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的程式設計:從「代碼」到「意圖」的進化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程式設計還需要人嗎?

過去二十年,軟體開發始終圍繞著「寫程式」這件事:選擇語言、編寫邏輯、調整錯誤。進入AI時代,這一切正被顛覆。一名工程師的價值,不再是他能寫多少code,而是他能不能用一句自然語言讓AI「幫他寫出來」。

大型語言模型(LLM)讓開發者開始以「提示」(prompt)與AI溝通,轉而進行一種全新的「意圖驅動式開發」。不需要再從if-else、for-loop寫起,只要能清楚描述想要的功能與結構,就可能讓AI完成八成工作。

但這不代表開發者要消失,反而是一場「角色再定義」的開始。AI會寫程式,但不會理解價值。人類不再是寫程式的人,而是定義目標、篩選路徑、調整成果的關鍵決策者。

資料來源:「新世代編碼:從溝通到規範」

當AI「會寫」,但還「不夠聰明」

從表面上看,AI代碼產能已超越大多數Junior開發者。GitHub Copilot據說可以協助完成高達50%的代碼。但現實是:在複雜系統中,它仍會生成「看起來像能跑,其實根本有坑」的結果。

AI常見的缺陷包括:

  • 記憶不連貫:上一段才寫的函式,下一段就忘了呼叫。
  • 缺乏結構感:不懂團隊的架構邏輯,也無法區分模組邊界。
  • 難以處理大規模系統:數百萬行的企業代碼,LLM連上下文都記不全。
  • 缺少設計美感:能完成任務,但寫出的東西像拼裝車,不像精品。

這讓AI更像是「初階工程師」,需要被嚴格審查與修正,否則錯誤會像骨牌一樣延伸。而這也導致新的挑戰浮現:AI寫得快,人類能不能審得快?

AI工具的日常現場

一位資深開發主管分享了他的觀察:團隊導入AI寫code後,Junior開發者對AI依賴過度,程式碼量增加,但問題報告更多,Bug更難追。

「它們不是不聰明,而是沒有『共識』。你要不停教它你的邏輯、你的偏好、你的架構,才能訓練出有水準的結果。與其說它是工程師,不如說它是超級助理。」

反觀某些自由開發者,將AI視為「副駕駛」,每一段代碼都審慎挑選與改寫。他們不是把AI當外包工,而是當協商對象,知道什麼該交給它,什麼該自己來。關鍵在於:「開發者的品味」決定AI成果的高度。

開發流程的三段進化

軟體1.0時代,我們寫程式;軟體2.0時代,模型幫我們生成結果;而軟體3.0時代,我們則寫意圖,由AI代理完成。

轉變的核心有三:

  1. 角色轉變:從工程師到設計師
    工程師的工作重心將移往產品定義與規格撰寫。好程式不是手寫的,而是先想清楚「要做什麼、為誰而做、該有什麼行為」,再交給AI轉譯成代碼。
  2. 工具轉變:從IDE到「思維澄清器」
    開發環境會從目前的代碼編輯器進化為「整合式意圖溝通系統」,不只是寫code,而是幫助你釐清、檢查與微調規格與邏輯。
  3. 流程轉變:生成-驗證迴圈
    所有開發變成一種「生成→審查→修正→再生成」的節奏。真正的效率來自於:能否快速驗證、快速調整,而非一次產出就完美。

開發者與企業如何因應?

對個人開發者:

  • 建立AI合作品味:學會如何寫出「有效提示」並懂得挑剔AI成果,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 深化邏輯設計能力:掌握系統架構、資料流程與模組關係,幫助你從「寫code」進入「定義產品」的角色。
  • 學會規格語言:學會用自然語言結構化撰寫規格(specification),是未來與AI共事的基本能力。

對團隊與企業:

  • 建立自動化驗證工具:幫助開發者快速識別錯誤與邏輯矛盾,讓生成-驗證流程更有效。
  • 建立「人類審核」的節奏:不再依賴PR review,而是建立跨部門的規格共識,讓需求清楚、邏輯透明。
  • 投資規格導向的開發文化:鼓勵團隊在撰寫程式前花時間定義規格,建立規格→code→文件的一致流程。

不是「AI會取代我」,而是...
「我能不能用AI做更多」

AI不是對開發者的威脅,而是對「只會寫程式」的威脅。它是一種放大器,放大你的邏輯清晰度、設計品味與溝通能力。寫code不是目的,實現意圖才是。

未來的軟體產業,將不再只崇拜技術細節,而更看重「誰能定義真正有價值的軟體」,誰能用清晰的語言、優雅的邏輯和強健的驗證機制,把人類的問題轉化為可執行的意圖。

這是一場從「代碼力」到「意圖力」的進化,而你的位置,不是被取代,而是重新定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merson 的沙龍
1會員
80內容數
一個分享國內外新知與有趣科技資訊的紀錄平台
Emerso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3
臺灣中小企業導入AI的困境與解決方案。許多企業主因為看不見AI的明確產值、缺乏系統化的SOP,以及對效率提升後的員工價值重構等問題而裹足不前。本文提出從流程內嵌、標準建立、價值重構三個層面逐步導入AI,並強調AI應作為賦能工具而非威脅,才能在數位轉型中找到企業的定位。
Thumbnail
2025/07/13
臺灣中小企業導入AI的困境與解決方案。許多企業主因為看不見AI的明確產值、缺乏系統化的SOP,以及對效率提升後的員工價值重構等問題而裹足不前。本文提出從流程內嵌、標準建立、價值重構三個層面逐步導入AI,並強調AI應作為賦能工具而非威脅,才能在數位轉型中找到企業的定位。
Thumbnail
2025/07/12
AI搜尋的崛起正改寫新聞與內容產業規則。Google AI Overviews 和 ChatGPT 等工具讓「零點擊搜尋」成新常態,媒體網站流量急劇下滑。面對這場流量海嘯,媒體如何自救?本文深入剖析AI搜尋對內容分發的結構性衝擊,並探索未來可能的商業解法。
Thumbnail
2025/07/12
AI搜尋的崛起正改寫新聞與內容產業規則。Google AI Overviews 和 ChatGPT 等工具讓「零點擊搜尋」成新常態,媒體網站流量急劇下滑。面對這場流量海嘯,媒體如何自救?本文深入剖析AI搜尋對內容分發的結構性衝擊,並探索未來可能的商業解法。
Thumbnail
2025/07/11
Semaglutide商品Ozempic/Wegovy在加拿大因未繳維護費導致專利提前流失,引仿製藥廠搶攻市場。2026年起,Sandoz、Hikma等將擁有切入點,並加速建構加拿大市場版圖。此案例提醒藥廠IP細節管理不可忽略,同時凸顯全球專利策略需全面佈局,迎戰即將來臨的價格與競爭浪潮。
Thumbnail
2025/07/11
Semaglutide商品Ozempic/Wegovy在加拿大因未繳維護費導致專利提前流失,引仿製藥廠搶攻市場。2026年起,Sandoz、Hikma等將擁有切入點,並加速建構加拿大市場版圖。此案例提醒藥廠IP細節管理不可忽略,同時凸顯全球專利策略需全面佈局,迎戰即將來臨的價格與競爭浪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在無損編碼自由轉換技術日益成熟的當下,作者討論了 AI 時代對於 KnowCode、LOW Code 和 NO Code 工作者的影響,並預測了未來各種工作者的比例變化。同時,作者以遊戲產業為例,探討了不同工作者在遊戲開發中的分工和角色。
Thumbnail
在無損編碼自由轉換技術日益成熟的當下,作者討論了 AI 時代對於 KnowCode、LOW Code 和 NO Code 工作者的影響,並預測了未來各種工作者的比例變化。同時,作者以遊戲產業為例,探討了不同工作者在遊戲開發中的分工和角色。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影響,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速度,以及預測了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了代替工程師寫CODE以及瞭解和療癒人類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影響,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速度,以及預測了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了代替工程師寫CODE以及瞭解和療癒人類情緒。
Thumbnail
AI軟體工程師Devin的誕生引發了對於AI在軟體開發領域未來角色的討論,以及對於AI和人類工程師如何更好地合作的思考。文章反映了不同人對於技術進步可能帶來的社會變化和工作機會減少的擔憂,並提出技術進步可能帶來的新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AI軟體工程師Devin的誕生引發了對於AI在軟體開發領域未來角色的討論,以及對於AI和人類工程師如何更好地合作的思考。文章反映了不同人對於技術進步可能帶來的社會變化和工作機會減少的擔憂,並提出技術進步可能帶來的新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2020年代AI產業迅速發展,與設計相關的領域可大規模節省人力,但也存在產業泡沫。技術進步可能影響白領工作。AI來源於全球網路積累的數據庫,因此創意可能缺乏獨創性。大公司利用AI降低人事成本,可能對大成本創作體系造成傷害。新的體系將影響未來至少二十至半個世紀的時間。
Thumbnail
2020年代AI產業迅速發展,與設計相關的領域可大規模節省人力,但也存在產業泡沫。技術進步可能影響白領工作。AI來源於全球網路積累的數據庫,因此創意可能缺乏獨創性。大公司利用AI降低人事成本,可能對大成本創作體系造成傷害。新的體系將影響未來至少二十至半個世紀的時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