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日記】探討創作,還是實際去創作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最近寫的文章比較偏向在「探討創作」,而不是實際在創作。我雖然很討厭自己這樣做,但我好像得繼續這樣做。

我覺得在讀研究所期間,我的大腦硬生生被拓開了一大片新的思維,而要細心的把那些思維都翻攪一遍,整理成彼此暢通、一貫的邏輯,就得花時間慢慢地整理。這就是「我得繼續這樣做」的原因。如果不這麼做的話,我的生活就會像是破碎的不連續體,面對哪些人的時候表現出一個樣子,而面對誰的時候又是什麼樣子,把自己搞得四分五裂。

「探討創作」或許也算是一種創作吧,在談論概念的時候,能夠磨練自己「講話的方式」,包含詞彙的運用、文章的節奏與流暢度等等。我相信「說話」也是一種需要磨練的藝術。

除此之外,我覺得「探討創作」也能被視為「創作前的鋪陳」。以打羽球來說,在實際拿著羽球拍上場比賽之前,也會上 YouTube 看羽球的教學影片,或甚至看一些專業研究的結果,了解要怎麼握拍才能更有效的打出高遠球,或是要怎麼走位才能更順暢、快速等等。

這樣說來,或許「創作」也能被視作是一種「運動」吧,只不過一般大眾並不太了解這項運動的本質,因此對它產生錯誤的想像。這就有點像是「電競」已經被視為是一種運動項目一樣,原本大家對於電玩的想像就只是坐在電腦前的肥宅,但後來大眾逐漸能夠接受,這也是一項須具備專業能力的技藝。

當然,把「創作」類比「電競」好像還是有點怪怪的,但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我覺得把「創作」當成是一門技藝、一種專業的能力來看,理解它的本質,並且找到方法提升自己對這項技藝的掌握,應該會讓「創作」成為一件更加具體、可體現的事情,而不是過於空泛、不著邊際的抽象事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dy 的過度思考日記
22會員
90內容數
創作就是在寫日記。是自我成長的日常紀錄,也是想法和情感的傳達。
2025/06/05
我每次看到那種在 YouTube 上發影片發了五年以上的 YouTuber,或是做音樂做了超過十年的藝術家,我都很好奇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他們究竟帶著什麼心態,或是背後有什麼穩定運作的系統,才支持著他們不斷的輸出。 雖然創作這種很實作的東西,談理論可能有點荒謬,不過我好像還真的找到了一個我還滿喜
2025/06/05
我每次看到那種在 YouTube 上發影片發了五年以上的 YouTuber,或是做音樂做了超過十年的藝術家,我都很好奇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他們究竟帶著什麼心態,或是背後有什麼穩定運作的系統,才支持著他們不斷的輸出。 雖然創作這種很實作的東西,談理論可能有點荒謬,不過我好像還真的找到了一個我還滿喜
2025/05/28
我是那種高中在寫很難的數學題目時會在同一題卡很久的人。我會執著在同一個點,在上面繞很久,心想只要再努力一點、多擠一點智商出來,就能想通答案。 但大家都知道,並不是只要願意努力,這世界就會給你回報。努力當然很重要,但也不能盲目的努力。 長大以後的我,現在的智慧告訴我——當事情推展到一定程度,不再有
2025/05/28
我是那種高中在寫很難的數學題目時會在同一題卡很久的人。我會執著在同一個點,在上面繞很久,心想只要再努力一點、多擠一點智商出來,就能想通答案。 但大家都知道,並不是只要願意努力,這世界就會給你回報。努力當然很重要,但也不能盲目的努力。 長大以後的我,現在的智慧告訴我——當事情推展到一定程度,不再有
2025/05/27
我在從學習音樂創作扯到生命的意義 這篇裡面,有聊到音樂創作的時間結構,而我也發現,我在創作的時候比較容易忽略作品中「時序上的連續性」。我在想,這可能和我比較早接觸到的創作媒材—攝影—有些關係。 攝影看重的是某種神奇片刻的捕捉、畫面中的瞬間感受,它不像是音樂,能夠透過時間的推演,慢慢醞釀出情緒與氛圍
2025/05/27
我在從學習音樂創作扯到生命的意義 這篇裡面,有聊到音樂創作的時間結構,而我也發現,我在創作的時候比較容易忽略作品中「時序上的連續性」。我在想,這可能和我比較早接觸到的創作媒材—攝影—有些關係。 攝影看重的是某種神奇片刻的捕捉、畫面中的瞬間感受,它不像是音樂,能夠透過時間的推演,慢慢醞釀出情緒與氛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但回歸正題,我在高高興興的寫完之後也檢討我寫作的壞習慣,這在我寫論文的時候依然常被雕,我總是被說「文不對題」。
Thumbnail
但回歸正題,我在高高興興的寫完之後也檢討我寫作的壞習慣,這在我寫論文的時候依然常被雕,我總是被說「文不對題」。
Thumbnail
我沒有特定一個專題去發展我的寫作,因為我沒有什麼專業,而個人的文化造詣還有十萬里可以進步的空間,現在寫出來的都只是個人意見,並不一定正確。有時發佈之後我就不會再看,因為總會覺得太過赤裸而感到不好意思。今次寫一下怎樣決定寫什麼題材。
Thumbnail
我沒有特定一個專題去發展我的寫作,因為我沒有什麼專業,而個人的文化造詣還有十萬里可以進步的空間,現在寫出來的都只是個人意見,並不一定正確。有時發佈之後我就不會再看,因為總會覺得太過赤裸而感到不好意思。今次寫一下怎樣決定寫什麼題材。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寫作,已經變成我的日常(興趣?),以往最愛看的小說,已經排在它的後面去。曾經每天登錄的手遊,自從我寫文章的時間都不夠用時,就被我捨棄了。
Thumbnail
寫作,已經變成我的日常(興趣?),以往最愛看的小說,已經排在它的後面去。曾經每天登錄的手遊,自從我寫文章的時間都不夠用時,就被我捨棄了。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4好奇 #Day4 Q.你感到好奇、卻一直還沒有深入研究的事物是什麼? ✍️心理、哲學與人格特質。 寫於20240404(週四)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4好奇 #Day4 Q.你感到好奇、卻一直還沒有深入研究的事物是什麼? ✍️心理、哲學與人格特質。 寫於20240404(週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