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不是第一順位,還能感受到愛嗎?
在親密關係裡,很多人都會問自己:「我是不是他心中的第一順位?」當你發現自己不是對方最優先的選擇時,心裡的失落、懷疑和不安會不會讓你懷疑這段感情的價值?
我們渴望被愛,因為我們本能地害怕孤單
“We crave love because we instinctively fear loneliness.”
——Erich Fromm, 《愛的藝術》

覺察自己的情緒:不是第一順位的感受從哪裡來?
有時候,伴侶的工作、家庭、甚至朋友似乎都比自己重要。
這種感覺很容易讓人懷疑:「我是不是被忽略了?」心理學家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告訴我們,這種對「被重視」的渴望,其實源自我們小時候與照顧者的連結。
安全感來自於我們與重要他人之間的連結
“A sense of security comes from the bonds we form with significant others.”——John Bowlby, Attachment and Loss
如果你在關係中經常感到不安,請先溫柔地問問自己:「我在意的到底是什麼?」是想被愛、被理解,還是怕被遺忘?當你能誠實面對自己的脆弱,也就更能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

溝通與理解:幸福關係的關鍵
你知道嗎?美國婚姻專家John Gottman發現,幸福的關係並不是沒有爭執,而是雙方能否好好溝通、互相理解。
幸福的婚姻來自於友誼與尊重,而非沒有爭執
“Happy marriages are based on deep friendship and mutual respect, not the absence of conflict.”
——John Gottman, The Seven Principles for Making Marriage Work
當你覺得自己不是第一順位時,建議用「我」來表達感受(例如:「我有點失落,因為我很重視我們的相處時光」),而不是指責對方。積極傾聽、尊重不同、也願意妥協,這些都是讓關係更親密的溝通技巧。
同理心是一種理解對方情感的能力
“Empathy i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feelings of another.”
——Marshall Rosenberg,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別再拔河,學會成為同一隊
很多情侶會陷入「誰比較重要」的拉鋸戰,結果兩敗俱傷。心理學家Kernberg提醒我們,親密關係的深度在於雙方能否攜手面對困難、而不是互相競爭。
愛的深度來自於我們能否共同承擔困難
“The depth of love comes from our ability to bear difficulties together.”
——Otto Kernberg, Love Relations
只要雙方願意理解彼此,即使解法不是完美,也能一起前進。愛情,不是關於「我贏你輸」,而是「我們一起變得更好」。
健康的界限:學會給彼此空間
現代親密關係講求自由與尊重,而不是佔有。社會學家Lynn Jamieson說:
真正的親密,是在自由中選擇彼此
“True intimacy is choosing each other in freedom.”
——Lynn Jamieson, Intimac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Modern Societies
給彼此空間,不代表不愛,而是尊重對方的獨立與選擇。當你能獨立面對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學會給予與包容,關係才能更穩定、自由。
愛的本質是給予,而非佔有
“The essence of love is to give, not to possess.”
——Erich Fromm, The Art of Loving

衝突是成長的契機
每一段關係都會遇到衝突與摩擦。專家提醒我們,衝突不是壞事,只要處理得好,就是讓彼此更了解、更親密的機會。
衝突不是關係的終點,而是成長的起點
“Conflict is not the end of a relationship, but the beginning of growth.”
——John Gottman, The Science of Trust
學會用溫和、理性的態度討論分歧,才能讓愛情在現實中長長久久。
最後我想說:幸福不是排名,而是一起走下去
親密關係的幸福,從來不在於誰是第一順位,而是雙方能否持續努力、溝通、共同成長。當我們學會覺察自我、理解對方、攜手面對挑戰,愛情自然會成為彼此最堅實的後盾。
愛的真正價值,在於我們能否攜手同行
“The true value of love lies in our ability to walk together.”
——Erich Fromm, The Art of Loving
如果你也曾經在愛裡感到失落,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我是凱文馬拉穆,我們下次見
引用文獻:
- 關係心理學:如何建立深度交流的親密關係?Womany
- 親密關係諮商|親密關係的定義是什麼?你正處於假性親密關係嗎?Acmate-group
- 專欄文章 - 親密關係是什麼?人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Circlewelife
- 婚姻幸福關鍵 專家解析3大常見溝通模式,不怕離婚|天下雜誌https://www.cw.com.tw/article/5134603
- 9 個伴侶「有效溝通」技巧,這樣「吵架」能讓關係更昇華!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33205
- 情侶溝通的4大錯誤:心理學教你非暴力溝通https://mindforest.ai/zh-hk/post/relationship-communication-healthy-relationship
- 什麼是依附理論?依附理論如何影響我們與他人相處?Ooopenlab
- 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Pansci
「衝突,是了解的開始」- 讓關係更好的衝突處理https://mental.tycg.gov.tw/News_Content.aspx?n=524&s=33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