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reWeave自2025年3月公開上市以來,股價迅速暴漲四倍,成為AI基礎建設領域備受矚目的新星。然而,這波迅猛的股價表現是否具有持續性,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目前其本益比已達預期營收的12倍,這甚至超越了微軟等成熟科技巨頭,顯示市場對其未來成長抱持極高期望,但也大幅壓縮了容錯空間,一旦成長放緩或執行不如預期,股價恐面臨劇烈修正。
CoreWeave的營收結構集中度極高,第一季約有72%的收入來自單一客戶——微軟。這雖然為公司帶來快速放量的成長動能,但同時也使公司暴露於極高的營收依賴風險。一旦微軟轉向其他供應商或合約條件調整,可能導致收入瞬間下滑。因此,公司能否成功擴大企業客戶基礎,將成為降低營運風險的關鍵。
近期,CoreWeave宣布以全股票方式斥資90億美元收購Core Scientific,目的在於強化其電力基礎設施與運營自主權。透過這項交易,CoreWeave將取得1.3GW電力容量並結束高昂的「以租代買」用電合約,預期未來12年可節省約69億美元的總成本,對公司毛利率具有長期正面影響。不過,這項交易也引發市場對於股票稀釋與整合風險的疑慮,導致併購消息公布後,股價不升反跌。投資機構對此表現態度分歧。儘管部分分析師下調股票評級,由「買進」降至「持有」,但同時也上調目標價,反映出對併購案具戰略價值的肯定。不過,隨著公司即將於9月解禁鎖倉股,投資人擔憂市場將出現大量拋售壓力,形成短期技術面壓力。
從財務角度來看,CoreWeave於2024年實現了驚人的736%年營收成長,達到19.2億美元,但同時錄得9.38億美元淨虧損,顯示公司仍處於高成長但尚未盈利的階段。此外,截至2025年第一季,公司負債總額達約170億美元,資本結構相對吃緊,也可能導致未來利息支出與融資彈性受到限制。
儘管如此,CoreWeave目前擁有高達259億美元的合約訂單儲備,其中包括與OpenAI簽署的112億美元長期合作協議,顯示未來營收潛力龐大。然而,公司目前僅完成420MW的電力部署,與已簽約的1.6GW仍有極大落差,這代表其仍需投入大量資源以完成擴建與部署目標。
實現如此龐大的基礎設施擴展不僅需要龐大的資金,更需極高的執行效率。包含整合Core Scientific的營運據點、完成硬體交付、提升運營效率並滿足關鍵客戶需求,對公司管理層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考量公司當前的虧損與負債狀況,執行誤差的容忍空間非常有限。
技術面方面,目前CRWV股價在151美元附近盤整,屬於典型的收斂整理型態。短線重要壓力區位於187美元,而支撐區則在122美元,投資人可根據這些關鍵價位來調整進出場策略。市場普遍給予的目標價約為86美元,顯示短期內估值壓力仍在。
總體而言,CoreWeave代表一個高風險高報酬的AI基礎建設投資機會。其雲端與AI算力的快速擴張帶來可觀成長潛力,併購Core Scientific則有助於提升垂直整合能力與長期成本結構。但在尚未實現穩定獲利與財務槓桿偏高的情況下,短線修正與估值風險也不容忽視。對長期看好AI趨勢的投資人而言,可透過分批進場或觀察財報後再行部署,以提高風險調控的靈活性與勝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