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該怎麼解決的問題,先放著就好。我是說「放著」,不是「放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是那種高中在寫很難的數學題目時會在同一題卡很久的人。我會執著在同一個點,在上面繞很久,心想只要再努力一點、多擠一點智商出來,就能想通答案。

但大家都知道,並不是只要願意努力,這世界就會給你回報。努力當然很重要,但也不能盲目的努力。

長大以後的我,現在的智慧告訴我——當事情推展到一定程度,不再有新的變化時,就要開始考慮換一條路前進。

就以數學題目來說好了。剛開始解題一定很順,照著題目的意思推導出一些式子,然後自己想到了一些解法等等,但是寫到某個地方,可能就會開始發現自己卡住了,找不出最佳的解答。

那麼,這種時候該怎麼辦?要繼續想嗎?還是要放棄?

不,還有第三種解法:「放著」,然後讓其餘的生活繼續向前。

以往我常常把這種作法視為是一種「放棄」,因為聽起來像是,我不夠用力地嘗試,所以才沒有做好這件事。

但現在的我慢慢了解,這並不是放棄,而是先把事情「放著」罷了。我沒辦法解決這件事情,可能代表有某一塊的知識或智慧還沒被我探索到,我得先繞去其他地方看一看,體驗過人生的其他面向,才能看懂事情的全貌。

這種感覺的確會讓人有點害怕:那條未知的路長得怎樣?我要花多少時間才會走完那條路?不過這些問題在實際付出行動之前,通常都沒辦法得知。

碩班的時候,指導教授曾給過我一個令人困惑又實用的建議,實際上是什麼事情我有點忘了,總之當時給我的建議是:「這件事不用那麼早決定沒關係」。意思是,我們正在建造的東西還沒成熟到能夠決定這些細節,所以先不用決定沒關係。

四個維度的知識

我記得曾看過一些文章,把知識分成四個維度:1.我知道我知道的 2.我不知道我知道的 3.我知道我不知道的 4.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

你可能想說我在工三小?燒但幾哩,聽我解釋。

例如說「水有液態與固態」這個知識好了,這就是屬於第一種:「我知道我知道的」知識,我很明確的知道這個觀念,而我也有意識到「我自己知道」。

那「經濟學」呢?對我來說,我沒有上過經濟學的課程,所以我不知道經濟學的內容是什麼,我可能是大概意識到關於金錢的流動、市場供需之類的,有一些深入的討論,但我不太確定那些內容實際上是什麼。這就是屬於第三種:「我知道我不知道的」。

再來,我或許會有一些生活上的體悟,想通了某些事情,但我並不知道有人用其他方式把這些智慧記載下來了,那就是屬於第二種:「我不知道我知道的」。

而最後一種,就是我今天想探討的部分:「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我覺得這種是最棘手的。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

大家在生活中或許多少會有那種經驗:你進到某個新的環境、新的社交圈,一開始你想要跟著參與、幫忙大家做些事情,但好像就是有某個關鍵的東西,你一直聽不懂,或是沒辦法理解大家為什麼要這樣做,所以就很困擾。但是一旦你理解了事情運作的原因,例如說「老闆很怕XXX和XXX怎麼樣」之類的,突然一切就都通了。

這可能是人際上的,也可能是一門技術,例如說在統計的圈子裡大家常用的分析方法、或是專業名詞之類的,你只要知道了這個東西,一切就會突然變得很順。

但是重點就是,在你知道之前,你就是不知道。而且,你甚至不知道你不知道。

(好了不要再繞口令了)

放著的重點不只是放著,而是繼續向前

回到我們一開始討論的:什麼叫做「先把事情放著」?

我覺得除了「放著」,更重要的一點是在於:你必須move on,讓人生的其他部分繼續前進。

我覺得人生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只要有在動,就算動的不是我想要動的那個部分,它好像也會互相活化,最終讓所有事情有所連結。

某種程度也和我在上一篇 文字和音樂創作裡的情緒連續性 提到的有些關係,也就是隨著時間的向前,帶動情緒。



這世界真的很大。很多事情,就算沒辦法在當下看懂,也沒關係,先放著就好。

你要先繞過其他的路,嘗試那些覺得很麻煩、或是讓人覺得可怕的事情,才會拓展自己的世界,慢慢看懂事情的全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dy 的過度思考日記
22會員
90內容數
創作就是在寫日記。是自我成長的日常紀錄,也是想法和情感的傳達。
2025/05/27
我在從學習音樂創作扯到生命的意義 這篇裡面,有聊到音樂創作的時間結構,而我也發現,我在創作的時候比較容易忽略作品中「時序上的連續性」。我在想,這可能和我比較早接觸到的創作媒材—攝影—有些關係。 攝影看重的是某種神奇片刻的捕捉、畫面中的瞬間感受,它不像是音樂,能夠透過時間的推演,慢慢醞釀出情緒與氛圍
2025/05/27
我在從學習音樂創作扯到生命的意義 這篇裡面,有聊到音樂創作的時間結構,而我也發現,我在創作的時候比較容易忽略作品中「時序上的連續性」。我在想,這可能和我比較早接觸到的創作媒材—攝影—有些關係。 攝影看重的是某種神奇片刻的捕捉、畫面中的瞬間感受,它不像是音樂,能夠透過時間的推演,慢慢醞釀出情緒與氛圍
2025/05/25
我出生在一個比較理工的家庭,所以在面對人生的時候,大多時候都是抱持著「解決問題」的思維。願意積極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當然是一個很好的態度,但我覺得「解決問題」只是人生的一部份而已,並不是生命的全部。 最近的我,在學音樂創作的時候,得出了一個新的結論—「流動」才是生命的全貌。 (我知道很荒謬,玩
2025/05/25
我出生在一個比較理工的家庭,所以在面對人生的時候,大多時候都是抱持著「解決問題」的思維。願意積極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當然是一個很好的態度,但我覺得「解決問題」只是人生的一部份而已,並不是生命的全部。 最近的我,在學音樂創作的時候,得出了一個新的結論—「流動」才是生命的全貌。 (我知道很荒謬,玩
2025/05/24
「工具是用來幫助自己,而不是成為另一種負擔」最近這個稍微抽象的想法,偶爾會在生活中冒出來。 我想到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關於在 Vocus 上發佈文章時的體驗。我自己覺得,每次在發文的時候,都有種莫名的阻力,覺得發佈前還要做很多事情的那種煩躁感。 而仔細一想的話,其實是在發佈之前,要填寫的
2025/05/24
「工具是用來幫助自己,而不是成為另一種負擔」最近這個稍微抽象的想法,偶爾會在生活中冒出來。 我想到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關於在 Vocus 上發佈文章時的體驗。我自己覺得,每次在發文的時候,都有種莫名的阻力,覺得發佈前還要做很多事情的那種煩躁感。 而仔細一想的話,其實是在發佈之前,要填寫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些值得深思的問題,正是每個人都必須自己親身去面對和解決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這些值得深思的問題,正是每個人都必須自己親身去面對和解決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不是不能講究有用,而是什麼東西都準備好給人拿去用,你要服務自己什麼。
Thumbnail
不是不能講究有用,而是什麼東西都準備好給人拿去用,你要服務自己什麼。
Thumbnail
小時候我的數學很好,有些同學會覺得那是因為我去補習,做了很多額外的題目練習 其實我念書時從來沒有多做「超過一本參考書」的題目,那本參考書是學校老師指定要買的,我做的事就是從第一頁第一題做到最後一頁最後一題 如此而已!
Thumbnail
小時候我的數學很好,有些同學會覺得那是因為我去補習,做了很多額外的題目練習 其實我念書時從來沒有多做「超過一本參考書」的題目,那本參考書是學校老師指定要買的,我做的事就是從第一頁第一題做到最後一頁最後一題 如此而已!
Thumbnail
雖然我不能否認考完段考的重要性。 但忙碌的生活似乎是沒有一個終點。 班際球賽、物理報告、化學實驗拍攝影片、剪輯、專題、校外教學,然後又段考。
Thumbnail
雖然我不能否認考完段考的重要性。 但忙碌的生活似乎是沒有一個終點。 班際球賽、物理報告、化學實驗拍攝影片、剪輯、專題、校外教學,然後又段考。
Thumbnail
設計思考的生活運用 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因為升學主義的影響,我們往往習慣於認為答案只有一個標準。「刻意練習」往往會變成如何穩定自己的分數。然而,隨著踏入社會,現代社會因AI和網路全球化的發展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許多傳統社會中的基礎邏輯和框架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存在,但學習模式已經發生了變革。社群媒
Thumbnail
設計思考的生活運用 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因為升學主義的影響,我們往往習慣於認為答案只有一個標準。「刻意練習」往往會變成如何穩定自己的分數。然而,隨著踏入社會,現代社會因AI和網路全球化的發展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許多傳統社會中的基礎邏輯和框架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存在,但學習模式已經發生了變革。社群媒
Thumbnail
中場下課時間,學生來問問題:「教練,你剛剛講以終為始跟要事第一,我的以終為始很清楚,就是要考國考。我知道這很重要,可是我就是沒辦法讓自己靜下心來準備啊~~
Thumbnail
中場下課時間,學生來問問題:「教練,你剛剛講以終為始跟要事第一,我的以終為始很清楚,就是要考國考。我知道這很重要,可是我就是沒辦法讓自己靜下心來準備啊~~
Thumbnail
時間過的很快,不管你是混日子,還是時間管理大師, 那天中將來到!我們高三模擬考大概考3、4次, 而難度老師常常說會比實際的簡單,主要看個個人戰力, 有些人是那種一蹶不振型態的, 這種人不要靠近免影響,再來是開掛型態, 這種人平時戰力不起眼,但到關鍵會幹掉你的, 通常都有一套讀書方法可
Thumbnail
時間過的很快,不管你是混日子,還是時間管理大師, 那天中將來到!我們高三模擬考大概考3、4次, 而難度老師常常說會比實際的簡單,主要看個個人戰力, 有些人是那種一蹶不振型態的, 這種人不要靠近免影響,再來是開掛型態, 這種人平時戰力不起眼,但到關鍵會幹掉你的, 通常都有一套讀書方法可
Thumbnail
正緊鑼密鼓準備面試的18歲的你:首先,請放下「臨時抱佛腳」的奢望,直面現實吧!同時,也請切莫放棄「臨陣磨槍」的機會
Thumbnail
正緊鑼密鼓準備面試的18歲的你:首先,請放下「臨時抱佛腳」的奢望,直面現實吧!同時,也請切莫放棄「臨陣磨槍」的機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