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初讀太宰治,不是有名氣的《人間失格》,而是相對冷門的《美男子與香菸》。本身不是太宰粉(要不然也不會一把年紀了,才初讀太宰治),是剛好參加的讀書會選書,才有緣份認識這個特別的人物。(不是太宰粉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剛好沒看過)
換句話說,這就是一個白丁讀太宰治的個人心得感想。太宰專家們可以看看就好,如果願意指教,超級歡迎!
寫出來並不是覺得自己多專業、多懂,主要是自己的閱讀紀錄。再加上,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沒有看過他的書(文學的領域,姑婆我去年以前只看過國文課本有收錄的內容,哈哈哈,就說我是白丁啊)。
[ 關於本書 ]
裡面收錄的十二篇作品,橫跨太宰治的26歲至39歲,包含他最後一篇未完成的遺作。讀完後深感編者的品味很好,選出的這幾篇作品,正好讓讀者從各個面向瞭解這麼一個人。
往往對某一篇的困惑,便在下一篇獲得解答。在〈富嶽百景〉裡看到他的痛苦,卻不明白為何痛苦。便在〈東京八景〉看到了他痛苦掙扎的原因。正感嘆心疼他時,便在〈歸去來〉和〈故鄉〉發現,其實一直有家人和朋友愛著他,而且家境不錯。
既然身邊有家人愛著,何以淪落這份悲慘的田地?〈薄明〉帶領我們看見他的負面思考。家境不錯為何到處借錢?〈苦惱年鑑〉解釋了他把錢拿去花在政治理想上,卻又無處安放自己的理想。
〈美男子與香菸〉是他替自己做的自畫像,他在〈眉山〉懺悔,在〈Goodbye〉改過自新。可惜沒有完成,就像他倏忽休止的人生一般。
[ 心得感想 ]
看完這本書,太宰治這個人的形象在我心中鮮活了。他處在兩個極端之間。懷抱在雲裡的崇高理想,卻為自己還在慢慢思索苦惱著(〈富嶽百景〉、〈苦惱年鑑〉)。他對自己要求甚高,甚至認為自己是「有德無才」(〈東京八景〉)。可惜現實的他做不到,也無法承受不合格的自己。
他的理想有多高,看到真實的自己便有多低。所以他的文章中每每皆是他對自己的嫌棄,把自己無情地貶進泥裡。
他對別人很溫柔。別人帶給他的傷害,他草草帶過——譬如〈東京八景〉的前女友H,讀完還是不知道她實際做了什麼事。對於自己帶給別人的困擾,他反覆述說。
文字是他最大的武器,都向著自己發動攻擊。
他用鞭子一次次地撻伐自己,一面口說抱歉,一面又無力改變。於是他看起來像個無賴。如果不率先大喊:「我就爛!」他如何接受真實自我與理想相距遙遠的事實?
而當他終於開始振作,開始要改過自新,向過去自認糜爛的日子告別(〈Goodbye〉),鞭得太大力,便活不下去。
讀至書末,化作一聲長長的嘆息。雲和土壤的距離太懸殊,不肯放手又無法擺脫重力的人,注定撕裂成碎片。
願你在另一個世界,尋得可以託付的大山(〈富嶽百景〉),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

圖片來源/《人間失格:太宰治與他的3個女人》劇照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