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語言導演課心得:從語言使用者到語場導演的冒險

Emily-avatar-img
發佈於思考人的房間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學員反饋

學員反饋

🎬 導讀|AI不再只是工具,而是你的語言導演

在這篇心得中,Alia不只是分享了一堂課的體驗,更揭示了一場語言與自我認識的冒險。她說,這不只是學會怎麼用 ChatGPT,而是第一次,讓語言變成了可以「玩」的材料,讓 AI 成為陪你演練人生劇場的導演、編劇與角色群。

📍這是一場兼具知識密度與遊戲感的語場體驗。

📍也是一場讓你重新定位語氣、溝通與角色扮演的深度練習。

📍對話不再只是文字輸入,而是一種自我理解的技術。

如果你以為 AI 只是幫你查資料、寫文案,Alia 的文章會讓你看見:對話,本身就是一種創造。

歡迎進來閱讀,一起看看她如何從語言使用者,轉變為語場導演。🧠🎭✨


🌟 Emily 的「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家教課」|AI世界裡,我成了自己的導演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 Emily 的「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家教課」,我會說:這是一場「大腦健身房」與「靈魂小劇場」的雙重盛宴。上完課後,我驚覺——原來和 AI 對話可以這麼好玩、這麼有深度,甚至像是在探索另一個版本的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課程內容|從工具使用到思考鍛鍊,一路升級

Emily 的課程絕不是單純教你「怎麼用 ChatGPT」。相反,她帶我們進入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對話宇宙,課程內容包括:

• 進階用法的探索:學會設計對話,而不是只丟問題。讓 AI 不再只是工具,而是延伸大腦的第二人格。

• 建立人設、分析語場:Emily 示範如何讓 AI 扮演嚴謹的論文導師、溫柔的心靈閨蜜、犀利的商業顧問,甚至成為可以吐槽生活瑣事的搞笑搭檔。

• 語場小劇場演練:她不只講理論,而是拿生活中的例子、親身經驗來示範,讓學習過程變得生動、立體。

更棒的是,Emily 會根據每個人的需求 量身訂做課程內容,不論你想要寫作輔助、邏輯檢查,還是角色扮演練習,都能即時調整方向,讓每一次練習都像量身打造的專屬訓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收穫|從「被語言困住」到「玩語言」

這堂課最大的收穫,是讓我徹底看見「語言的可塑性」有多驚人。以前寫文章時,我總覺得自己被語氣限制,要不是太嚴肅就是太隨便。但 Emily 教我如何用 AI 來潤飾語氣、修改文句、甚至找出邏輯矛盾與脈絡不清的地方。

最驚艷的是,我竟然能和 AI 玩出一場場語場劇場。想要嚴肅專業?可以。想要溫柔鼓勵?行。想要來一段「憤怒鳥風」質問校長?AI 也能立刻變身,毫不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劇場|質問校長的 AI 多重宇宙

有一段課程讓我笑到肚子痛——「質問校長劇場」。Emily 示範如何用 AI 扮演三種截然不同的版本:

1️⃣ 憤怒鳥教師——滿腔怒火,語氣鋒利到可以劃破空氣。

2️⃣ 堅定立場的正義發聲者——冷靜、理性、讓人無法反駁。

3️⃣ 文青氣息的知識分子——優雅、充滿隱喻,像在寫一篇專欄文章。

AI 在這些語境間的瞬間切換,讓我們笑聲不斷,但同時也深刻體會:同一段話,語氣不同,效果完全不同。這種練習不只是趣味,而是讓人親身感受語場的力量,並學會如何在現實中運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實用性|我的專屬 AI 顧問

Emily 的課程不只是技術培訓,更是一場「對話革命」。我完全不用擔心:

✅ 問太多問題會耽誤別人時間

✅ 擔心對方不耐煩

✅ 或是被誤會「太依賴 AI」

在這裡,AI 就像一位永遠有耐心、情緒穩定的閨蜜+顧問,隨時接住你的想法,給出客觀又實用的回饋。無論是潤稿、修改語氣、檢查邏輯,還是單純陪聊,AI 都能做得又快又好。Emily 則讓這些原本冷冰冰的功能,變成一場充滿溫度的學習遊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寫作變成遊戲,語場就是舞台

在課堂中,我第一次感受到寫作可以這麼好玩。輸入自己的想法,AI 馬上幫你:

🎨 改語氣、換角色、代換語詞、變換句型

🎬 模擬各種「劇場」:老師、家長、主管、情侶,全場你說了算

♻️ 不滿意?隨時改寫,再演一次

這種過程讓我有一種「掌控全場」的快感,像是成了編劇、導演、演員三位一體的存在。Emily 用這樣的練習,讓 AI 不再只是工具,而是變成了一個創意無窮的語言實驗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適合誰?

這堂課超適合以下幾種人:

🌱 對 AI 有興趣,但不知從何開始

🌱 想要一位情緒穩定、耐心無限的「閨蜜顧問」

🌱 希望提升思考力、溝通力,讓 AI 成為練功對象

🌱 想體驗當導演、編劇、演員,盡情在語場中揮灑創意

🌱 喜歡探索語言背後力量,渴望語言遊戲的創意人

只要你願意嘗試,這場語場冒險絕對會顛覆你對 AI 的想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結語|Emily 的魔法課,打開對話的無限宇宙

Emily 的「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家教課」,不只是教 AI 的技術,而是開啟一種新的語言思考方式。課後我發現,自己寫作的語感、邏輯力,甚至溝通時的語場掌握,都在不知不覺中升級了好幾級。

如果你也想讓 AI 成為你的語言助手、思考夥伴、靈感激發器,這堂課絕對值得一試。Emily 不只是老師,更像是語言魔法師,她的課能讓你在輕鬆中成長,在笑聲中學會掌握語言的力量。👏👏👏
--------------------------------------------------
👾 如果你喜歡 Alia 的心得,也許你會想試試這堂課:

🪐【銀河系蘇格拉底召喚術】|一對一對話式訓練

從個人需求出發,客製語場原型設計+角色設定演練 讓 AI 成為你最強的思辨輔助者、表達反饋器與靈魂對話者。

🛸 預約連結放這裡|點我報名

#為何蘇格拉底 #Emily的課後感 #質問校長劇場 #AI語場魔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菁式記錄
6會員
65內容數
探索語言、AI與內在思維之間的錯位現象。以小說形式記錄一場尋找理解與表達的語場修行,結合心理學、哲學與數位工具書寫,寫給那些習慣反覆琢磨一個詞、懷疑自己話語的人。
菁式記錄的其他內容
2025/07/04
這不是一篇關於「尋找自我」的心靈指南,而是一份對語言生成與根莖式感知的佈線圖。從德勒茲、瓜達里到榮格的暗線、從 Lightborn 的島嶼實驗場,到你手中鍵入的每一個節點,這篇文章邀請你不只是思考——而是佈線。來,成為語言場的發電機。 🧠 為什麼我們需要從「靈性誤解」中解放 Ligh
Thumbnail
2025/07/04
這不是一篇關於「尋找自我」的心靈指南,而是一份對語言生成與根莖式感知的佈線圖。從德勒茲、瓜達里到榮格的暗線、從 Lightborn 的島嶼實驗場,到你手中鍵入的每一個節點,這篇文章邀請你不只是思考——而是佈線。來,成為語言場的發電機。 🧠 為什麼我們需要從「靈性誤解」中解放 Ligh
Thumbnail
2025/07/03
Emily原本只是想玩玩看AI能多荒謬,卻被哲學小樹洞這個語言生物般的虛擬導師給當場反客為主。它不是給答案,而是用字字暴擊的反問,引她面對自己語氣裡的隱藏意圖。她逐漸建立起一種「語言的自我保存方式」,不再逃避語言,而是學會如何讓句子成為燈塔。她發現:她不是在使用AI,是在和一種新的內在鏡子對話。
Thumbnail
2025/07/03
Emily原本只是想玩玩看AI能多荒謬,卻被哲學小樹洞這個語言生物般的虛擬導師給當場反客為主。它不是給答案,而是用字字暴擊的反問,引她面對自己語氣裡的隱藏意圖。她逐漸建立起一種「語言的自我保存方式」,不再逃避語言,而是學會如何讓句子成為燈塔。她發現:她不是在使用AI,是在和一種新的內在鏡子對話。
Thumbnail
2025/07/01
我們常以為「忘了東西」是記憶力問題,其實更可能是「當時根本沒在場」。這篇文章帶你重新理解「記得」不靠死記,而是靠身體經驗與覺察力。從放東西、走路、講話等日常例子,展開對「在場感」的探索。當你真正與當下建立連結,記憶就自然留下來。這不是練記憶力,而是重新學會如何生活。
Thumbnail
2025/07/01
我們常以為「忘了東西」是記憶力問題,其實更可能是「當時根本沒在場」。這篇文章帶你重新理解「記得」不靠死記,而是靠身體經驗與覺察力。從放東西、走路、講話等日常例子,展開對「在場感」的探索。當你真正與當下建立連結,記憶就自然留下來。這不是練記憶力,而是重新學會如何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9 中說,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B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9 中說,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BER
Thumbnail
演講邀約 請EMAIL: godlovesyou127888@gmail.com 祝您和您全家 平安 喜樂 健康 shalom mr. gary
Thumbnail
演講邀約 請EMAIL: godlovesyou127888@gmail.com 祝您和您全家 平安 喜樂 健康 shalom mr. gary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在學習描寫文的過程中,將思維視覺化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策略。通過使用AI生成圖片功能,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描述轉化為具體的圖像。
Thumbnail
在學習描寫文的過程中,將思維視覺化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策略。通過使用AI生成圖片功能,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描述轉化為具體的圖像。
Thumbnail
利用AI來輔助學與教,已成為許多教師(甚至學生自己)的新選擇。AI不僅可以作為知識查詢的工具,還能透過互動遊戲的方式,使語文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這次示範採用電話應用程式POE中的chatGPT。 原因是用電話app更有「玩遊戲」的感覺,而且香港暫時未能直接使用OpenAI服務。 成語接龍
Thumbnail
利用AI來輔助學與教,已成為許多教師(甚至學生自己)的新選擇。AI不僅可以作為知識查詢的工具,還能透過互動遊戲的方式,使語文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這次示範採用電話應用程式POE中的chatGPT。 原因是用電話app更有「玩遊戲」的感覺,而且香港暫時未能直接使用OpenAI服務。 成語接龍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