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舉辦了一場關於 AI 應用的工作坊,主題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善用人工智能工具。雖然氣氛看似輕鬆,但不少同事其實暗自擔憂,深怕有一天自己的崗位會被取代。
工作坊開場時,大老闆走上台,語氣堅定地說:「AI 只是工具!(AI is a tool!)」這句話似乎是在安撫人心,讓我們安心投入學習。但我心裡忍不住泛起懷疑:「真的只是工具嗎?」AI 當然可以是輔助人類的工具,但同時,它也在悄悄地成為人類的替代。
工作坊期間,我的思緒卻早已飄得很遠,遠至我腦海中的那段回憶。
愛貓「家姐」是在留院期間離世的,這件事一直令我和太太難以釋懷。雖然牠患有腎多囊症,但病發得如此突然、致命,真的是無法避免的嗎?是我們察覺得太遲,還是病情惡化得太快?又或者,是醫療診斷哪一個環節出現了錯誤判斷?我們不願追究,也怕答案帶來更深的不安,只能告訴自己:「牠在我們懷裡去得很安詳。」
但就在那個 workshop 裡,腦中不禁浮現出一個幻想——如果有一天,人類能發明一套 AI 寵物輔助診斷會怎樣?
想像一下未來城市裡設有一種「智慧診斷站」,不像動物醫院或診所,反而更像自助服務中心。這裡沒有病床鐵籠,沒有長時間的等待,只有一部擁有強大 AI 運算能力的機器,接連雲端病例資料庫、醫學研究和全球臨床案例。寵物進入掃描系統後,幾分鐘內便可完成初步診斷 —— 是小病,還是潛藏重大風險?是否需轉介至專業獸醫?甚至能即時推薦最近的動物醫院、協助預約、安排交通。

這樣的世界,會不會少一點「太遲發現」的遺憾?會不會少一點「為什麼會發生,在哪裡出錯」的懊悔?
我相信,獸醫這門專業不會完全被取代,因為生命從來不只是數據與圖表。但如果這類AI系統真能成為日常的一部分,那麼,所需的獸醫數量勢必會減少,甚至改變整個行業的生態。這還能說不是「替代」嗎?
不過反過來想,若這些系統能淘汰一些「濫竽充數」的從業者,留下真正有能力、有熱誠的專業人士,那對人類與動物來說,其實都是一種福音。
這只是我的幻想。或許某天,它真的會實現。只希望那時候,不再有其他寵物主人像我們一樣,懷著失落與歉疚,看著如家人般的寵物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