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超思考》(How to Think About Money)是由《華爾街日報》資深財經作家喬納森.克雷蒙(Jonathan Clements)所著,這本書的核心宗旨是引導讀者重新思考「金錢」的意義與價值,並教導我們如何運用金錢來獲得更多的快樂與真正的財務自由,而非僅僅追求物質上的累積。
核心理念:重新定義金錢與快樂
作者挑戰了許多人對金錢的傳統觀念,指出真正的「財務成功」並不是比別人富有,也不是盲目追逐所謂的「好交易」或奢華的物質享受。相反地,它關乎於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財富,能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書中強調,金錢是一種工具,它可以買到三種東西:時間、體驗和物品。然而,大多數人在財務規劃時,往往只專注於購買「物品」,而物品所帶來的興奮感通常迅速消退。作者鼓勵讀者將重心放在用金錢購買「時間」與「體驗」,因為這兩者更能帶來長期的快樂和滿足感。
* 時間的自由:金錢可以讓你擁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是將不喜歡的瑣事外包給他人處理,例如家務、報稅等。這種對時間的自主權,是金錢帶來的重要價值。
* 體驗的價值:與其追求物質,不如把錢花在旅行、學習新技能、與家人朋友共度時光等體驗上。這些體驗往往能帶來更深刻的回憶和快樂,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價值反而會增加。
主要論點與實用建議
《金錢超思考》不僅止於觀念的闡述,更提供了許多實用且務實的建議,幫助讀者建立良好的財務習慣和決策。
* 正視退休規劃的重要性:作者強調,現代人壽命延長,退休生活可能長達數十年。因此,提早規劃退休,確保在沒有工作收入的情況下仍能安穩生活,是每個人最重要的財務目標之一。這份安全感,能讓你在面對未知時更有餘裕。
* 打破「有閒錢」的迷思:許多人將富有與奢華生活劃上等號,導致盲目追求高風險或不切實際的投資。作者認為,更重要的是務實思考未來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並學會穩健地累積財富,而非成為「守財奴」或過度消費。
* 重新設定大腦,克服錯誤思維:書中列舉了22種常見的財務錯誤思維,例如過度關注短期結果、缺乏自我控制、過度自信、厭惡損失等。透過了解這些心理偏誤,讀者可以更理性地做出財務決策。
* 讓儲蓄變得快樂:改變對儲蓄的看法,將其視為一種為未來自由和快樂而做的投資,而不是一種犧牲,可以幫助人們更容易堅持儲蓄習慣。
* 長期投資與謹慎舉債:作者推崇簡樸、有耐心的投資方式,例如巴菲特所說的「量入為出,花的錢比賺的錢少」。透過穩健的資產配置和長期投資,讓複利效應發揮作用,是累積財富的不二法門。同時,也要謹慎舉債,避免陷入財務困境。
* 金錢與親密關係:書中也觸及金錢如何影響家庭和伴侶關係,鼓勵夫妻共同制定財務願景目標,以減少摩擦並共同朝目標邁進。
這本書適合誰讀?
《金錢超思考》適合以下類型的讀者:
* 想開始理財的人:書中提供了基礎且實用的理財知識,能幫助初學者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 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能夠從一開始就建立良好的財務規劃,為未來的財務自由奠定基礎。
* 對金錢感到焦慮或困惑的人:這本書能幫助讀者釐清金錢的意義,找到如何讓金錢為自己服務的方法,進而減少財務上的煩惱。
* 希望提升生活品質,而不僅是累積財富的人:如果你想知道如何用錢買到更多快樂、自由與體驗,而非盲目追求物質,這本書會給你很多啟發。
總結
《金錢超思考》是一本結合了實用理財建議與深刻金錢哲學的書籍。它不只是教你如何賺更多的錢或如何投資,更重要的是,它引導你思考「如何思考金錢」,以及如何讓金錢真正為你的幸福和生活品質服務。透過克雷蒙的智慧與經驗,讀者可以重新檢視自己的金錢觀,擺脫為錢所困的焦慮,邁向真正財務與心靈都自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