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管家-Beta中立策略的系統支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Beta 中立策略,深得我心。自從上次在「這篇文章」想通後,幾乎可以算是,對自己立下「永不違背」的投資金律。有了想法之後,有沒有做法啊?若理論上可以,實行起來卻很累,消耗體力眼力,那也失去投資的意義!所以,寫程式吧。

爬了一些文,以下三篇頗具代表性:

充分瞭解所分析的原理和優缺點之後,優點就不多說了,可以抗系統性風險誰不愛?但缺點卻是非常多,專家們頗帶警世意味,勸說不要輕易嘗試,容易掉坑!咱就試著來拆解看看。

比較一般性的問題如下:

  • 交易成本偏高:只要是短線的交易策略,都需考慮這個問題,只要確認利潤能大於成本,還是可以找到好策略。在 2025 的今天,我認為期貨市場的交易成本,已經相當低廉,大概低於 0.1%,具有優勢。尤其是個股期貨,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性,應該足夠消除這問題。
  • 放空的技術性問題:用融券當然難啊!期貨可搞定。
  • 流動性風險:這普世存在的缺點,根本與此策略無關。不管什麼策略,都要慎選,在極端形況下,某些標的的流動性被抽乾的狀況。
  • 槓桿過高的問題:又是一個一般性的問題。雖說 Beta 中立的條件下,傾向於肆無忌憚地放大槓桿,但注意節制在 2~3 倍之內,或更加保守一點,是可以過得很踏實的。市場先生舉出的 LTCM 例子,高達 25 倍槓桿,且使用利率,債券等更複雜的衍伸性商品,不會存在我的範疇。

另外存在一些較專業的門檻,就看我能不能挑戰這些檻了:

  • Beta 的計算和時時追蹤:大多數人是不會計算個別標的 Beta,需要去一些網站查詢,耗費不少時間!若標的牽涉到幾十個,一一手動搜集就太難了。搜集完還要做一個市值加權平均,才能得到 Portfolio Beta,而每天盤中,每當完成一筆交易,權重就改變了,Portfolio Beta 就需要重新計算,因此幾乎無法手動完成。也許 Excel 公式很強的人可以勉強做到,但免不了許多的 copy-paste or keyin 的工作,太累了吧!
    --> 考慮至此,不禁得意起來,因為我的系統,已經把以上過程 100% 自動化了!證券和期貨多帳戶的庫存,和市值計算,完全不需人工動作了,只需 one-click。
  • 多空的標的難尋:這需要對基本面和產業有長期且深入的研究,但有些標的幾乎是標準答案,可以很有把握,比如說大權值,或 0050 之類的,鐵定是扮演多方主力部隊。至於空方標的,真的比較難,研究工夫不可少。之前採用台指期,雖然避險效果良好,但近期遇到「跨月逆價差」高達 400 點以上,轉倉成本太大,所以漸漸捨棄以台指期作為空方工具了。長期累積多方和空方的股票池,無捷徑。
  • 頻繁的價差交易:既然大漲大跌都左右不了 Beta-Zero Portfolio,那獲利只能來自於小波動的捕捉,要很勤勞的執行交易。券商會很喜歡我這種人存在,但若考慮交易成本之後還是有利可圖,我不介意讓券商賺這些手續費。當標的來到數十種,每日交易也來到幾十次之後,每次的價差和成本認定,就很難手動查詢了。若有人硬幹,交易邏輯對了且可獲利,但一陣子之後,可能就要面對可怕的職業病「視網膜xxx」或眼睛怎麼了的問題,那也是走到死局!
    --> 再度得意起來了,因為我的系統,可以用 one-click 檢查所有標的的交易紀錄,挑出價差超過 1% 或以上的交易機會。在期貨交易成本不到 0.1% 的條件下,機會經常出現。

另外有一個心理門檻:

  • 多頭期間讓指數投資者笑:當那些日子,定期定額的大盤仔,躺著賺都比我們主動選股,多空對沖,累得要死的人,還要多,心裡不嘔嗎?要吞下去啦。知道我要賺的是 Alpha,犧牲了 Beta 就要甘願。

數年來愚公移山,一磚一瓦打造的系統,終於在這幾項功能上,打中核心。計算 Beta 也不算難,上一篇已經介紹過了,重點還在於資料串接的許多「髒活」,串接好後公式一套,就水到渠成了。

raw-image

串接各平台的交易歷史,單位數轉換和對齊,也是一些修修補補的髒活,全部都整合完成了。

raw-image

從前每日盤後檢討時,需要對每一個標的的庫存,一個一個的輸入,現在也已經完成「一鍵結算」了,每日資產與曝險狀況,包含整體 Beta,標準差,槓桿等,全部一目瞭然,幾年來的學習都濃縮在這幾個數字中。

raw-image


不知我離「避險基金經理人」的距離還有多遠,一個金融小白摸索自學,即將滿五年了。對於身處豐富網路資源的現在,非常感恩,學習之路也將持續。活到老,學到老。

Newman 2025/6/30

導覽頁:精明管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ewman的沙龍
25會員
120內容數
漫步是一種境界。
newm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03
經歷 2025 清明連假後的震撼教育,驚魂未定,雖然傷筋動骨,回吐了兩年的獲利,但總算是活了下來。這兩年多的時間成本,不可白白浪費啊,潛心檢討後我規納出核心的「槓桿管理方法」,樂觀期望投資生涯中能夠「永不陣亡」!然後呢?這樣也沒有比菜籃族強啊,他們也許從來不知槓桿為何物,純粹買現股,就已經贏我了,那
Thumbnail
2025/06/03
經歷 2025 清明連假後的震撼教育,驚魂未定,雖然傷筋動骨,回吐了兩年的獲利,但總算是活了下來。這兩年多的時間成本,不可白白浪費啊,潛心檢討後我規納出核心的「槓桿管理方法」,樂觀期望投資生涯中能夠「永不陣亡」!然後呢?這樣也沒有比菜籃族強啊,他們也許從來不知槓桿為何物,純粹買現股,就已經贏我了,那
Thumbnail
2025/05/21
久仰黑先生 (Black-Scholes) 的神奇公式,從來沒有搞懂過,但在金融數學裡到處出現,這次下決心來好好研究一下。以我的駑鈍資質,要了解的多深入是不可能的,只能依公式照樣計算而已。感謝數學前輩的貢獻,原來是有兩位:Black (1938~1995) and Scholes (1941~) 偉
Thumbnail
2025/05/21
久仰黑先生 (Black-Scholes) 的神奇公式,從來沒有搞懂過,但在金融數學裡到處出現,這次下決心來好好研究一下。以我的駑鈍資質,要了解的多深入是不可能的,只能依公式照樣計算而已。感謝數學前輩的貢獻,原來是有兩位:Black (1938~1995) and Scholes (1941~) 偉
Thumbnail
2025/05/02
專業交易人,不會只有一個帳戶。 專業交易人,不會只用現貨交易,股期權只是基本配備。 專業交易人,控制「整體風險」,不會見樹不見林;而「每一棵樹」也很重要。 專業交易人,專注「閱讀,思考,決策」,眾多畫面切來切去,就是最浪費時間的事。 專業交易人,從不逃避「槓桿」的使用,小孩開大車,才叫專業,
Thumbnail
2025/05/02
專業交易人,不會只有一個帳戶。 專業交易人,不會只用現貨交易,股期權只是基本配備。 專業交易人,控制「整體風險」,不會見樹不見林;而「每一棵樹」也很重要。 專業交易人,專注「閱讀,思考,決策」,眾多畫面切來切去,就是最浪費時間的事。 專業交易人,從不逃避「槓桿」的使用,小孩開大車,才叫專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在越來越複雜的經濟環境中,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的資產增值? 從反脆弱的概念視角來討論,幫自己建構立於不敗之地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在越來越複雜的經濟環境中,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的資產增值? 從反脆弱的概念視角來討論,幫自己建構立於不敗之地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這篇探討投資中的核心概念Alpha、Beta和Smart Beta。它們分別代表了投資組合的超額回報能力、市場波動性以及基於特定策略改進指數表現的方法。許多投資者常誤解打敗市場指數即為Alpha,實則需考慮風險調整後的真實表現。深入理解這些概念有助於投資者更精確地評估和管理投資策略,實現財務目標。
Thumbnail
這篇探討投資中的核心概念Alpha、Beta和Smart Beta。它們分別代表了投資組合的超額回報能力、市場波動性以及基於特定策略改進指數表現的方法。許多投資者常誤解打敗市場指數即為Alpha,實則需考慮風險調整後的真實表現。深入理解這些概念有助於投資者更精確地評估和管理投資策略,實現財務目標。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樣的一套心法,以想賺快錢的角度來看,會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以想要長期投資的角度看來,也有其可利用之處。雖然,照道理說,選擇價值投資之人,應該去觀看屬於價值投資的書才是,但其實界線不用分得如此嚴格,兩者都是投資理財的一部分。寫文章也是如此,假設一個普通人沒有特別喜歡寫作,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樣的一套心法,以想賺快錢的角度來看,會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以想要長期投資的角度看來,也有其可利用之處。雖然,照道理說,選擇價值投資之人,應該去觀看屬於價值投資的書才是,但其實界線不用分得如此嚴格,兩者都是投資理財的一部分。寫文章也是如此,假設一個普通人沒有特別喜歡寫作,
Thumbnail
在我的主動投資旅程中失敗後,我找到了一個穩健回報的被動指數投資策略。這個策略的核心是多元化,分配資金到全球不同的市值型ETF資產中,並使用試算表和Google股票資料同步,定期年度調整資產配置再平衡。建議控制總體資金部位在20%以內,注重市場佔比、風險管理和長期回報。
Thumbnail
在我的主動投資旅程中失敗後,我找到了一個穩健回報的被動指數投資策略。這個策略的核心是多元化,分配資金到全球不同的市值型ETF資產中,並使用試算表和Google股票資料同步,定期年度調整資產配置再平衡。建議控制總體資金部位在20%以內,注重市場佔比、風險管理和長期回報。
Thumbnail
本文介紹「邏輯投資」對於進出場的個人原則與操作策略,提供讀者參考學習
Thumbnail
本文介紹「邏輯投資」對於進出場的個人原則與操作策略,提供讀者參考學習
Thumbnail
專注本業,資金控管,因為市場危機永遠都在。 找到週期,逢低布局,慢慢來,就可以cover自己的未來。
Thumbnail
專注本業,資金控管,因為市場危機永遠都在。 找到週期,逢低布局,慢慢來,就可以cover自己的未來。
Thumbnail
價值投資的思維就是要透過『安全邊際』賺取『價差』,無關乎市場價格的絕對金額是高還是低,只有跟內在價值放在一起比較才有意義;也無關乎投資期間的長短。
Thumbnail
價值投資的思維就是要透過『安全邊際』賺取『價差』,無關乎市場價格的絕對金額是高還是低,只有跟內在價值放在一起比較才有意義;也無關乎投資期間的長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