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不怕競爭對手強,就怕自己人開走你的車、搶走你的夢
在Netflix的泰劇《Mad Unicorn》中,主角Santi的創業歷程充滿背叛、操控與資源爭奪。這部劇赤裸地揭示了創業世界裡權力與信任的殘酷平衡:當資本與人心交錯,真正的創辦人靈魂常常在權力結構中被稀釋、被糟蹋。而這樣的劇情,不僅發生在戲劇裡,更真實地上演於我們身邊 — 像極了David的故事(可以回看我在方格子vocus的全部文章)
David是一位擁有堅定創業信仰的創辦人,長時間的構思並建立了Fanciii,一個不同於演算法驅動的社群平台,強調用戶共創與價值共鳴Echo。他相信,只要產品理念足夠純粹,市場終將認可。但他沒預料到的是,在團隊成長與產品即將上市的前夕,內部竟醞釀著一場無聲的政變。原本的夥伴們背著他另起爐灶,甚至把他的創意、技術、營銷流程移植到一個名為Viberse的新平台中。
也讓我想到之前看的布萊德彼特主演的電影《F1》。男主是一位頂尖車手,在面對更高的報酬與成名機會時,卻選擇留在一支低迷中的車隊,為的是老友、為的是曾經並肩奮戰的信念。在董事會逼迫、隊友退場、市場唱衰的重壓下,他沒有出走,反而用實力與忠誠穩住團隊,帶領他們走向勝利。這不是天才的個人秀,而是團隊精神的勝利,是對“背叛”與”短視“的反擊。Santi的故事與David的經歷,以及F1的情節,雖然發生在不同時空與產業,但本質卻驚人一致:創業與賽道一樣,並不只考驗技術與表現,更是對人性、信任與選擇的試煉。當團隊只剩控制與服從,當創辦人被架空、願景被稀釋,無論產品如何表現,終將走向崩壞。因為真正撐起創業的,不是技術堆疊,不是市場資本,而是創辦人對未來的信仰與團隊的共識。
創辦人的價值,不在於他是否握有最多的股份,而是他是否仍能影響一群人朝著同樣的方向前行。F1男主的選擇提醒我們:成功,不是放棄初衷換來的結果;而是一再堅守信念的累積。Fanciii的David雖然“暫時”失去了產品與團隊,但他沒失去初心。
他選擇繼續說出真相、反思制度,也許未來會有更多創業者因此少走彎路。
David的遭遇也讓我們思考,創業過程中,誰該背負道德責任?若一個團隊在沒有明確約保障下,集體推動脫鉤與「技術出走」,這已不只是法律問題,更是對創辦人信任與信仰的踐踏。
像F1男主一樣,選擇在夥伴最脆弱時不離不棄、堅守陣地的行為,或許才是現今創業圈中最稀缺的品質。
Mad Unicorn 中,Santi最終能重新掌握自己的命運,是因為他不被操控、不被收編,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捍衛初心。而F1男主最後帶領車隊衝線的畫面,也讓我們看到堅持信念與夥伴的力量終將擊敗一時的背叛與陰謀。
創業像極了F1賽道:有直路、有彎道,也有暗藏的陷阱與對手。而真正的車手,不只會駕馭速度,更懂得在關鍵時刻選擇什麼才是真正的勝利。是短暫的掌聲?還是能與團隊共存共榮、堅守信念的長久成果?《F1》的劇情提醒我們,即使面對強大的敵人與來自內部的動搖,只要你願意回到起點、找到當初那份對人的信任與對未來的堅持,終將找到勝利的出口。
無論你是創辦人、夥伴、投資者,請記住:你可以複製一段程式碼、挪用一個流程,但你無法複製一個靈魂。
真正的創業,不是把別人推出去再取而代之;而是即使前方困難重重,仍願意並肩同行,跑出那條屬於自己與夥伴的賽道。這條路,也許不快,但會走得遠。最終贏的,從來不是跑最快的,而是跑到最後,仍然知道為何出發的那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