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肌很可怕?其實只是你用錯方法!敏感肌保養全攻略一次告訴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謝銘峻 醫師 2025.07.18」》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洗個臉就開始緊繃泛紅,明明挑了標榜「溫和不刺激」的保養品,結果皮膚反而更不舒服?敏感肌真的有夠麻煩,動不動就泛紅、癢、脫皮,用什麼都不對,超崩潰!但其實,敏感肌沒有你想的那麼難搞~只是方法用錯了而已!只要掌握幾個關鍵觀念,不但可以穩定膚況,還能讓肌膚變得透亮又健康。這篇就來帶你一次搞懂敏感肌的成因,從清潔、保濕、防曬到成分怎麼挑,全都講清楚。給你一份真正「對症下藥」的敏感肌保養全攻略,讓你不再被膚況牽著走,一起找回那個穩定又乖巧的好膚質吧!

<<此部落格內文章僅做為日常保養常識分享>>

 

▼敏感肌很可怕?其實只是你用錯方法!敏感肌保養全攻略一次告訴你!



 

raw-image

這篇研究透過Fitzpatrick分類,比較六種膚色的皮膚敏感性。從白皙到深膚色,不同膚質對日曬與刺激反應不同,這對臨床治療與保養品開發很有幫助,有助於針對不同膚色提供更精準、安全的保養建議。

 

 

raw-image

Fitzpatrick分類是看皮膚曬太陽的反應,從I型(最白、易曬傷)到VI型(最深、不易曬傷)。不只是看膚色,這個分類不只是看膚色,還反映出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度、黑色素的分布,甚至和皮膚癌風險有關。了解這些差異,才能選對防曬、醫美,讓保養方式更精準、更有依據,保養肌膚更有方向。

 


raw-image

這項研究找來100位受測者,結果發現高達62%屬於敏感肌,當中皮膚較白的Fitzpatrick第1~3型,敏感比率高達73.6%;而皮膚較深的第4~6型,敏感比例則是46.5%,兩者差異明顯(P=0.006,有統計學意義)。另外,在乳酸測試中,有38%的人出現敏感反應,進一步驗證這項分類與膚質反應的關聯性。


raw-image

近年來,因為環境污染、作息不穩定、壓力大等因素,敏感肌的人越來越多。所謂「皮膚敏感」,就是在某些狀況下,肌膚出現泛紅、刺癢、灼熱、甚至發炎或濕疹的過度反應。根據研究,目前主要有三種舒緩方向:一是修復肌膚屏障,讓角質層恢復健康防護力;二是抑制TRPV1感受器,這是誘發刺癢與灼熱感的關鍵神經受體;三是透過抗發炎活性成分來降低反應。這些基礎研究不只讓我們更理解敏感肌的根本原因,也為舒緩型護膚品的開發提供有力依據,未來在產品選擇與治療上,都能更精準有效。


raw-image

皮膚為什麼會敏感?其實關鍵不只在表面,而是來自幾個重要的機制。像是「TRPV1受體」就像是肌膚的警報器,一旦被激活(例如碰到辣椒素),就可能引發刺痛、灼熱等反應;而「發炎反應」則是敏感肌常見的生理現象,會加劇不適感;另外,當皮膚屏障受損、水分流失,外來刺激更容易入侵;這些過程常伴隨疼痛與不適。近年越來越多研究針對這些機制找解方,目的就是幫助肌膚找回穩定、舒緩的狀態。

 

raw-image

從全球統計來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敏感肌,尤其是年齡落在26~30歲的族群最為明顯。像是美國女性有60~70%自覺肌膚敏感,英國51%、印度36.7%、俄羅斯則是25%;相較之下,男性普遍偏低,俄羅斯男性僅5.4%、英國38%。這些差異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外在環境(像氣候、空污)、內在條件(如性別、年齡、基因)等。這些數據提醒我們:針對不同性別與年齡層,保養方式應該更精準分齡、分膚質規劃,才能有效預防與舒緩敏感肌。

 


raw-image

敏感肌的形成,其實是一連串皮膚機制失衡的結果。當肌膚屏障因紫外線或外在刺激受損,神經醯胺會下降、水分流失加劇,這時就容易啟動TRPV1通道,產生刺痛、癢感。接著,TRPV1會促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導致泛紅、腫脹,還會引發發炎反應,加重不適。長期下來甚至會傷害神經元,造成慢性疼痛與敏感。簡單說,敏感肌不是只有皮膚乾癢這麼單純,而是牽涉到屏障、神經、免疫等多重因素。

 

raw-image

針對敏感肌,常見能發揮作用的活性成分包括:尼亞辛胺、燕麥萃取、尿囊素、甘油苷酸衍生物、海藻萃取等,主要功能是減緩發炎、修復肌膚屏障。當中,像是尼亞辛胺、泛醇、乙醯肽-4鈷酯,已有臨床研究證實對敏感肌有穩定效果;而乙醯肽-1鈷酯、棕櫚油三肽-5等則是針對分子機轉設計的成分,具創新潛力。

 

raw-image

可以看出,敏感肌保養品中最常見的活性成分是菸鹼醯胺(18.2%)、燕麥萃取(13.6%)、尿囊素、甘草萃取衍生物(各12.5%),這些成分都具備抗發炎、修復屏障、舒緩泛紅的效果。積雪草萃取雖然佔比不高,但因具抗氧化與促進癒合的特性,在穩定膚況上也有幫助。另外如:乙醯基胜肽-1鯨蠟酯、棕櫚醯三胜肽-8、β-類固醇與維生素B5等,也被廣泛應用於舒敏產品中,簡單來說,這些成分對減少肌膚刺激、強化皮膚耐受性扮演關鍵角色。

 

raw-image

敏感肌保養品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抗發炎與修復皮膚屏障。當中,有高達70~80%的成分聚焦在降低發炎反應,像是泛紅、刺癢等不適;其次是約30~40%針對加強皮膚屏障、提升保護力。相對來說,針對神經減敏(如降低刺痛感)的成分只佔不到10%,使用比例偏低。這也反映目前市面上敏感肌產品開發的主要方向——多數還是以「消炎」和「修復」為主軸。

 

raw-image

根據AI的建議,改善敏感肌的關鍵在於選擇溫和、保濕與抗炎的成分。像是透明質酸、神經醯胺和菸鹼醯胺能夠有效提升水分,強化皮膚屏障;而蘆薈、洋甘菊、燕麥等天然成分則具有舒緩和鎮靜的效果。另需避免使用過度刺激的化學物質與香料,過度去角質也是敏感肌的禁忌。簡單來說,要改善敏感肌,選擇合適的溫和成分,並遠離刺激物,才能達到修復與保護肌膚的效果。


raw-image

在挑選保濕時,了解主要成分及作用非常重要。根據圖中針對保濕成分研究,常見的成分包括:

  1. 玻尿酸(Hyaluronic Acid):吸收並鎖住水分,讓皮膚保持水潤飽滿。
     
  2. 甘油(Glycerin):從空氣中吸取水分,並將水分帶入皮膚,保持肌膚滋潤。
     
  3. 神經離胺(Ceramides):維護皮膚的天然屏障,防止水分流失,並抵抗外界刺激。
     
  4. 角鯊烷(Squalane):模仿皮膚天然油脂,幫助保濕並提供柔軟光滑的肌膚感受。
     
  5. 荷荷巴油(Jojoba Oil):與皮膚油脂相似,低過敏性,適合敏感肌膚使用。
     
  6. 乳木果油(Shea Butter):豐富的天然潤膚劑,具有舒緩和保濕作用,能減少肌膚刺激。

這些保濕成分不僅能夠幫助肌膚吸收並保持水分,還能修復與強化皮膚屏障,適合各種膚質,尤其是敏感肌膚使用。這些成分的相互作用能有效改善皮膚狀況,讓你擁有健康、水嫩的肌膚。

 


raw-image

針對舒緩和鎮靜肌膚的成分,則是以下建議成分,因為會有明顯的效果:

  1. 蘆薈(Aloe Vera):具抗炎和促進傷口癒合的特性,能有效舒緩曬傷和皮膚刺激。
     
  2. 洋甘菊(Chamomile):含有舒緩敏感肌膚的天然化合物,能減少發炎和紅腫。
     
  3. 燕麥片(Oatmeal):形成保護屏障,有助於緩解瘙癢和敏感。
     
  4. 積雪草(Centella Asiatica):有效鎮靜泛紅及發炎,促進皮膚自我修復。
     
  5. 沒藥醇(Bisabolol):具有抗菌抗炎作用,減少皮膚紅腫和刺激感。
     
  6. 綠茶(Green Tea):富含抗氧化劑,幫助保護肌膚免受環境傷害,同時舒緩刺激。
     
  7. 泛醇(Panthenol):具有滋潤和修復功能,幫助加強皮膚屏障。
     

這些成分能有效減輕皮膚的紅腫、發炎及刺激,同時促進皮膚的修復與保護,是舒緩肌膚問題的理想選擇。

 

 

raw-image

還有一些對肌膚有相當多幫助的成分,包括:

  1. 菸鹼醯胺(Niacinamide / Vitamin B3):能增強皮膚屏障,減少紅腫和刺激,並改善膚色不均。
     
  2. 尿素(Allantoin):具有舒緩效果,幫助皮膚細胞更新並鎮靜敏感區域。
     
  3. 維生素 C(Vitamin C):強效抗氧化劑,能抵禦環境損害,同時促進膠原蛋白生成。
     

這些成分能進一步強化皮膚屏障,減少紅腫和刺激,並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從而改善整體的肌膚健康與外觀。


 

raw-image

應避開含有這些成分的產品,能有效減少皮膚的過敏與刺激,維護肌膚的健康:

  1. 刺激性化學品:如含酒精、硫酸鹽和強酸的產品,這些成分可能會對皮膚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和傷害。
     
  2. 香料:會引發敏感肌膚的過敏反應或刺激,應避免使用。
     
  3. 人工色素:人工色素也有可能引起皮膚過敏或刺激。
     
  4. 刺激性去角質劑:強烈的磨砂膏和化學去角質產品應避免使用,改選擇溫和的去角質產品。



常見問題

現在使用 22% 維他命C + 三重防護精華,裡面有白藜蘆醇,會不會成分重複、影響效果?

不會影響,抗氧化越多越好! 抗氧化成分不是重複就不好,越多是越有加乘效果。像謝醫師自己平常就會搭配小黃瓶+ 麥角硫因 + 甘草 + 谷胱甘肽,這樣組合讓抗氧化力更全面。建議日常保養至少使用三種以上的抗氧化成分,對皮膚是有幫助的!

 

 

藍銅胜肽、六胜肽可以拿來當眼部保養嗎?

可以,效果很好!尤其是六胜肽,謝醫師自己用了也很愛使用,因ˋ為淡化紋路效果不輸其他高價的胜肽保養品,成分也相對溫和、不刺激,對眼周肌膚也很友善。


蜂王乳可以取代神經醯胺嗎

不行,差很多!皮膚屏障結構中,神經醯胺佔了50%,非常關鍵。達特醫神經醯胺是第三型神經醯胺,修復力強,蜂王乳雖然滋潤,但沒辦法完全取代它的功能。

 

1.5% 的 A 醇一個月用兩次就脫皮,怎麼改善?

重點是建立耐受性 + 加強保濕修護。建議先別再增加頻率,改從保濕修護下手。加強使用含神經醯胺、角鯊烷等成分,穩定肌膚後再慢慢提高 A 醇使用次數,減少脫皮不良反應。


乾敏肌想擦 A 醇,要怎麼先強化皮膚屏障擦更多a醇,建議神經醯胺多重修復系列的乳液,還是三重系列藍+粉,效果會比較好?

謝醫師建議先用三重系列(藍+粉)+ 2%神經醯胺黃版。這樣搭配可以當成晚上的保養修護打底,接著再擦角鯊晚霜幫助鎖水。等肌膚耐受性夠,再把高濃度 A 醇加入保養,針對抬頭紋或眼尾皺紋會更有效。


做完音波或電波拉皮,怎麼保養?要補充膠原蛋白嗎?

保濕 + 防曬才是關鍵!

術後皮膚處於修復期,強化保濕、修護、抗老才是首要。外在防護(如防曬)更重要,避免紫外線加速老化。

 

敏感肌能不能用防曬?還是物理防曬就好?

敏感肌更需要防曬!可以先試用,如果擦完不刺痛或只是輕微刺激可繼續使用。若大面積泛紅就要停用,改物理防曬,例如抗UV陽傘、帽子保護,這樣防曬才完整!


請問三重美白精華(小橘瓶)、三重防護精華(小黃瓶)白天能擦嗎?

 當然白天肯定要使用,小橘瓶是維他命C類,可以抗氧化、美白、還原黑色素;小黃瓶則有防禦功能,最重要的是白天記得擦防曬乳。


混合肌保養推薦什麼成分?

T 字部位控油、兩頰保濕最實在。建議用杏仁酸或 A 醇控油抗痘,保養順序從鼻子擦起,再延伸至全臉,後續再加保濕修護(神經醯胺、玻尿酸、角鯊烷)比較省事又有效。


文章出處:www.dr-hsieh.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r.Hsieh達特醫的沙龍
15會員
91內容數
2025/07/17
 《「謝銘峻 醫師 2025.07.17」》 許多人在保養肌膚時,常常忽略正確的順序與使用方式,導致效果大打折扣。其實,日常肌膚保養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步驟就能輕鬆上手:從徹底清潔開始,接著使用化妝水幫助肌膚補水與穩定,再塗抹精華液加強修護與保濕,最後一定不能忘記防曬,為肌膚築起一道防護牆。無論是乾性
Thumbnail
2025/07/17
 《「謝銘峻 醫師 2025.07.17」》 許多人在保養肌膚時,常常忽略正確的順序與使用方式,導致效果大打折扣。其實,日常肌膚保養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步驟就能輕鬆上手:從徹底清潔開始,接著使用化妝水幫助肌膚補水與穩定,再塗抹精華液加強修護與保濕,最後一定不能忘記防曬,為肌膚築起一道防護牆。無論是乾性
Thumbnail
2025/06/23
《「謝銘峻 醫師 2025.06.23」》 你知道嗎?除了被廣泛使用於提升記憶力與促進血液循環,銀杏葉萃取其實對皮膚也有著不少顯著的保養效果! 近年來,許多保養品牌紛紛將銀杏葉成分加入產品中,並且標榜其具有抗老效果且改善膚色不均和增強肌膚防護力等。這樣的趨勢引起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和討論,但問
Thumbnail
2025/06/23
《「謝銘峻 醫師 2025.06.23」》 你知道嗎?除了被廣泛使用於提升記憶力與促進血液循環,銀杏葉萃取其實對皮膚也有著不少顯著的保養效果! 近年來,許多保養品牌紛紛將銀杏葉成分加入產品中,並且標榜其具有抗老效果且改善膚色不均和增強肌膚防護力等。這樣的趨勢引起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和討論,但問
Thumbnail
2025/06/19
《「謝銘峻 醫師 2025.06.18」》 痘痘肌因為油脂分泌太多、毛孔堵塞、發炎加上細菌滋生造成的,但卻很多人以為只要把臉洗得很乾淨、把油都清掉就能改善痘痘,但其實過度清潔反而會讓皮膚變得更乾、更敏感,還可能長更多痘痘。所以醫生常說,痘痘肌的保養不能只靠控油,清潔和保濕都很重要,維持肌膚
Thumbnail
2025/06/19
《「謝銘峻 醫師 2025.06.18」》 痘痘肌因為油脂分泌太多、毛孔堵塞、發炎加上細菌滋生造成的,但卻很多人以為只要把臉洗得很乾淨、把油都清掉就能改善痘痘,但其實過度清潔反而會讓皮膚變得更乾、更敏感,還可能長更多痘痘。所以醫生常說,痘痘肌的保養不能只靠控油,清潔和保濕都很重要,維持肌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7.23」》 神經醯胺,近年來成為許多醫師推薦的保養修護成分,特別適合改善敏感肌膚和問題肌膚。保養專家達特醫謝醫師將你深入了解神經醯胺的全面大功效、神經醯胺副作用和挑選神經醯胺保養品的關鍵原則及常見疑問!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7.23」》 神經醯胺,近年來成為許多醫師推薦的保養修護成分,特別適合改善敏感肌膚和問題肌膚。保養專家達特醫謝醫師將你深入了解神經醯胺的全面大功效、神經醯胺副作用和挑選神經醯胺保養品的關鍵原則及常見疑問!
Thumbnail
面對不同皮膚的症狀,我們應該採取舒緩還是修復的方式來解決?對於舒緩、修復這兩個字的定義分不清楚嗎?今天就讓我們來解釋兩者的差異吧!
Thumbnail
面對不同皮膚的症狀,我們應該採取舒緩還是修復的方式來解決?對於舒緩、修復這兩個字的定義分不清楚嗎?今天就讓我們來解釋兩者的差異吧!
Thumbnail
最近的天氣比較反覆不定,如果你和我一樣肌膚偏敏感,但又必須面對漸漸入夏的炎熱、雨季的潮濕、冷氣房的乾凜、風扇不間斷的吹襲,或許可以參考看看我最近的溫和派因應對策,從中找尋適合自己的護膚靈感與方向💓。
Thumbnail
最近的天氣比較反覆不定,如果你和我一樣肌膚偏敏感,但又必須面對漸漸入夏的炎熱、雨季的潮濕、冷氣房的乾凜、風扇不間斷的吹襲,或許可以參考看看我最近的溫和派因應對策,從中找尋適合自己的護膚靈感與方向💓。
Thumbnail
正男的超級過敏皮膚(我常笑稱是他的皮膚太好太細嫩),其實常讓他睡也睡不好、吃東西也要很小心,有來跟我們外食過的朋友們都知道,只要一外食,我們就要很細膩的和廚師溝通,哪一道菜怎麼料理、內容物是什麼,搞得自己好像別家餐廳的spy一樣!這一年來帶著正男認真運動,他的皮膚開始慢慢好轉,本來全身性的傷口慢慢轉
Thumbnail
正男的超級過敏皮膚(我常笑稱是他的皮膚太好太細嫩),其實常讓他睡也睡不好、吃東西也要很小心,有來跟我們外食過的朋友們都知道,只要一外食,我們就要很細膩的和廚師溝通,哪一道菜怎麼料理、內容物是什麼,搞得自己好像別家餐廳的spy一樣!這一年來帶著正男認真運動,他的皮膚開始慢慢好轉,本來全身性的傷口慢慢轉
Thumbnail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陽光越來越刺眼,許多人會透過擦防曬乳來防曬,但有些人擦了防曬乳皮膚卻會感到不舒服,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挑選防曬如何避免踩雷」!
Thumbnail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陽光越來越刺眼,許多人會透過擦防曬乳來防曬,但有些人擦了防曬乳皮膚卻會感到不舒服,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挑選防曬如何避免踩雷」!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Thumbnail
換季不要蝦忙 換季可能會皮膚過敏,身體過敏、情緒過敏,都這麼不舒服了,請放過自己~ 精神分裂症為何要正名「思覺失調症」?有辦法治療嗎? 超級護手霜:蛋黃1、麥盧卡蜂蜜1、橄欖油2,after 20mins wash,如果你也是壓力大、換季就會手腳乾裂嚴重的人很推薦這個秘方
Thumbnail
換季不要蝦忙 換季可能會皮膚過敏,身體過敏、情緒過敏,都這麼不舒服了,請放過自己~ 精神分裂症為何要正名「思覺失調症」?有辦法治療嗎? 超級護手霜:蛋黃1、麥盧卡蜂蜜1、橄欖油2,after 20mins wash,如果你也是壓力大、換季就會手腳乾裂嚴重的人很推薦這個秘方
Thumbnail
本期內容是皮膚保養系列最終回,用播音的方式跟大家分享一些保養的心得和技巧
Thumbnail
本期內容是皮膚保養系列最終回,用播音的方式跟大家分享一些保養的心得和技巧
Thumbnail
皮膚科建議:配製敏感性肌膚保養品的9大重點──1.少即是多、2.避免感覺劑、3.避免酒精或異丙醇、4.消除常見的過敏原和刺激物、5. 使用封閉劑、6.維持弱酸性pH值、7. 確保原料純度、8.慎選乳化體系、9.避免去角質…
Thumbnail
皮膚科建議:配製敏感性肌膚保養品的9大重點──1.少即是多、2.避免感覺劑、3.避免酒精或異丙醇、4.消除常見的過敏原和刺激物、5. 使用封閉劑、6.維持弱酸性pH值、7. 確保原料純度、8.慎選乳化體系、9.避免去角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