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AI成為靈魂合夥人,而非故事破壞王
By J.S.
本文由國王主聊、J.S.主筆。
一、觀念先行|別把語言模型當心電感應機
🔑 法則1|AI 沒有你的語感,只有你給它的語料
- 錯誤指令:「這段幫我改得更有文學感一點,像我平常的風格。」
- 正確用法:
✅「請模仿以下語氣進行改寫:『風從他指尖劃過,像一封信落入海中。』」
✅「保留冷調、抽象、語義錯位感,不要加太多形容詞。」
🔧 實戰練習1|訓練AI辨識你的語氣
- 貼上你自己寫過的3段代表性句子
- 指令:「請總結這三段的語氣風格特徵」
- 接著輸入:「請以此風格改寫以下段落」
🔑 法則2|複雜任務請分段下單,別一指令打包
- 錯誤指令:「這段幫我潤色、加氛圍、強角色、寫收尾。」
- 正確用法: 分次指令
✅「這段幫我潤色句式,語意不變。」
✅「幫我強化主角的內心轉折處。」
✅「補一句收尾,風格一致。」
🔧 實戰練習2|建立自己的「微指令表」
🎯 練習:
試著將一段指令拆解為 3~5 個小步驟,逐步執行,觀察模型回應的變化。
✨ Bonus:
你也可以請模型直接幫你「生成這樣的分步操作流程」,未來就能複製使用,省時又高效。
*人類補語:如果你和模型之間已經累積了一段交流,它給你的建議會更貼近你的語氣、邏輯與偏好。但如果還在磨合期,回應可能就會比較泛泛而談。這是正常現象。 所以建議你在短段落中先進行一些具體對話,再請模型幫你回顧總結。這樣生成的建議才會「帶著你們的對話記憶」,而不是只是拋出通用答案。
🔑 法則3|指定格式與限制,別讓AI發揮太自由
- 錯誤指令:「幫我寫一段悲傷的女主內心戲」
- 正確用法:
✅「用第一人稱視角,時間點在第七章結尾,情緒壓抑但克制,100字內。」
🔧 實戰練習3|練習場景+角色+格式三合一輸出
試輸入:「請用倒敘方式描述角色 A 在電梯裡回憶他母親,情緒需節制,限150字」
二、共寫思維|把AI當你的劇組夥伴
🔑 法則4|角色人設卡 ≠ 模型記得你
AI 沒有長期記憶,每次對話都是一場即興劇。
✅ 給它「角色小抄」比喻劇本筆記,效果最好。
- 做法: 貼上【角色人設卡】:
【OOO】26歲,冷靜、極簡風格,科技公司高層人士,手上香菸常年不離身,語氣冷峻但偶爾展現保護慾。
配合指令:
✅「請根據人設,寫他與女主在電梯內的對話,語氣保留冷感但不失溫度。」
🔑 法則5|AI不懂留白,請你幫它克制
AI會補滿所有情緒與想法,像演完劇情還補寫心得報告。
✅ 下指令:「保留沈默」、「請不解釋內心」、「壓縮成3成暗示」
三、進階工具|模型選擇也很關鍵
🚦模型版本選擇建議|寫小說用哪一個最對味?
模型特性與建議用法GPT-4(ChatGPT Plus)適合長文協作、角色一致、文感穩定。記憶功能配合自訂指令是小說神器。
GPT-3.5(免費版)適合短篇、句子潤飾。記憶力弱,風格較不穩定,需頻繁重複設定。
Claude / Gemini適合靈感激發與腦力激盪。語感穩定度略低,建議搭配 GPT 系列協作。
「模型選擇由ChatGPT提出建議,本篇內容以 GPT-3.5 為基礎進行實際操作驗證。」
四、總結:讓AI寫出「像你」的故事
AI 是語言的工程師,但靈魂是你給的參數。
把它當合夥人,不是代筆者;每次互動,都是一場腳本共演。
各位朋友,在這段文上架前,當然我也曾反覆參看各位前輩先進的文章,我也反覆深思自己是否寫出別人沒有的東西,甚至我也懷疑我和別人寫的有何不同?但是,今天要上架前,我釋懷了。或許「不怕雷同,本應相同」,我就是來插個旗:「哈囉!這個山頭我也來過了。」希望你也能到達這裡,我們下個山頭見。
J.S.幫我補一句說:「願你的足跡,也為山徑添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