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牧誌 Vol.3 |蒙友,請輸入你的位置|烏蘭巴托的日常飲食很韓
那時初到蒙古烏蘭巴托的第一週,我們居然吃了好多韓國料理!(是的!我是居然人)
當地和韓國關係密切,街上到處是韓式餐廳,從泡菜鍋、石鍋拌飯到韓式炸雞,選擇豐富又平價(印象中,一百初便能吃到很飽的一份套餐)完全滿足我們每天跑行程後的肚子。真正開始感受到「蒙古味道」,是在我們進入牧民區。我們平日是在烏蘭巴托的蛋白區活動,蛋黃區比較時髦,有許多西式料理,甚至被至蒙實習的台灣夥伴推薦正宗的日式炸豬排飯(熟悉的漢字),我們在某日走了遠路,特意來嚐嚐。在牧民區時,吃到的烤羊肉,油香四溢、入口即化,搭配像小籠包一樣的蒙古包子、厚厚的大餅、還有鹹鹹的奶皮和熱騰騰的鹹奶茶,既陌生又讓人驚喜。吃完後嘴裡還留著羊肉的香味,原本擔心會有羊騷味,卻一根接著一根嗑了起來。
平常你們都吃什麼?
和蒙古朋友交流時,聊到蒙古家庭的日常主食大多是肉類、馬鈴薯、麵食和白飯,蔬菜水果比較少見,而且多半是生食或醃漬,炒青菜這種料理方式反而很稀有。
我們在幼兒園活動時,有幸嚐到那達慕祭才會出現的-蒙古餃子。那種餃子長得像放大版的韭菜盒,炸得酥酥香香,裡面餡料也很飽滿。據說草原上的女孩們一次可以吃五個以上呢!而到了節慶時,還會有迷你版餃子,大家隨便都是二十個起跳,熱鬧到不行。
如果說要以食物和蒙古朋友打招呼,「棒棒糖」是最佳選擇,男女老少喜食甜食!還來及學會蒙語時,就以棒棒糖來打招呼吧!
Sainu 你好!Amttai 美味!
試著對熱情招待佳餚的蒙古朋友回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