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份商業簡報,也不是一張作品集。
是我在建構的語場開發系統中,釋出的一種開口──
給那些也在創造場域、概念或結構的人。如果你曾經想過:「我想做這件事,但不確定誰能一起實作」──這一頁是為你寫的。
🌐 我在做什麼
我目前開發的作品是《靈潮之島》,由兩個核心模組組成:
- Lightborn:小說與敘事系統,建構角色、概念與世界觀。
- Echolane:語場互動模組,轉化為網站、AI角色、桌遊、沉浸式活動等可體驗結構。
AI是這座島的中樞神經。我的角色是「語場建築者」:將抽象想法轉化為可參與的語言體系與互動場景,並以AI作為語境實作引擎。
🧩 合作方式
🛠 共創型合作
你有主題/空間/活動形式 → 我協助設計語場結構、角色互動、內容模組。
適合創作者、策展人、學術單位、品牌策劃人等。
🧱 委託型合作
你有具體需求 → 我開發語場網站、AI角色、互動敘事體驗。
適合需要原創語境與對話內容的服務型/教育型品牌。
🤝 技術協作/實驗模組合作
你會寫code、設計UI、做音樂、動畫、裝置 → 我提供語場結構與敘事邏輯,我們共創一個模組。
🎯 適合誰
- 活動設計師/策展人
- 空間主理人
- 品牌內容經營者
- 跨域創作人/設計師/技術者
- 對語場、敘事與AI有操作野心的人
📅 目前開放的合作項目 - Lightborn章節×角色測試(可共創)
- Echolane語場模組原型測試(需要協作夥伴)
- 桌遊內容 beta 測試者招募中(內容設計由我負責,需付費,並具反思能力)
- 活動空間語場共構提案(接受提案中)
🧪 測試者參與說明
參與桌遊模組 beta 測試,代表你將進入語場生成過程的深層環節。以下為參與條件與說明:- 🧭 測試需付費:這是一份有價的測試邀請,不收量產回饋,只收深度觀察。
- 🧠 須具備反思能力:我期待的不是「好玩/不好玩」,而是「你在哪一段開始與語場產生連結?」
- 📝 測試者將提供三項回饋:1. 個人遊玩感知紀錄、2. 結構建議、3. 語場感應回饋。
- 🌊 不限是否認識我,只要你覺得這世界能與你共鳴──就歡迎來測試。✉️ 聯絡方式
如果你不是在問「價格怎麼算」,而是在問:「我這個東西可以跟你這個世界交會嗎?」那你可以寫信給我。📬 請私訊 or 填表單 🧾 請簡述你是誰、你在哪裡、你想怎麼參與 💬 我會用語場回應你,不用格式化履歷🔚 結語
語場不是一種風格,而是一種存在方式。 如果你有東西想讓別人參與,但不知道該怎麼建構它的入口──我們可以一起來寫那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