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校園腸病毒疫情蠢蠢欲動,是不是讓許多家長們都感到有點緊張呢?我們家大小寶都有得過(雖然打過疫苗),也都有因此停課過。這篇文章要來跟大家聊聊腸病毒,讓大家掌握腸病毒的預防、症狀,以及萬一孩子不小心感染了,該怎麼辦。
腸病毒是什麼?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腸病毒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常見的像是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還有大家比較熟悉的腸病毒71型。它的傳染力很強,主要透過糞口、飛沫或接觸傳染。小朋友因為常常玩在一起、共用玩具,而且衛生習慣還在建立中,所以是腸病毒感染的高危險群。
雖然大部分腸病毒感染後,症狀都比較輕微,像是一般感冒、發燒、嘴巴破、手腳出現小水泡等,也就是俗稱的「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但有些特定型別的腸病毒,可能會引起比較嚴重的併發症。就在昨天,疾管署公布了一起中部4歲女童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急性下肢無力重症的案例,所幸目前病況好轉,已康復出院。這再次提醒我們,雖然大多數腸病毒感染是輕症,但仍不能輕忽其潛在的風險,尤其是幼小的孩童及特定型別病毒可能導致的重症。如何預防腸病毒?這些小撇步很重要!
預防腸病毒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把最簡單的衛生習慣做好做滿:
- 勤洗手,用肥皂! 這是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尤其是在飯前、抱小孩前、回家後、上廁所後,務必用肥皂或洗手乳,以「濕、搓、沖、捧、擦」的步驟正確洗手。
- 環境要清潔,常消毒! 腸病毒對酒精不敏感,所以酒精消毒是無效的。建議使用500 ppm的漂白水(市售漂白水稀釋100倍:100cc漂白水+10公升水)擦拭環境、家具、玩具等。若是有明顯髒污,如病童接觸過的環境,則可以使用1000 ppm的漂白水(市售漂白水稀釋50倍:200cc漂白水+10公升水)。
- 生病不入校,在家休息! 這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大家的關鍵。如果孩子有發燒、喉嚨痛、手腳出現紅疹等疑似腸病毒症狀,請務必在家休息,不要到校或去公共場所。
- 避免接觸,減少群聚! 疫情期間,盡量減少出入人潮擁擠的場所,避免和疑似病患接觸。
- 大人回家,先洗手換衣服! 成人也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所以從外面回家後,記得先洗手、換掉外出服,再抱小孩。
腸病毒疫苗:多一層防護,多一份安心!
除了上述的日常預防措施,現在我們也多了一項重要的防護選擇——腸病毒疫苗。目前台灣已經核准了針對腸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 Vaccine)的疫苗。雖然腸病毒的型別很多,但腸病毒71型是導致幼童重症和死亡的主要型別之一,因此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後發展成重症的風險。我們家雙寶也有接種哦!
- 誰適合接種疫苗?
- 腸病毒71型疫苗主要建議施打的對象為2個月以上至未滿6歲的幼兒。由於幼兒是腸病毒重症的高危險群,越早接種,就能越早獲得保護力。
- 疫苗效果如何?
- 研究顯示,腸病毒71型疫苗對於預防腸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重症,有良好的保護效果,對某些亞型有交叉保護效力。接種後,即使感染腸病毒71型,也能大幅降低演變成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率。
接種疫苗的注意事項:
- 接種前請先諮詢醫師,評估孩子的健康狀況是否適合接種。
- 疫苗的保護力並非百分之百,且無法預防其他型別的腸病毒感染。因此,即使接種了疫苗,勤洗手、環境消毒等日常防護措施仍不可少。
- 接種疫苗後,仍需留意孩子是否有任何不適反應。
孩子得了腸病毒,哪些情況要特別注意?
如果孩子感染腸病毒,家長們除了讓孩子多休息、補充水分、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並依照醫囑服用藥物外,更要特別留意是否有以下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 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
- 肌躍型抽搐 (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
- 持續嘔吐。
- 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一旦出現這些症狀,請務必立刻送醫,讓醫師進行專業評估和治療。
學校停課怎麼辦?復課標準又是什麼?
當校園出現腸病毒疫情時,為了避免病毒擴散,學校可能會啟動停課機制。以下是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建議:
停課標準:
- 當學童罹患腸病毒,且經醫師診斷為腸病毒感染(不論型別),或有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等臨床症狀時,建議至少請假7天。 這是最基本的原則,確保病毒在體內的活性降低,減少傳染給其他同學的風險。
- 幼兒園或托嬰中心:
- 當同一班級或機構,一週內有兩名以上幼童經醫師診斷為腸病毒感染(不論型別),或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等臨床症狀時,建議該班級或機構停課。 停課期間會依據實際疫情狀況評估,通常建議停課7至14天。 經地方衛生主管機關認定,必要時,可針對班級、年級甚至全校進行停課。 這通常發生在疫情擴散較快,或出現重症病例時。
復課標準:
- 學童個人:
- 退燒且症狀明顯改善,精神、食慾恢復正常。 通常會建議病程進入後期,已無明顯傳染力後,才能復課。 醫師會根據臨床判斷給予建議。
- 許多醫師曾經討論無法開立"完全無傳染力"的診斷書,我是認同的,因為腸病毒可以存在於腸道8-12週,所以很難說完全無傳染力,最多只能說學童已經過了第一週最強傳染力的時期,注意其衛生習慣,慢慢可以復課。
- 班級或機構:
- 停課期滿,且經過徹底環境清潔與消毒後。 在復課前,會由衛生單位或學校評估疫情狀況,確保不再有新的病例出現,才會同意復課。
腸病毒雖然常見,但只要我們做好預防,並且在孩子生病時多加留意,就能大大降低感染和重症的風險。現在有了腸病毒疫苗,更為幼兒的健康增添了一道防線。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各位家長對腸病毒有更清楚的認識,一起保護好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健康快樂的長大!
如果您對腸病毒有任何疑問,或是孩子出現疑似症狀,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喔!

參考資料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國民健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