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第一次去韓國竟是為了SIBF?!2025首爾書展帶給我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不看韓劇、不追星,對於自己來說,韓國一直沒有什麼太大的吸引力讓人想前往造訪,卻因為去年(2024)就知道2025首爾國際書展(SIBF)邀請臺灣擔綱主題國,便決定一定要藉此機會前往。

本次臺灣館以「臺灣感性」作為主題,其一詞源自韓文대만감성,為近來韓國人在IG上廣泛使用的#hashtag,沒有明確指涉,是在韓文常用的「感性」詞彙上,套上了一層看待臺灣的濾鏡,而臺灣館展區除了展示台灣特色零食,也展示了韓版臺灣書、小誌、與眾多本次主推的臺版書籍,另外也有現場版印DIY、講座等活動穿插,自己也聽了兩場社內有出版的韓國圖像創作者與台灣作者的活動,在韓國聽到台灣作者分享自身作品是一件很驕傲的事情之外,看到韓國讀者駐足聆聽是另一種感受,而從台灣作為主題國到看到台灣作家們在異國受到熱烈歡迎,也提醒自己有多少台灣作者的作品還沒有看完:)

  • Survivors in the Margins: Zhou JianXin × Keum Suk Gendry-Kim’s Historical Testimonies (周見信X金錦淑)(Openbook報導)
  • Facing the Unspoken: Pam Pam Liu × Ma Yeong-shin’s Comic Chronicle

關於周見信X金錦淑的講座裡,對於這段金錦淑的思考印象很深刻:

金錦淑思考的另一個重點是:「我們要如何用繪畫表現暴力?」她認為,現代人常暴露在暴力中卻不自覺,例如在IG上滑著美食、旅行照片,但瞬間跳到的下一畫面,可能是戰爭中受傷的兒童與病患。「我們習於接收這些圖像,卻未思考暴力的界線在哪裡。」因此她選擇不直繪暴力場面,卻又能呈現出底下隱藏的暴力。此外還有一個溫柔的考量則是:她不希望這些奶奶們在閱讀到這本書時,受到傷害。
raw-image



假設出版社=「偶像」?——喜歡就支持!

去年逗點文創結社的夏民前輩在去完首爾書展後與夥伴譯者陳雨汝、攝影廖建華製作了一支Vlog跟書籍《做書的人》,當中分享了韓國出版社做書的創意與思考,也提到首爾書展如何與「追星文化」緊密叩合,實際現場經歷後真的覺得就是如此!!!

書展10點開,身為專業人士可以9點進場,一到發現門口已滿滿排隊人潮。圖片是開展後的排隊盛況。

書展10點開,身為專業人士可以9點進場,一到發現門口已滿滿排隊人潮。圖片是開展後的排隊盛況。


首爾書展整體實際逛起來體感上坪數沒有台北書展大,但因為看不懂韓文,所以走完一趟也花費不少時間,以下是幾家逛起來最有印象的出版社攤位。

Moorim Paper(清丘紙業)於1956年創立,是第一個大量生產道林紙的公司,展區設計裡巨大的翻頁書裝置十分醒目,迎面展示了不同紙質讓讀者可現場觸摸,紙張上與閱讀連結的插畫十分可愛,摸完可挑選喜歡的帶走紀念,後面聆聽區的體驗要事先預約,因為抵達時服務人員說了當日已預約額滿,準備要離去時被贈送了一盒擴香紙片,內有不同形狀的紙片可搭配擴香放在自家不同區域,不確定是沒有預約到的人都可以拿到這盒,還是因為我是外國人所以被特殊待遇就是:)



Millie's Library(밀리의 서재)是韓國最大電子書平台,這攤是所有多樣互動式攤位中,自己唯一有完整體驗的,展位設計很直觀就是機場航空站,用簡易的圖素、行李箱與鮮明的顏色做為整體設計,將登機時出關到安檢等流程融入互動體驗,總計三關,第一關是英文講最好的韓國小哥哥,看起來是他們自己寫了一個AI程式,使用現場電腦(圖2)與AI對話後會在對話中得到一本推薦書即完成第一關,第二關(圖3)在牆面上拿一張紙卡門牌,使用現場手機掃描進到官網購書(這關服務人員知道我是外國人後幾乎沒有說明,就幫我蓋章X),第三關應該是要現場訂閱一個月(免費),完成這三關就能能現場獲得環保袋,問了對方如果非韓國人是否可以訂閱,得到的回覆是因為要綁韓國電話號碼只好放棄,但回過頭想,整體在流程設計上其實很順暢,而且目標就一個:訂閱成為他們的用戶,以這個目標出發而設計的體驗,覺得滿有趣且簡單明瞭。


以瓦愣紙打造的宮殿設計在展區內十分注目,是1975年創立、以純文學為主的文學與知性社,今年是創設50週年,本區出版品以純文字為主肯定有看沒懂,但、但、但.....書封每一本都設計得好好看...差點要無腦直接挑一本喜歡的封面帶走,Openbook報導寫道,這次書展主推韓江的預售新書《光與絲》(빛과실,暫譯),是以全系列詩集封面做成的貼紙書。

圖3牆面上看起來是出版社擷取了過往出版品的內容裁成單頁,讀者可挑選喜歡的內容帶走,現場也提供印章可蓋印紀念,兩次要去拿跟蓋章都超多人wwwwww



兩個在展區內坪數也相對寬敞的是以馬戲團為展區主題的民音社,與以深藍色為整體視覺的創批(創作與批評)出版社。前者民音社的出版品涵蓋文學、科學、人文、設計等等,本次最應景的即是他們出版了台灣多位作家如陳思宏、張嘉祥、郭強生、劉芷妤等人的作品,不只展位上作家駐點簽書,講座也都滿堂喝采,出版社也製作了台灣出版品專刊(圖3),而講座都要事先報名+限額,區域內座位坐滿即無法入場,但仍然可以在場外站立聆聽,這點算是與台北書展滿不一樣的地方。

陳思宏真的魅力無法擋誒!

陳思宏真的魅力無法擋誒!

創批(創作與批評)出版社源於1966年1月創刊的《創作與批評》季刊,1974年正式成立出版社,以社會批判性聞名,現為綜合型出版社,這家也是出版朴相映的出版社,現場牆面放置了貼紙邀請讀者寫下:「你覺得文學是什麼?」、「最喜歡的小說?」等等,寫完後可以貼在牆面,另外其實不少展區都有設置鏡子等可拍照打卡的區域,讓讀者不只是買書逛展,也可以拍照留戀發到社群,這邊的限量週邊也很值得買,最後買了下方的吊飾紀念:)

raw-image

在創批附近另一個也是藍色系的展位是김영사,印象深刻的是這面一樣是可以自由領取的書籤,選完後可以現場自己串起來當作吊飾,排隊的人潮眾多,自己是在10開展前趕快去拿:)另外是圖4的限量周邊,聽同業說買這個周邊也需要排隊,看了出版社的IG貼文,發現每天都會發號碼牌,領完後要在指定時間內前往排隊選購,而除了這個鑰匙圈,攤位另外還有抓偷書賊的活動,只要找到藏在攤位內的偷書賊就能獲得小禮,真是太有創意!


被素磚書林吸引到的是咖啡(圖2)!根本沒仔細看就先無腦買,是跟首爾獨立咖啡店lowkey 로우키聯名的濾掛包,購物會直接送購物袋(圖4) ,才知道逛了半天在書展內一直看到讀者背在身上的就是這個巨大的白色袋子(後來直接把當天的戰利品都裝進去真讚!),後來才發現其實不用消費,每天攤位有限量免費發放購物袋的名額,可以說是最佳的免費行銷!以會員制營運的素磚書林,在展位陳列了2024年每月選書及評價指數,1月為評價4.7分的陳思宏《鬼地方》,本身也有實體空間位於首爾清潭洞,在書展期間民音社也邀請張嘉祥、陳思宏在實體店內舉辦新書活動及演唱會。


最後是主題館The Last Resort區域,官網對於這次主題的解釋是——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懷抱著某種可以依靠的信念。那可能是身邊的某個人,也可能是我們努力描繪的某個目標,或者是尚未到來的未知事物。我們期盼在 2025 年首爾國際書展中,您能遇見那些可以依靠、陪伴您一起克服困難的多種信念與力量。」

展區有無數個白色抽屜,上面有藏在裡面的書籍基本資訊:頁數、尺寸、重量、出版日期、ISBN、推薦本書的推薦人以及一句形容本書的短文。第365格拿出來的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最後可以寫下「在值得信賴的角落,你想種下甚麼種子」,最後還可以真的領取種子走,可惜去的時候已發完。


小小補充一些零散印象深刻的地方:


圖1:不確定是不是以料理出版品為大宗的攤位,現場有不同食物的圖卡可自由串成吊飾,串完後服務人員會幫忙打洞。

圖2:多數攤位都有多樣與讀者互動牆,看完牆面上的文字翻開看裡面對應的是哪本書。

圖3-4:多家出版社都有在書上放置手寫推薦字條吸引讀者駐足停留。

圖5:在書展看到最誇的互動遊戲,遊戲開始後上方會掉下許多字,要打出一樣的才能消滅。

圖6:不少展位有販售盲書,這攤是用聖誕節作為展區設計,禮物書直接使用聖誕禮物做為包裝。

圖7:創作者牆面提供創作者可自行宣傳個人作品,不少人直接把名片貼在牆上。

圖8:也是一個互動區,可領取名片大小紙卡蓋章跟張貼製作自己的ID卡,現場讀者都很認真跟思考自己要做成怎樣的ID卡。

圖9:用咖啡形式為讀者挑書,買書可獲得一張風味卡。

圖10:邊逛時被各個展位如何存放庫存書給吸引,不少攤位的展場設計是把庫存書區的擺放位置也設計進去,整體上更一致性也整齊,不像台北書展大多是直接把書籍放在地面上......


很喜歡在某個攤位看到的標語:「Readers can go anywhere」,而自己在這攤也買了同樣的標語徽章XD

少了在台灣的書展中感受到的大拍賣感與吵雜,在書爾書展深刻感受到的是各個出版社與創作者都無所不用其極想與讀者產生連結與對話,從可自由拿取的文宣書籤、按讚送小貼紙、攤位內販售書籍上貼著手寫的推薦文、一路到邀請讀者在牆面上留下點什麼,以及有企劃性的展位策展,在在都體現出與台灣的書展截然不同的氛圍以及與讀者溝通的方式。

比起來買書,首爾書展某種程度上更像是邀請大家來參與一場盛宴,一場為愛書人所舉辦的派對,一期一會,且錯過不再。

謝謝首爾書展帶給我的養分,希望能夠好好銘記在當中的感動,在回到潮濕又悶熱的台灣,期待有某一天,也許不一定是書展本身,而是在工作上的思考都能有那麼一點點激盪跟改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書與它們的產地
22會員
48內容數
▍上班賣書下班看書的愛書人 ▍壓力太大就會狂煮飯 ▍早上不能喝奶但燕麥拿鐵殼以
2025/07/08
《我和兩個戀人住一起:三人共享兩人世界的多邊戀日常》是韓國作家洪承銀的親身故事,描述她和兩位伴侶的多邊戀愛生活,本書探討了多元關係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在非傳統框架下建立穩定的關係,並反思社會對愛的狹隘定義。
Thumbnail
2025/07/08
《我和兩個戀人住一起:三人共享兩人世界的多邊戀日常》是韓國作家洪承銀的親身故事,描述她和兩位伴侶的多邊戀愛生活,本書探討了多元關係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在非傳統框架下建立穩定的關係,並反思社會對愛的狹隘定義。
Thumbnail
2025/07/06
一開始看到《像這樣的小事》,首先是被書名吸引,下一秒則是視線完全無法離開這雅致又平靜的書封,當指尖甫過白雪皚皚的書皮,彷彿一股冷風吹過,跟著作者的文字,在僅僅四萬字的故事中,感受到的是精煉卻扣人心弦、平凡卻引發省思,而是怎樣的「小事」帶來這般後座力?
Thumbnail
2025/07/06
一開始看到《像這樣的小事》,首先是被書名吸引,下一秒則是視線完全無法離開這雅致又平靜的書封,當指尖甫過白雪皚皚的書皮,彷彿一股冷風吹過,跟著作者的文字,在僅僅四萬字的故事中,感受到的是精煉卻扣人心弦、平凡卻引發省思,而是怎樣的「小事」帶來這般後座力?
Thumbnail
2025/06/04
以圖書館為背景,描述一位有過去的圖書館員瑪歌和一位不得志小說家派翠西亞之間發生的故事,本書採雙線敘事,穿插瑪歌和派翠西亞各自的第一人稱視角,展現兩人之間的角力與糾葛,以及瑪歌內心的掙扎與矛盾。
Thumbnail
2025/06/04
以圖書館為背景,描述一位有過去的圖書館員瑪歌和一位不得志小說家派翠西亞之間發生的故事,本書採雙線敘事,穿插瑪歌和派翠西亞各自的第一人稱視角,展現兩人之間的角力與糾葛,以及瑪歌內心的掙扎與矛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分三部分:一是到兒童天地購買精品;二是記述文藝廊的影視文學展覽;三是我在書展的買書記錄,說明購買原因和個人觀感。
Thumbnail
本文分三部分:一是到兒童天地購買精品;二是記述文藝廊的影視文學展覽;三是我在書展的買書記錄,說明購買原因和個人觀感。
Thumbnail
這次疫情過後恢復舉辦的韓國國際書展,大會主題是「NONHUMAN 非人間」,書展中心部份的展覽由「消失」、「抵抗」、「加速」、「交錯」、「可能」五個命題架起,再以25組關鍵詞策劃出600本書的書櫃展覽。
Thumbnail
這次疫情過後恢復舉辦的韓國國際書展,大會主題是「NONHUMAN 非人間」,書展中心部份的展覽由「消失」、「抵抗」、「加速」、「交錯」、「可能」五個命題架起,再以25組關鍵詞策劃出600本書的書櫃展覽。
Thumbnail
如題,今天就是要來跟大家分享我第二次參加台北國際書展小小心得。去年第一次參加時,看到非常多愛書人聚集,非常非常地感動。逛完馬上就許下 2024 一定要繼續參加的願望。必須說,這次二刷又有許多不一樣的感受,以下就來好好分享一波。
Thumbnail
如題,今天就是要來跟大家分享我第二次參加台北國際書展小小心得。去年第一次參加時,看到非常多愛書人聚集,非常非常地感動。逛完馬上就許下 2024 一定要繼續參加的願望。必須說,這次二刷又有許多不一樣的感受,以下就來好好分享一波。
Thumbnail
受限於COVID-19疫情影響,2020年台北國際書展先是延期最後決定停辦,雖然2021年接續停辦,再經過兩年後的第30~31屆我依然缺席,值到2024年我才重新進入熟悉的世貿會場,感受愛書人的閱讀氛圍。四年一遇的盛會,有說不出的喜悅,四處遊走尋覓過往熟悉的出版社,今年主題國為荷蘭,更顯得意義非凡。
Thumbnail
受限於COVID-19疫情影響,2020年台北國際書展先是延期最後決定停辦,雖然2021年接續停辦,再經過兩年後的第30~31屆我依然缺席,值到2024年我才重新進入熟悉的世貿會場,感受愛書人的閱讀氛圍。四年一遇的盛會,有說不出的喜悅,四處遊走尋覓過往熟悉的出版社,今年主題國為荷蘭,更顯得意義非凡。
Thumbnail
我想從今年自己參與的三場活動看下來,今年的書展對我來說,或許的確是獨一無二的充實經驗。下面,請讓我簡短地紀錄一下這三場活動的內容與心得。
Thumbnail
我想從今年自己參與的三場活動看下來,今年的書展對我來說,或許的確是獨一無二的充實經驗。下面,請讓我簡短地紀錄一下這三場活動的內容與心得。
Thumbnail
台北國際書展觀展心得 台北國際書展真的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對第一次觀展的我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組合 本次的人數據新聞所說有超過55萬人次,而且參展門票可以完全折抵書籍購物內容,真的很棒,我覺得很推動消費者購買,也有很多作者活動的參與和新書發表,自己已經過了能拿文化幣消費的年紀,但依然覺得很有收穫
Thumbnail
台北國際書展觀展心得 台北國際書展真的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對第一次觀展的我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組合 本次的人數據新聞所說有超過55萬人次,而且參展門票可以完全折抵書籍購物內容,真的很棒,我覺得很推動消費者購買,也有很多作者活動的參與和新書發表,自己已經過了能拿文化幣消費的年紀,但依然覺得很有收穫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國際書展在昨晚落幕,雖然搬離北部後能夠參與的時間有限,不再像以前那樣可以四處駐足;何況今年人潮更勝以往,難以細心緩慢的把每一個攤位都逛過一輪,有些遺憾,但至少還是有參加到這場閱讀盛宴。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國際書展在昨晚落幕,雖然搬離北部後能夠參與的時間有限,不再像以前那樣可以四處駐足;何況今年人潮更勝以往,難以細心緩慢的把每一個攤位都逛過一輪,有些遺憾,但至少還是有參加到這場閱讀盛宴。
Thumbnail
2024年台北國際書展於近日盛大開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書籍愛好者、作家、出版商和文化界人士。來自日本、韓國、德國、法國、波蘭、泰國、比利時等多國原文書,讓書展增添了不同風格。 在展覽中,來自各個出版商展示了豐富多樣的書籍,涵蓋了文學、藝術、歷史、科學等各個領域。無論是經典名著還是新興作品,都吸
Thumbnail
2024年台北國際書展於近日盛大開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書籍愛好者、作家、出版商和文化界人士。來自日本、韓國、德國、法國、波蘭、泰國、比利時等多國原文書,讓書展增添了不同風格。 在展覽中,來自各個出版商展示了豐富多樣的書籍,涵蓋了文學、藝術、歷史、科學等各個領域。無論是經典名著還是新興作品,都吸
Thumbnail
這次是2024年的書展,書展位置位於台北世貿一館,而這次分成了許多區域,如綜合書區、童書區、國際畫區&外文書區、動漫輕小說區、公民書區&文學書區、數位出版及學習區、文創文具區、主題區、活動沙龍、書展市集、休息區等。 文學書區📘 此區域以學習性質和文類的書為主,而此區共有家,而每一家也都有自己的
Thumbnail
這次是2024年的書展,書展位置位於台北世貿一館,而這次分成了許多區域,如綜合書區、童書區、國際畫區&外文書區、動漫輕小說區、公民書區&文學書區、數位出版及學習區、文創文具區、主題區、活動沙龍、書展市集、休息區等。 文學書區📘 此區域以學習性質和文類的書為主,而此區共有家,而每一家也都有自己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