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章成禪師的每一本著作內頁,都有這八個字:心存善念,福氣綿延。
這句話聽起來平凡無奇,甚至有些老套,但箇中的道理,是我在課堂上浸泡多年,才體會到的。
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是有善念的,我當然也不例外。但直到我遇見班上一位同學A,才發現,人的運氣竟然可以好成這樣!像是:搶不到門票的演唱會、排不到位的熱門餐廳、擠破頭的課程名額⋯⋯,她都很容易就買到票,訂到位子。她可以說是我見過最幸運的人之一。
但相處久了我才發現,她的幸運其來有自。她是一個很有善念的人,比較會為別人著想,總是別人開心,她就會跟著開心。
#一個簡單的讓步,看見真正的善
有一次她在麵包店準備拿起架上她喜愛的最後一塊麵包時,身旁也有一位顧客同時伸手要拿。
這時候你會怎麼做呢?
如果是我,一定會加快速度把麵包夾到自己的盤子裡,心裡還會慶幸:「還好我快一步!」
但如果對方比我快,心裡可能就會開始責怪一連串讓我晚來的原因——同事拖延工作、停車場排隊太久,甚至一路怒氣沖沖地把情緒帶回家。
但是同學A完全不是這樣的,當她發現對方也想要買這塊麵包時,她卻滿心喜悅的把麵包讓給對方。對方雖然嘴上說著「不好意思喔」!但臉上滿是喜悅。她則是堆滿笑容地說:沒關係,這個我常常吃,改天再來買就好了。
但是她的「讓」不是討好,也不是犧牲,而是看見對方開心,自己也跟著開心的狀態。
討好型的人格也會讓,但是他在讓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他散發著一種「交換」的能量。也就是他有讓給你,你應該要喜歡他或支持他。這是內在沒有價值的人會有的行為模式。
然而同學A的「讓」是一種合一(一體感)。雖然看似不認識的兩個人,但其實在合一裡面,我們都是一家人。所以你開心,我也跟著開心。
這其實是更細緻的善念,也就是心中有別人。
#神佛都是心中有別人
更有趣的是,櫃檯小姐看到這一幕後,主動拿出原本被預留、但剛取消的同款麵包問她要不要買。
她笑著接受了這個「回來的福氣」,也深深覺得,只要別人能開心,自己沒有吃到也無妨!
在A同學的身上,我清楚地看見「心存善念,福氣綿延」這八個字的示現。
於是我告訴自己,我要來向她學習。
然而人的習氣,並不是頭腦說要改變,行為就能夠馬上更正過來的。
有一次我去買牛奶,也遇到了和A同學類似的狀況。架上僅剩最後一瓶,我身邊有一對年輕夫妻也想要。但是牛奶離我比較近一些,所以我眼明手快地把牛奶放進自己的購物車裡,開心的離開。
那時候心裡的想法是:真幸運,買到了最後一瓶。
但是當我回家把牛奶放進冰箱後,突然間驚覺到:我還是在自己的習氣裡面,根本沒有去想到對方!
#生活如果沒有覺知,就會被習氣帶走
章成禪師在《心經》這本書的序言當中有寫到,「習慣」是有一種力道在累積的,一旦你重複著一個習慣,他會變成一種愈來愈強的推力,變成是他在推著你走,就好像火車頭本來很重,不容易拉動,可是一旦你把它拉動了,就不容易停下來(註1)
因此人如果沒有保持覺知,做任何事情都會被習慣推著走。而我一直不是一個常常會想到別人的人,所以遇到了只剩最後一件的時候,總會忍不住去抓取。
章成禪師曾經在課堂上說:當你發現自己的不善,你才會明白,真正的善念,有多麼的珍貴!
當時聽到這句話,沒有辦法理解真正的意涵,直到那次牛奶事件,我才體會到,原來自己的善念,還是很粗淺的。在好多事情裡面,我還是只想到自己。透過這件事情,我也看到了自己可以進步的地方。
於是我告訴自己,要更細緻、更有「覺知」的學習「心存善念」這件事。
一段時間之後,我慢慢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的運氣,似乎也因為更能夠替別人著想,而漸漸變好了。
有一年冬天,我和女兒在日本旅行,在一家知名的蕎麥麵店門口等候時,有兩位客人先我們一步與店員交談,後來也來我們旁邊候位。
雖然我們坐在候位的最前端,但他們其實來得更早。於是我和女兒起身,主動把位子讓給他們。他們也很開心的往前移動。
等候沒有多久,他們就進去了,我和女兒等候大約10分鐘,也有位子了。
當我被帶進去的時候,我看見前面那兩位客人坐在吧台,而我和女兒則被安排在一張四人桌,位子寬敞許多。那時候天氣很冷,我們裹著厚厚的外套、帽子、圍巾,還背著一個大背包,這個四人桌可以讓我們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旁邊的椅子上,吃起飯來也更舒服。
當下我心裡很感動,原來,「讓」出一點點,回來的卻是更好的安排。那時候我終於體會到,什麼叫做心存善念,福氣綿延!
當你心裡常常有別人,都在為別人著想時,整個宇宙也在回應著你的善念,你的生命中,很自然地會有好事發生!
註1:通往心經開悟的《心經》傳訊者——章成、M・FAN。商周出版.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