進行墮胎手術,並且要負責出手術費用,我沒有辦法接受此事,畢竟懷孕生孩子是我的人生,我也沒拿家裡任何資源。
固執的母親直接與我斷絕關係
這也成為我心中一道嚴重的傷害,懷孕期間非常不適,半夜會自己驚醒,開始坐在床上哭,甚至是做惡夢。
生完孩子狀況更糟
熬過了辛苦的十個月孕期,接受了朋友、同事各式各樣的祝福,唯獨我的原生家庭,對我不聞不問、不理不採,我的想法真的是:「算了,先把自己照顧好比較重要」,結果我出現了一種嚴重的狀況,就是在生活的空檔中,無論是睡前或是騎車等紅燈,我的腦內都會出現「想拿球棒衝回家裡打母親」的演練畫面,即便我告訴自己不可以這麼做,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想法。
決定諮商的原因
我嘗試了幾個月去控制自己的想法,發現沒有任何改善,同一時間,我的情緒變得異常暴躁,經常無故跟先生吵架,對孩子的哭聲感到恐懼,恐懼的原因是,聽到聲音就想到過去自己被虐打的狀況,哭得很淒慘卻沒人救我,我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的孩子還需要我,我不能就這樣倒下,決定讓我去諮商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成為一個母親,我要讓我的孩子有依靠,我要先把自己顧好。
諮商過程
這次的諮商,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有免費諮商的次數,時間是一小時,我還特別整理一張小紙條,想好要怎麼在有限的時間把想說的話給諮商師聽,大致上我整理幾個關鍵問題:
- 簡單訴說從小在家裡遇到的經歷(被暴力、冷漠對待)
- 這次的狀況,我無法控制腦袋不去想,如何解決?
- 聽到孩子哭聲,會恐懼,原因是什麼?
諮商師在聽的過程,同理我的狀況,知道我被親近的人這樣對待是非常難受,心裡很不舒服,同時告訴我:「你可能有創傷症候群(PTSD)的狀況」,會這樣判定是因為,我聽到孩子哭聲會下意識害怕,而我無法控制大腦不要想,因為這是大腦認的決定,這並非我可以靠意識去控制的,科學解釋就是,因為長期受到暴力對待,所以大腦處在警覺狀況,導致大腦分泌多巴胺(使人快樂的一種物質)過少。
解決方法
諮商師非常專業,他先問我:「你會排斥看醫生嗎?」,我告訴他不會,諮商師認為,我的大腦因為分泌太少多巴胺,是可以透過藥物去治療的,他認為可以嘗試去看身心科,這也許是最快的辦法,我聽到有解決方法很高興,在結束諮商後,當天馬上找到身心科掛號。
看身心科的過程
醫生很專業,聽我在講述原生家庭狀況時,他手上的筆記本,畫滿關係圖,寫滿他自己才看得懂的關鍵字,分析我的狀況,其實並不嚴重,因為我已經離開「讓我受傷」的環境,同時我還是有跟家人同住以及工作,認為我並非社會邊緣人,所以開了一個月的藥給我,吃的劑量也不多,請我先回去嘗試。
神奇的藥物
藥物有副作用,會有點噁心想吐,想吐可以先吃半顆,慢慢適應在吃整顆,而這個藥是真的非常神奇,前面提到的無法控制自己的想法,吃下藥物以後,連控制想法都不需要,那些惱人的想法以及畫面都沒有出現了,那平淡的感受,是我沒體驗過的。
原來,我讓我的大腦長期都這麼緊張嗎?十幾年了耶!
那一刻起,我發現自己對生活有更深的體會,過去,出去玩到某個景點,我可能會覺得很無聊,不知道自己來這邊要做什麼,是在浪費時間,或是當下有覺得開心,但回家就沒那麼快樂,甚至覺得罪惡,這些感受通通消失了,現在我到某個景點玩,我會看著那個景點非常久,只是一片大草原,我都會認真地看很久,閉上眼睛感受,沉浸在當下,我覺得那平靜的感受很舒服!
結語
諮商與看身心科的結果,讓我更認識自己,也變得更健康,後悔自己怎麼沒有早一點去接受治療,我就不會痛苦這麼多年,綜合自身經驗,只要開始出現:對任何事不感興趣、遇到某些事情,情緒異常敏感以及無法控制的想法,真心推薦去諮商及看身心科,讓自己變健康是一件好事,應該要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
後記-關於回娘家
發生這一連串的事情,我還有回娘家嗎?
答案是:有
但家人不願意開門見我
每年初二我都會帶著孩子以及禮盒回去家裡,但父親只會開門拿禮盒,我們一家是沒辦法進家門,我的兒子正是童言童語的年紀,某次他不清楚狀況,在父親開門的時候,自己跑進去,我趕緊把他帶出來,敏銳的兒子感受到「異常」,哭著要抱抱,我就把禮盒給父親,快速帶孩子上車離開。
兒子在車上問我:「媽媽,為什麼外公外婆不給我們進去家裡?」
我:「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耶~下次你遇到外公問他好了」(傻笑)
我想,也許母親的心裡也生病了,但他自己不清楚,也不願意去面對,我愛莫能助,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把這些討厭的遭遇跟孩子說,不讓天真的孩子認為外婆是「壞人」,等到孩子長大了,如果他真的想知道,我再好好地跟他說就好,現階段就讓他保有一顆天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