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我總以為自己應該多給人一點機會,
應該耐心解釋、盡力引導、用愛與理解感化世界。
但後來我才明白:有些人,不值得教育,有些狀況,只能篩選。▋對人,只篩選,不教育
在合作關係中,價值觀不合、行動力落差大、責任感對不上的人,教不動。
你可以浪費時間講三次、五次,但他一次也沒在聽,
與其苦勸一個無心的人,不如馬上換一個對盤的人。
選對夥伴,比你講對話還有效。
▋對己,只篩選,不教育
面對自己的情緒、專注力、時間分配,不是每件都要「教育自己變強」。
更高效的做法,是篩選適合自己的方法、環境、節奏。
比如你就是無法深夜工作,那就早點睡早點起;
你就是一滑手機就廢掉,那就遠離誘惑而不是硬撐自制力。
▋這不是冷酷,而是成熟
你會發現,真正的高手,都不花力氣改變別人,也不硬逼自己合群。
他們做的是篩選:篩選對的人,篩選對的方法,篩選對的情境。
因為人生不是論文,不需要對每個變數都解釋;
人生是選題,選對方向比什麼都重要。
—
你不需要當大家的導師,
你要做的是清楚知道:誰可以一起走,什麼能讓你走得遠。
只篩選,不教育,是一種極度珍惜自己時間與精力的方式。
對人也對己,年紀大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