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點擊收聽這次的分享,AI主持人與您一起共讀!
這是一堂管理課,主軸是不同情境和狀態下的日常管理技巧。
下午的最後一段課程,高管大叔笑嘻嘻地舉手發問:「老師,請問一下齁,啊要是工作遇到像我這種快退休的老手,要怎麼管理呀?」
他看看四周熟悉的同事們,嘴角掩不住喜悅:「像我~我再一個多禮拜就要畢業了。」眾人哇哇哇的驚喜,教室響起一遍掌聲,鬧哄哄聲響暗藏一些羨慕的氣味。
我大聲向他祝賀,大叔更笑開懷,起身拱手感謝,學員有人調皮的鬧著「凍蒜~凍蒜~」
我說:「經營管理要持續站在顧客、任務、目標、和團隊的未來性做思考,才叫做經營發展。」
「所以呀,還剩一兩週要退休了,未來要做什麼?」我笑問,不想壞了他的心情。
大叔說:「不知道捏,就再看看要做什麼」他突然有一絲不安。
「所以最近一兩週的管理任務,除了手邊工作得執行完畢、合規、達標,也得為自己的未來做整理,過去那麼辛苦為他人努力,現在當然要把這些累積用在自己身上啊,對不對。」
「人生是關於下一步的,現在準備得如何呢?」我用輕鬆的口吻回應,不過教室裡漸漸安靜下來,許多眼神透露底層思緒回到自我的經營。
後方同學又調皮了:「你放心啦,你要是賣牛肉麵,我會天天去捧場。」
大叔猛拍他肩膀:「啊不就每天只有你這一碗,靠你捧場,我會倒!」全班大笑。
「下一步」計畫是什麼
我換過五份工作,年輕時進了大手企業拼命,日追績效卻成日常依賴。
轉換工作之間,也曾失業數個月,清楚體會閒賦在家看似悠哉,只需一兩個月清閒就易跟社會步調脫鉤;連進出捷運站都需重新適應。
不去想「下一步」,「下一步」會來叩門問你,
「你想要什麼?」,你的每個行為是否朝向你要的結果前進?
身為管理者,每回接手一個部門,我常問自己三個問題:
-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主管?
- 你想帶出什麼樣的工作團隊?
- 你想創造什麼樣的工作或營業環境?
這是目標管理的最終目的Objective,足夠一個人散步好幾公里的自我對話,心底的願景一但有明確畫面,緊接著就要回到工作場域,理性的進行關鍵績效的差距分析:
- 結構化觀察與訪談 for 人員能力與動機
- 關鍵工作流程和任務 for 方向方法與實據
- 資訊流和決策流程 for 現場運作模式
設定導航需先確定目前的位置;給未來一個新起點,才有些許把握往東南西北前進一步。
「神並不為我們開路,如果我們尚未起步。」
#實戰管理教練
#最難領導是自己
#讓管理落地讓績效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