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交易法(1)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第 一 章 總則

附註(法規簡寫):

公平交易法 ,簡寫為公平 。


(1)立法目的:

維護交易秩序消費者利益,確保自由與公平競爭,促進經濟之安定與繁榮 。 (公平1)


(2)名詞定義:

一、 事業:

本法所稱事業如下:

           1.公司。

           2.獨資或合夥之工商行號。

           3.其他提供商品或服務從事交易之人或團體。

事業所組成之同業公會或其他依法設立、促進成員利益之團體,視為本法所稱事業。 (公平2)

二、 交易相對人 :

本法所稱交易相對人,指與事業進行或成立交易之供給者或需求者。 (公平3)

三、 競爭 :

本法所稱競爭,指二以上事業在市場上以較有利之價格、數量、品質、服務或其他條件,爭取交易機會之行為。 (公平4)

四、 相關市場 :

本法所稱相關市場,指事業就一定之商品或服務,從事競爭之區域或範圍。 (公平5)


(3)主管機關:

一、本法所稱主管機關為公平交易委員會

二、本法規定事項,涉及其他部會之職掌者,由主管機關商同各該部會辦理之。 (公平6)


第 二 章 限制競爭

(1) 獨占 :

一、意義:

        1.本法所稱獨占,指事業在相關市場處於無競爭狀態,或具有壓倒性地位,可排除競爭之能力者。

        2.二以上事業,實際上不為價格之競爭,而其全體之對外關係,具有前項規定之情形者,視為獨占。 (公平7)

二、事業無下列各款情形者,不列入前條獨占事業認定範圍:

       1.一事業於相關市場之占有率達二分之一

       2.二事業全體於相關市場之占有率達三分之二

       3.三事業全體於相關市場之占有率達四分之三

有前項各款情形之一,其個別事業於相關市場占有率未達十分之一或上一會計年度事業總銷售金額未達主管機關所公告之金額者,該事業不列入獨占事業之認定範圍。

事業之設立或事業所提供之商品或服務進入相關市場,受法令、技術之限制或有其他足以影響市場供需可排除競爭能力之情事者,雖有前二項不列入認定範圍之情形,主管機關仍得認定其為獨占事業。(公平8)

三、獨占之事業,不得有下列行為:

      1.以不公平之方法,直接或間接阻礙他事業參與競爭。

      2.對商品價格或服務報酬,為不當之決定、維持或變更。

      3.無正當理由,使交易相對人給予特別優惠。

      4.其他濫用市場地位之行為。(公平9)


(2)結合:

一、意義:

本法所稱結合,指事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與他事業合併。

      2.持有或取得他事業之股份或出資額,達到他事業有表決權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三分

之一以上

      3.受讓或承租他事業全部或主要部分之營業或財產。

      4.與他事業經常共同經營或受他事業委託經營。

      5.直接或間接控制他事業之業務經營或人事任免。

計算前項第二款之股份或出資額時,應將與該事業具有控制與從屬關係之事業及與該事業受同一事業或數事業控制之從屬關係事業所持有或取得他事業之股份或出資額一併計入。(公平10)

二、事業結合申報 :

1.事業結合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先向主管機關提出申報:

      <1>事業因結合而使其市場占有率達三分之一

      <2>參與結合之一事業,其市場占有率達四分之一

      <3>參與結合之事業,其上一會計年度銷售金額,超過主管機關所公告之金額。

2.前項之銷售金額,應將與參與結合之事業具有控制與從屬關係之事業及與參與結合之事業受同一事業或數事業控制之從屬關係事業之銷售金額一併計入,其計算方法由主管機關公告之。

3.對事業具有控制性持股之人或團體,視為本法有關結合規定之事業。 控制性持股,指前項之人或團體及其關係人持有他事業有表決權之股份或出資額,超過他事業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半數者。

4.事業自主管機關受理其提出完整申報資料之日起算三十工作日內,不得為結合。但主管機關認為必要時,得將該期間縮短或延長,並以書面通知申報事業。

5.主管機關依前項但書延長之期間,不得逾六十工作日;對於延長期間之申報案件,應依下面規定作成決定。

        <1>對於事業結合之申報,如其結合,對整體經濟利益大於限制競爭之不利益者,主

管機關不得禁止其結合。

        <2>主管機關對於申報案件所為之決定,得附加條件或負擔,以確保整體經濟利益大

於限制競爭之不利益。

6.主管機關屆期未為第七項但書之延長通知或前項之決定者,事業得逕行結合。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逕行結合:

         <1>經報之事業同意再延長期間。

         <2>事業之申報事項有虛偽不實。

7.前面1.之規定,於下列情形不適用之:

          <1>參與結合之一事業或其百分之百持有之子公司,已持有他事業達百分之五十以

之有表決權股份或出資額,再與該他事業結合者。

          <2>同一事業所持有有表決權股份或出資額達百分之五十以上之事業間結合者。

          <3>事業將其全部或主要部分之營業、財產或可獨立營運之全部或一部營業,讓與

其獨自新設之他事業者。

          <4>事業依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條第一項但書或證券交易法第二十八條之二規定收

回股東所持有之股份,致其原有股東符合第十條第一項第二款之情形者。

          <5>單一事業轉投資成立並持有百分之百股份或出資額之子公司者。

          <6>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之類型。(公平11)(公平12) (公平13)


(3)聯合:

一、意義:

1.本法所稱聯合行為,指具競爭關係之同一產銷階段事業,以契約、協議或其他方式之合意,共同決定商品或服務之價格、數量、技術、產品、設備、交易對象、交易地區或其他相互約束事業活動之行為,而足以影響生產、商品交易或服務供需之市場功能者。

前項所稱其他方式之合意,指契約、協議以外之意思聯絡,不問有無法律拘束力,事實上可導致共同行為者

2.聯合行為之合意,得依市場狀況、商品或服務特性、成本及利潤考量、事業行為之經濟合理性等相當依據之因素推定之。

3.同業公會或其他團體藉章程或會員大會、理、監事會議決議或其他方法所為約束事業活動之行為,亦為本法之聯合行為。 (公平14)

二、聯合行為例外許可:

1.事業不得為聯合行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而有益於整體經濟與公共利益,經申請主管機關許可者,不在此限:

       <1>為降低成本改良品質增進效率,而統一商品或服務之規格或型式。

       <2>為提高技術改良品質降低成本增進效率,而共同研究開發商品、服務或市

場。

       <3>為促進事業合理經營,而分別作專業發展。

       <4>為確保或促進輸出,而專就國外市場之競爭予以約定。

       <5>為加強貿易效能,而就國外商品或服務之輸入採取共同行為。

       <6>因經濟不景氣,致同一行業之事業難以繼續維持生產過剩,為有計畫適應需求

而限制產銷數量、設備或價格之共同行為。

       <7>為增進中小企業之經營效率,或加強其競爭能力所為之共同行為。

       <8>其他為促進產業發展、技術創新或經營效率所必要之共同行為。

主管機關收受前項之申請,應於三個月內為決定;必要時得延長一次 (公平15)

2.許可應附期限,其期限不得逾五年;事業如有正當理由,得於期限屆滿前三個月至六個月期間內,以書面向主管機關申請延展;其延展期限,每次不得逾五年。 (公平16)


3.聯合行為經許可後,因許可事由消滅、經濟情況變更、事業逾越許可範圍或違反主管機關依前條第一項所附加之條件或負擔者,主管機關得廢止許可、變更許可內容、令停止、改正其行為或採取必要更正措施。 (公平17)


(4)限制競爭:

一、事業不得限制其交易相對人,就供給之商品轉售與第三人或第三人再轉售時之價格。但有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 前項規定,於事業之服務準用之。 (公平19)

二、有下列各款行為之一,而有限制競爭之虞者,事業不得為之:

1.以損害特定事業為目的,促使他事業對該特定事業斷絕供給、購買或其他交易之行為。

2.無正當理由,對他事業給予差別待遇之行為。

3.以低價利誘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阻礙競爭者參與或從事競爭之行為。

4.以脅迫、利誘或其他不正當方法,使他事業不為價格之競爭、參與結合、聯合或為垂直限制競爭之行為。

5.以不正當限制交易相對人之事業活動為條件,而與其交易之行為。(公平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楓的學習紀錄
0會員
13內容數
準備考試的學習紀錄
楓的學習紀錄的其他內容
2025/07/15
第 五 章 獎懲 (1) 經紀業或經紀人員 (2) 經紀業 (3) 經紀人員 (4)非經紀 (5)表格統整
Thumbnail
2025/07/15
第 五 章 獎懲 (1) 經紀業或經紀人員 (2) 經紀業 (3) 經紀人員 (4)非經紀 (5)表格統整
Thumbnail
2025/07/15
第 四 章 業務及責任 (1)證照和文件的揭示 (2)報酬 (3)廣告 (4)不動產經紀人簽章 (5)不動產說明書 (6) 申報登錄資訊 (7) 雙方之委託 (8)保密 (9)賠償責任 (10)接受檢查
2025/07/15
第 四 章 業務及責任 (1)證照和文件的揭示 (2)報酬 (3)廣告 (4)不動產經紀人簽章 (5)不動產說明書 (6) 申報登錄資訊 (7) 雙方之委託 (8)保密 (9)賠償責任 (10)接受檢查
2025/07/15
第 三 章 經紀人員 (1)經紀人的設置 (2)不動產經紀人 (3)不動產營業員 (4)外國人
2025/07/15
第 三 章 經紀人員 (1)經紀人的設置 (2)不動產經紀人 (3)不動產營業員 (4)外國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贈與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贈與稅的贈與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稅額、物價指數連動法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贈與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贈與稅的贈與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稅額、物價指數連動法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房地合一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房地合一稅的成交價格、成本、移轉費用、交易損失、土地漲價總數額、稅率、稅額、自用住宅優惠、重購退稅與其他減免等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房地合一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房地合一稅的成交價格、成本、移轉費用、交易損失、土地漲價總數額、稅率、稅額、自用住宅優惠、重購退稅與其他減免等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契稅的各項相關條文,包括契稅的定義、納稅義務人、課稅標的和課稅時間等內容。契稅是政府按照契價,向取得者課徵之不動產移轉稅,本文將逐一解釋相關條文,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契稅的各項相關條文,包括契稅的定義、納稅義務人、課稅標的和課稅時間等內容。契稅是政府按照契價,向取得者課徵之不動產移轉稅,本文將逐一解釋相關條文,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契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契稅的稅基、稅率、稅額與其他減免和不課徵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契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契稅的稅基、稅率、稅額與其他減免和不課徵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地價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地價稅的稅基、稅率、稅額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地價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地價稅的稅基、稅率、稅額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房屋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房屋稅的稅基、稅率、稅額與其他免徵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房屋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房屋稅的稅基、稅率、稅額與其他免徵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1. 《政府採購法》1998年施行,其原型為「政府採購協定」(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簡稱GPA)。 2. GPA係規範政府採購權利義務之國際框架,目的係降低對國內產品及供應商的保護,減少對外國產品及供應商的歧視,增加透明度以及建立磋商、
Thumbnail
1. 《政府採購法》1998年施行,其原型為「政府採購協定」(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簡稱GPA)。 2. GPA係規範政府採購權利義務之國際框架,目的係降低對國內產品及供應商的保護,減少對外國產品及供應商的歧視,增加透明度以及建立磋商、
Thumbnail
1. 法的位階:憲法>法律(民法、政府採購法)>法規命令(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行政規則(契約範本)。 2. 契約是否可不依物價指數變動情形調整工程款?依據民法第227-2條規定之情勢變更,需「強制」物調,不管契約是否勾選。 3. 契約是否一定要以書面為之?口頭承諾亦為一種有效之
Thumbnail
1. 法的位階:憲法>法律(民法、政府採購法)>法規命令(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行政規則(契約範本)。 2. 契約是否可不依物價指數變動情形調整工程款?依據民法第227-2條規定之情勢變更,需「強制」物調,不管契約是否勾選。 3. 契約是否一定要以書面為之?口頭承諾亦為一種有效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