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報告,
本月的心頭好書單文又來啦,這次喜歡的書好多,好精采,
話不多說,一起來看書吧!

👧🏻《大女孩》(維京)
當孩子剛出生時,
所有父母唯一的希望是:
「孩子能夠平安健康長大。」
但隨著孩子「長大」,
原本的希望也會轉換:
「懂事、安靜、乖巧⋯⋯
最好,連身材都是剛剛好。」
可是孩子的成長從來不受限於期待的尺寸,
有些孩子就是比較大、比較有存在感。
他們需要的不是修剪與矯正,
而是足夠的空間、理解與溫柔對待。
這本獲獎連連的書是為曾想大聲說話、做自己,
卻在一次次被指責後,
選擇沉默與隱藏的我們而寫。
作者用簡練的文字與強烈的視覺語言,
展開關於身體、價值與空間的深刻對話。
這也提醒我們,孩子真正需要的,
或許只是有人願意看見他本來的樣子。

🍰《原來蛋糕可以這樣分》(維京)
家裡有超過一個孩子的,
大概每天都在上演「誰先拿炸雞」、
「那塊比較大」、「我已經讓過了」的戲碼。
這本書乍看是要說怎麼分蛋糕,
實際上是在描寫那些看不見卻更難分的東西:
公平、等待、慾望、體貼,
還有心裡那句「我也想要被看見」。
這個故事裡五個兄弟姊妹,
每天有各種不同的「小戰爭」,
全都用幽默的畫面與準確的語氣畫出來,
大人看了會笑,小孩看了會點頭。
不過,分蛋糕從來不是重點,
怎麼一起吃、一起笑,才是最重要的事。
這本書寫給孩子,
也寫給我們這些「還在學著分享的大人」。

🫧《我和爸爸的家事大冒險》(維京)
當爸爸遇上家事+孩子=災難?
不,這本繪本證明答案是大冒險。
洗碗對戰泡泡海怪、收襪變身尋寶任務,
爸爸不再只是工具人,而是冒險夥伴。
在笑聲與汗水中,爸爸選擇放慢腳步,
陪孩子用想像力解任務,
也讓「陪伴」成了最強的育兒超能力。
家事沒有變少,但樂趣加倍了,
這本書寫的是每個爸媽都想靠近孩子的心意。

🐭《老鼠的海濱假期》(維京)
這隻老鼠實在太會跑,
繼《老鼠的林間四季》、《老鼠的河岸風光》後,
這次,老鼠又到哪裡玩耍了呢?
老鼠提著小提袋,踩著濱海小徑,
慢慢把日子過成一首詩。
每一頁都有風,吹著貝殼、羽毛、
還有我們遺忘的童年好奇心。
這不只是老鼠的海濱假期,
也是我們久違的、放慢腳步的練習。
讀完,你可能也會想準備一張地圖,
去海邊度過一段屬於自己的靜靜時光。

🐱《喵星人學游泳2:櫻花游泳池》(大樹林)
喵星人又來了,
第二集從游泳課開場,
卻一路游進孩子的心事裡。
納魯一直想著誰是大野狼貓?
誰能相信我?誰又會聽我說?
這本書陪孩子繞過謠言、繞過滿月與誤會,
用一場誤會與一場落水,
讓學納魯會了信任與表達。
這本書用可愛角色包裹真實焦慮,
用一池櫻花湖,引出孩子心裡說不出口的話。

🌻《梵谷:人物立體書》(水滴)
翻開這本超可愛的藝術家立體書,
梵谷的世界就這樣跳出來!
《在亞爾的臥室》窗戶可以打開、
窗外的窗景竟然是《有絲柏的道路》,
翻開頁面,《向日葵》在眼前立體綻放,
本書收錄超過25幅代表作品,
孩子邊玩邊認識梵谷名作與人生故事,
一頁頁翻過去,是看見世界的方式,
也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顆美的種子。

📖《達文西:人物立體書》(水滴)
認識達文西不能只知道《蒙娜麗莎的微笑》,
他還想讓人飛、設計了機器獅子,
還會把筆記用反方向書寫防止被偷看!
這本書把他的奇思妙想通通展開在眼前,
從《維特魯威人》的身體比例到飛行器,
全都變得立體又有趣。
如果藝術是場冒險,那達文西就是最酷的導遊,
翻開這本書,跟他一起腦洞大開吧!

🌹《芙烈達:人物立體書》(水滴)
這是一本真正「打開」芙烈達人生的立體書。
從骨折的脊椎到破碎的心,
每一幅畫都不只是圖像,而是她活過的證據。
在《兩個芙烈達》中轉動暴風般的天空,
在《受傷的桌子》前,
她、孩子、骷髏與鹿一同登臺,
舞臺帷幕拉開,我們是觀眾。
這本書讓藝術不再是博物館專屬,
而是能翻開、能觸碰、能驚呼的生命故事。

🌍《塑誰惹的禍》(字畝)
這本書從寶特瓶的第一視角出發,
從誕生的驕傲,到人人喊打的命運,
寶特瓶說出他對人類的愛與不解。
他不是來辯解,而是來提醒我們,
他沒有做錯事,端看我們怎麼使用它。
幽默裡藏著扎心的事實,
我們用它太方便,也丟得太隨便。
真正該被質疑的,
或許不是寶特瓶,而是我們的選擇。
以上告一段落,part2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