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早餐桌上,突然向家人丟出這麼一個話題:
「人喝農藥會馬上死,喝稀釋1000倍的農藥也許不會馬上死,但是喝稀釋的農藥1000次,會不會死呢?」
農作物遭蟲害是稀鬆平常之事,農人噴農藥來殺蟲,似乎是理所當然之事,而消費者呢,買噴過農藥的蔬菜水果來吃,也大多不以為怪。
噴農藥的農人,會強調農藥消退之後才採收,甚至有檢驗報告說作物並無農藥殘留。我常在想,檢驗不出農藥,就表示這作物吃下肚不會危害健康嗎?
我在這方面沒有專業知識,只能憑直覺和個人的信念,來決定要不要經常吃噴過農藥的蔬果。
慣行農法(指用農藥化肥栽種)的蔬果,偶爾吃吃還好,平常偶爾外食會吃到慣行作物也沒關係,反正比例很小,身體夠好的話,也能自行排毒,重點還是在於,要控制在多少比例之內。
我母親生前對我們不給孩子吃市售零嘴很不以為然,有一次甚至不高興的說:「吃一次毒也不會死。」我們聽了只能無言以對。明知添加物中有很不好的成份,還要吃下去,這我真的做不到。
講到噴農藥,不得不談玫瑰的種植。我入玫瑰坑22個半月了,因為不打算用農藥化肥,頭一年非常挫敗,有很多次懷疑原本就黑手指的自己,真的有成功的機會嗎?
網路上有很多人分享玫瑰的種植,但沒有人分享有機玫瑰的種植,都是要用各式各樣的農藥和化肥,才能種出完美的玫瑰花。只有少數一些人不想用農藥化肥,但種出的玫瑰花,當然無法很標準、很完美。
我只能自己摸索,讓經驗做我的老師。
還好入玫瑰坑近兩年,漸漸有了一些心得,也漸漸看到一些成果,內心當然非常激動和喜悅,覺得成功種出有機玫瑰,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白日夢。
種玫瑰的人,絕大多數是為了看漂亮的花,他們會追求稀有的品種或特別漂亮的花。而這樣的玫瑰品種,往往很嬌弱,不靠農藥化肥幾乎活不下去。
我種玫瑰,是把它當成作物,是要食用或拿來蒸餾出純露,有美麗的玫瑰花可看是額外的收穫!
我不追求特別漂亮的玫瑰品種,而是努力尋找強健、強香的玫瑰品種。除了選擇強健的品種,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把這些品種的芽點, 嫁接到生命力強盛的無刺野薔薇的根上(叫做根接),強強聯手。
21歲大女兒的巧手,是我們有機玫瑰種植最大的助力。去年冬天她根接了很多玫瑰苗,因為冷天是玫瑰最愛的天氣,有些強健品種竟然不到半年就開始開花,長勢非常好,這帶給我們很大的信心。
再來我也不再侷限於種植所謂的「食用玫瑰品種」,畢竟玫瑰都是可食用的,差別只在口感和味道。我後來買了很多「蔓性玫瑰」(簡稱蔓玫)來種植,蔓玫的枝條往往可以長達兩三米,甚至五米,是很強健的玫瑰品種,若是照顧得宜,一季就能開出幾百朵花。
我挑選強香的蔓玫來種,這些蔓玫將是蒸餾玫瑰純露的主要材料。至於食用玫瑰品種,我會拿來乾燥,用來做酸種餐包,或是用來泡茶。
在投入許多時間、精力和金錢之下,有機玫瑰的種植慢慢在成型,雖然還是有很多葉片被蟲啃得精光,但我仍在耐心等候植株健壯起來,能夠自行對抗蟲害。
今天是值得紀念的一天,因為我們終於在三個月內攢下兩公斤的玫瑰花(冷凍保存),要蒸餾我們的第一鍋玫瑰純露了!

種類繁多的強香玫瑰:秋日胭脂、皇家胭脂、蜜妮、保加利亞香水、大花月季、法蘭西斯迪布勒依、若望保祿二世、龐帕度夫人、馬內、莫梅森的紀念品、秋大馬士革、主教城堡、紅色龍沙寶石、晨曦、雪拉莎德...

準備蒸餾囉
* * *
農產品表單
https://forms.gle/kYHmkEJdxWmGDAL37
務農基金贊助
郵局帳號:(代碼700) 000-1449-0588839
戶名:許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