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琪醫師這次的企業講座除了人因工程(保護自己,遠離人因工程危害:辦公室同仁必讀!)以外,也和同仁們聊到了過負荷(大家常講的"過勞"),下面就來看看過負荷的評估及預防吧!
在步調快速的現代社會中,你是否常常感到身心俱疲?工作壓力、生活瑣事、資訊爆炸,這些無形或有形的重擔,都可能讓我們的身體與精神承受超出負荷的壓力。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論的「過負荷」(Overload)。
過負荷不只是一種感覺,它可能悄悄地侵蝕你的健康,尤其是對於台灣社會中常見的「三高」族群,以及仍在吸菸的朋友們來說,過負荷的危害更是需要警惕。什麼是「過負荷」?
簡單來說,「過負荷」指的是當我們所承受的壓力、工作量、情緒負擔等,超出了身體與心理所能負荷的極限時,所產生的一系列生理與心理反應。
過負荷的表現可能包含:
- 生理方面: 疲勞、失眠、頭痛、肌肉痠痛、腸胃不適、免疫力下降、食慾改變、心悸等。
- 心理方面: 焦慮、易怒、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判斷力受損、對事物失去興趣等。
長期處於過負荷狀態,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
三高與過負荷:危險的組合
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這「三高」是台灣常見的慢性病。而過負荷和三高是相互影響的,壓力可能會誘發三高,也有可能會加劇心血管的疾病。
- 高血壓: 當我們處於壓力下,身體會分泌壓力荷爾蒙,導致血管收縮、心跳加速,進而升高血壓。長期過負荷,高血壓的風險會大幅增加,也可能導致原有的高血壓更難控制。
- 高血糖: 壓力同樣會影響血糖的穩定性。壓力荷爾蒙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讓血糖升高。對於糖尿病患者,過負荷更可能造成血糖波動劇烈,甚至引發急性併發症。
- 高血脂: 長期的壓力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暴飲暴食、缺乏運動)常伴隨過負荷而來,這些都會導致血中壞膽固醇(LDL)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Leqvio(Inclisiran)降血脂新選擇|半年一針,穩定壞膽固醇
紅麴降血脂的科學證據與安全性解析
提醒三高患者: 管理過負荷,是您控制病情、預防併發症的重要一環。
戒菸與過負荷:雙重挑戰,更需支援
許多吸菸者習慣在壓力大時藉由吸菸來緩解情緒。然而,尼古丁的短期「舒緩」只是假象,長期來看,吸菸對心血管、呼吸道等器官造成的損害是相當大的。
當吸菸者下定決心戒菸時,戒斷症狀本身就會帶來生理與心理的不適,這對身體來說也是一種「過負荷」。如果戒菸者同時又處於工作或生活壓力過大的情況下,戒菸過程將會更加艱辛,復發的風險也大幅提高。
給正在戒菸的您: 認知到過負荷的存在,並積極尋求支持,是您成功戒菸的關鍵。
台灣法規與衛教:政府的重視
台灣政府對於國人健康,特別是針對慢性病防治和菸害防制,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並訂有相關法規以保障國民健康。
- 國民健康署: 積極推動三高防治、成人健檢、癌症篩檢等健康促進計畫。鼓勵民眾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
- 菸害防制法: 台灣的《菸害防制法》規範了禁菸場所、菸品廣告促銷限制、健康警示圖文等,旨在減少菸品對國民健康的危害。最新的修法更將電子煙和加熱菸納入管制範圍,顯示政府對新興菸品的防制決心。對於職場過勞,台灣的《勞動基準法》及相關職安法規也對工時、休息等有所規定,保障勞工權益,間接有助於減少職場過負荷。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六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24條之2
如何應對過負荷,找回身心平衡?
擺脫過負荷,找回健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 辨識並承認過負荷: 第一步是正視自己的狀態。如果你發現自己長期處於疲勞、焦慮、情緒不穩的狀態,請不要輕忽。
- 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
- 均衡飲食: 攝取足夠的蔬果、全穀類,減少加工食品和高糖、高鹽、高油的食物。
- 規律運動: 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有助於釋放壓力、改善情緒。
- 充足睡眠: 成人建議每日7-9小時睡眠,建立良好的睡前習慣。
- 避免菸酒: 戒菸是首要任務,過量飲酒也無益健康。
- 學習壓力管理技巧:
- 放鬆練習: 深呼吸、冥想、瑜珈等,有助於平靜心情。
- 時間管理: 學習分配時間,設定優先順序,避免拖延。
- 興趣培養: 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轉移注意力,獲得成就感。
- 保持社交: 與親友交流,分享心事,獲得支持。
- 尋求專業協助:
- 外部資源: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OSHA)、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醫療院所、心理諮商、安心專線 1925...
- 公司資源:臨場醫護、職安人員、人資、EAP
- 如果您是三高患者,請務必定期回診,遵從醫囑用藥與控制。如果您正在戒菸,可以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戒菸服務(如戒菸門診、戒菸專線),專業人員會給予您很大的幫助。
過負荷是現代人普遍的困境,但它並非不可逆轉。透過建立健康的作息、學習壓力管理技巧,並善用醫療與衛教資源,我們都可以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主動為自己的健康負責。別讓過負荷壓垮你,現在就開始,為自己打造一個更健康、更快樂的人生!
參考資料:
- 國民健康署全球資訊網:
- 三高防治專區: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42
- 菸害防制專區: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2
- 戒菸資源: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49
- 全國法規資料庫:
- 菸害防制法: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70021
- 勞動基準法: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