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常在診間外的長椅上,靜靜看著那些年長的病患,有的孤身前來,有的則有子女陪伴。他們之中,有位老伯一邊笑著、一邊對旁人炫耀:「我兒子今天特地請假陪我!」話語裡藏著說不出的驕傲與幸福。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震。
七月十日,陪著我先生到馬偕眼科回診。醫院內部人聲鼎沸,三個小時的等待彷彿無止盡。但比起煩躁,我更多的是一份靜靜的承擔——因為我知道,這趟回診,不只是為了眼睛,更是為了他重新看見生活清晰的樣貌。我曾經想過,為什麼不選擇較沒人潮的診所?像遠見或大學眼科?也許等候時間更短、設備更新。但他有他信任的醫師與習慣的流程,我不再多說。因為這一次,他笑著告訴我:「我現在可以看到很遠的字了,不用再戴眼鏡,整個世界都清楚了!」我看著他眉宇之間久違的輕鬆,內心也感到從未有過的踏實。
這次回診前,我做了不少功課。聽從朋友的建議,準備蛙鏡讓他洗澡不怕進水,又幫他預約洗頭服務,每週一、三、五準時去。甚至還替他下載了幾本小說,讓他在等待時不至於無聊。這些小事,乍看瑣碎,卻是我想為他做的、能做的。
回想這些年,他對家人從不吝嗇。兒子去年開始做隱形牙套矯正,費用高達二十一萬,他眼都不眨一下地說:「讓他去做,年輕人就是要自信點。」十四年前,大女兒的牙齒矯正也花了十四萬,他也是一句「好」就扛下。為了孩子的未來,他總是那麼毫無保留。
這樣的他,值得我為他準備一切。他不說辛苦,我就替他把辛苦變輕;他不說怕,我就成為他眼前最安穩的陪伴。
年少時,我們攜手共築家庭,步步走過柴米油鹽;如今,我想陪他走過歲月留下的痕跡。未來的我們會變成怎樣,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他還願意牽著我的手,我便願意一路陪他走過模糊,直到看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