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天從幾點開始呢?
作者的一天從清晨4點30分開始。

你的一天有多匆忙?
平日上班的日子,你是不是也把起床時間算得剛剛好,從床上起來,梳洗,換衣服到準備出門上班,匆匆忙忙地趕著出門,為自己出門上班前設定的時間一分一秒都妥善利用,到了公司開始八、九個小時非由自己支配的時間,然後六點下班一到,急忙奔出公司,拖著疲憊的身軀塞在車陣中,或是擁擠的車廂人群中,回到家的晚間時間一下子就又從指縫溜走,想到明天又是日復一日的日常,光想就覺得心累。儘管眼皮很重,還是心想著得要好好把握睡前的時間,彌補一整天缺失的獨處時光,拿著手機瀏覽各式社群媒體,偶爾看看影片,朋友又發了什麼訊息,不小心就超過半夜12點。這本書在說什麼?
總是聽到人家說早起的好處,可是光是聽到「早起」兩個字,就會讓人覺得太難了吧。平常上班已經夠累了,若有多出來的時間只想要好好躺在床上補眠。作者並不是天生的晨型人,在她開始早起之前,她的一天也跟大部分人一樣,一整天待在公司八、九個小時,偶爾還會加班,大部分的時間不是花在工作上,就是其他人身上,下班後只想癱軟在沙發,什麼都不想做,唯一想做的事情可能就是拿著手機,看看社群網站或是影片,就這樣度過下班後的時光。日復一日的惡性循環,使她的身心靈都很疲勞。一開始她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她覺得大家都是這樣過日子的,大家下班後都是這樣休息的。直到有一天,她在沒有刻意挑戰早起的清晨4點30分醒來,若是以前的她絕對會蓋上棉被繼續睡,可是那一天特別清醒,於是她決定離開舒適的被窩起床。沒想到從此奠定了她的一天都從4點30分開始。
早起為什麼困難
早起的困難首先在於我們對於早起的誤解,很多人認為太早起來一整天都會很累,可是讓你累的不是因為你太早起來,而是前一天晚上你幾點睡覺。如果你要像作者一樣在清晨4點30分起床,但前一晚卻凌晨一兩點才睡,那隔天起來當然會超級累,累到你的身體都在對你抗議,示意你多睡一點。
另外幾點關於無法早起的原因:
- 一下子強迫自己太早起床,比如從原本7點起床變成5點起床
- 睜開眼的瞬間,還是很想睡
- 認為早起這件事需要靠意志力
- 認為早起不會為我自己帶來什麼變化或好處
- 前一天太晚睡
- 認為早起就是要做很了不起的事,不然就浪費了,還不如睡飽一點
- 上班已經很累了,不想太早起床
- 認為自己無法持續
- 如果有想做的事情,下班後也可以做,不需要早早起來做
- 不知道早起要幹嘛
早起就像是存錢。短時間看不到存下來的錢有什麼用處,認為自己身上只剩下100元那乾脆花掉好了,及時享樂比較重要,反正100元存下來也成不了富豪人士。但我們沒有想過,假設一個月你就只能存100元,12個月之後你就有1,200元。早起也是一樣,今天比平常早一小時起床,只會覺得很累,寧可補眠,但假如每天都比平常早一個小時起來,一個月後會怎樣呢?三個月後呢?一年或十年後呢?但這是人之常情,只要是人,都會想要當下即時性滿足這件事。
為什麼選擇早點起床?
你應該或多或少聽到蠻多人說,下班後的時間很重要,把握下班時間精進自我,但我們會不會都忘記了早晨的這段時間也能做精進自我的事情。當然不是說把握下班時間不好,而是當我們已經工作了一整天,八、九個小時都在公司裡勞心勞力的,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做了太多的決策,下班後通常只想好好休息,或者比較容易提不起勁做其他事情,因為已經忙了一整天,回到舒適的空間比較容易對自己說:「不如明天再做想做的事吧。」偶爾可能還會遇到臨時性要加班,這時候你想在晚上做的事情,就會被迫延遲。
若你曾經有過早點起床,你會發現早起到出門上班的這段時間,是我們唯一不會被干擾,完全專屬於自己的時光,在這段期間你不需要刻意做什麼大事,你可以像作者一樣起來後喝杯熱茶,聽音樂,偶爾整理一下桌子,這些都是你可以做的事情。或者你想要利用這段時間讀幾頁書,出去運動30分鐘都好。就算什麼都沒做也沒關係,光是比平常早點起來這件事情本身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你的一天就已經先完成了一件大事。與其說要在早起的時間做出什麼大事,不如說是早起的這個動作,可以整頓自己的思緒及心靈,一旦我們先整理了自己,讓自己的感覺變得好,我們自然而然會喜歡上這段完全屬於我自己的時間,進而去做更多想做的事情。
你擁有的時間,比你想的還要多
我很喜歡她在書中提到「管理自我而非管理時間」,並且將一天的時間劃分為三種,她把早起的時間定義為完全由我主導的時間,上班時間則是不由我支配的時間,下班後的時間是剩下的自由時間。
每個人一天都有24小時相當公平,不管你今天選擇怎麼度過,一天都會結束。我們知道幾點上班所以應該幾點出門,中午時間到了要吃午餐,下班時間一到馬上奔出公司,睡前還有閒暇時間就拿個手機看不停,這些都是人的腦袋裡面認知到什麼時間到了該做什麼事,但我們卻很少為自己創造時間。你可能會說一天就24小時啊,時間都被塞滿了我要怎麼創造?
不要當一個被時間追著跑的人,而是要反過來,讓自己有意識的主導時間,讓時間幫你做事,讓時間帶給你成長。
如果我們能在一天開始之前,為自己創造時間,一小時或半小時都好,剛開始你看不到什麼變化,可是時間是很神奇的魔法,它會讓你在日積月累的早起時間當中,看見逐漸改變的自己,這個改變不見得是你要成就多偉大的事情,若能使你的心情及感受變好,那也是一種很了不起的改變。當我們先習慣了這樣的自己,不但會感覺自己變得不同,還會為自己帶來信心,先整頓好自己的心靈之後,自然而然就會比之前更有動力去做更多想做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想達成一件事,總是會把目標訂得太高,把過程設定的很艱難,想要一下子就達成,而忽略循序漸進。如果你也想試試看早起,我覺得先從每天早起5分鐘開始,有些人會覺得才提早5分鐘沒什麼挑戰性吧,所以突然轉而挑戰比自己平常時間早一兩個小時起來,並不是說這樣不好,如果你只調整早起的時間而沒有跟著一起調整就寢的時間,你很可能會中途放棄。如果你每天都能從5分鐘開始,每次再往前進步一點,讓你的身體養成這個習慣,時間久了就算沒有調鬧鐘,你的生理時鐘也會在那個時間醒來,甚至有時候在鬧鐘還沒響起時,你就已經先睜開眼睛了。
關於我的早起
我之前每天要上班的早上起來都有一股莫名的煩躁,內心對著坐在床上的自己說:「又要上班了,不是才剛下班嗎?」。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恍然大悟,那是因為我把時間都花在別人的需求上,而非以自己為優先。起床,上班,下班,滑手機,一整天的行程都是為了過完這一天,專注在他人的需求,關注於他人的生活。
原本假日我也是會睡到10點多11點,好不容易來到休假日當然要睡好睡滿,彷彿這樣才不愧對自己一周上班日的辛勞,後來我慢慢調整自己休假日的起床時間,從九點、八點半、八點十五、八點、七點半、七點十五、七點,到現在我已經可以六點起來了。做一件事情我喜歡循序漸進,所以我讓我的早起習慣也是如此。我想要讓自己早起的習慣是可持續性的,所以我選擇不強迫自己,每次觀察自己比前一天早起的身體反應,一步一步的挑戰早起。
我不知道未來我會不會再更早起床,但至少我現在很享受在六點起床的時候。我會先閱讀一小時或一小時半,再出門運動一個半小時,才會開始吃早餐。吃早餐的時間不過才10點~10點半左右。
早起不僅是讓我感覺到一天的時間變長了,當我把自認為重要且想要做的事情提早做,還會有我已經做了這麼多事的感覺。就算接下來的時間發生一些無法控制的事情,我也比較能用平常心看待,不會覺得行程被打亂,因為我在早起的那一刻已經先以自己為優先了。
無須掌控變數太多的日常,把心力放在與自己的約定
人生有很多事無法掌控,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要幾點起來。就算你沒有要實現的夢想,光是在清晨擁有不被打擾的時間,做一些平常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也會讓你慢慢感受到自己的不同。作者透過有意識的自我管理,完成了很多她想挑戰的事物及學習新知,還讓她取得美國兩州(紐約州&喬治亞州)的律師證照,並且成功經營了Youtube,現在在一間大企業裡擔任律師,還出版了這本書。
這本書的頁數不到200頁,作者用非常口語化,生活化的文字,寫下關於她是如何開始早起以及早起帶給她的轉變。儘管她維持多年的早起習慣,但每一天在床上醒來的那個瞬間,也是會覺得不想起床,身體如千斤重。我很喜歡她這麼實在的說出每個人的感受。所以,並不是早起的人在起床的那一瞬間絲毫沒有掙扎:「只要是人,不管什麼時候起床都會覺得累。在鬧鐘響起的瞬間,疲勞湧上是很正常的。」
從她的文字沒有給我感覺要我們也變得跟她一樣厲害,也沒有鼓吹我們非得在早起的這段時間做什麼偉大的事,反而是告訴我們這段時間可以做點小事情,或是安靜的放鬆休息也沒關係。我很喜歡看這種,毫無艱澀用詞,以自身的經驗帶給讀者共鳴,從翻開書的第一頁,你就會開始好奇是怎樣的契機讓她選擇早起,她是怎麼戰勝自己起床的,而持續早起為她帶來什麼改變。邊看書的時候你會不自覺地感受到正向能量,也會想要試試看屬於自己一天的開始時間。
—「你不是沒時間,時間是要創造的。」
Info
書名:我的一天從4點30分開始
分類:生涯規劃/自我成長
作者:金有真
譯者:黃莞婷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6/01
#我的一天從4點30分開始 #方智出版 #圓神 #閱讀心得 #書評 #閱讀治癒所 #生涯規劃 #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