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焦慮世代:年輕人的理財心理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為什麼我們明知道要存錢,卻總是做不到?

昨天晚餐後,我在沙發上刷手機,看到一個朋友發限時動態:「又月光了,我要把手剁掉...」

底下一堆人按愛心,還有人留言:「我也是」、「同感」、「太真實了」。

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理財知識這麼普及,YouTube上隨便搜都有上百個教學影片,但大部分人還是存不到錢?

答案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站在便利商店前,手裡拿著一杯85元的咖啡,腦海裡同時出現兩個聲音:

聲音A:「85元可以買兩包泡麵了,而且家裡有即溶咖啡啊!」

聲音B:「工作這麼累,喝杯好咖啡犒賞自己有什麼不對?」

最後你買了咖啡,走出店門時心情複雜:一邊享受咖啡香,一邊又有點罪惡感。

這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大腦本來就是這樣運作的。

神經科學告訴我們,人類的大腦有兩套決策系統:一套負責快速反應(我想要),一套負責深思熟慮(我應該)。問題是,「想要」的聲音總是比「應該」的聲音更大聲、更急迫。

經過這幾年觀察身邊很多朋友的消費行為,我歸納出三個最常見的心理陷阱:

陷阱一:現在偏誤

今天的100元感覺比一年後的120元更真實、更有價值。就像減肥時明知道應該少吃,但眼前的蛋糕總是比未來的好身材更有說服力。

陷阱二:心理帳戶

同樣是1000元,從薪水裡拿出來會心疼,但用年終獎金就覺得沒關係。我們會把錢分門別類放在心理的不同抽屜裡,對每個抽屜的錢有不同的花費標準。

陷阱三:損失厭惡

花錢的痛苦感受,比賺到同等金額的快樂感受強烈2.5倍。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寧願把錢放在銀行定存,也不願意投資——害怕虧損的恐懼,遠大於獲利的期待。

不如先來看看,四種金錢性格,你是哪一種?

在餐飲業工作這段時間,我觀察到來來往往的客人有著截然不同的消費習慣。

類型一:「算計型」

這種人點餐前會仔細研究菜單,比較CP值,常常問「有沒有優惠」。他們通常:

記帳記得很詳細

喜歡比價和找折扣

對每一筆支出都很敏感

但有時會因為太省而錯過機會

典型心聲:「這杯咖啡120元,但隔壁那家只要100元...」

類型二:「感覺型」

這種人消費完全憑感覺,心情好就花錢,心情不好也花錢(只是花錢的理由不同)。他們通常:

很少記帳,對自己花了多少錢沒概念

容易衝動購物

用消費來調節情緒

常常月底才發現錢不夠用

典型心聲:「今天心情不好,買個東西安慰自己吧...」

類型三:「拖延型」

這種人知道理財很重要,也買了很多相關書籍,但就是遲遲不開始行動。他們通常:

有很多理財知識但不實踐

總是說「下個月開始存錢」

對投資既好奇又害怕

在準備和行動之間無限循環

典型心聲:「我再研究一下,等搞懂了再開始投資...」

類型四:「平衡型」

這種人能在享受當下和規劃未來之間找到平衡點。他們通常:

有明確的財務目標

會給自己設定合理的消費預算

既不會過度節省也不會揮霍無度

把理財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負擔

典型心聲:「這個月的娛樂預算還有2000元,可以買這個。」

你認出自己了嗎?

也是前不久,在網路上看到一個討論串,主題是「你最不敢說出口的金錢煩惱是什麼?」底下的留言讓我看得心有戚戚焉:

有人說自己最怕的不是沒錢,而是不知道到底需要存多少錢才夠——房價持續上漲,通膨讓什麼都變貴,感覺再怎麼努力都追不上物價的速度。

有人提到家人的期待壓力,父母總是問什麼時候要買房結婚,但光是養活自己就已經很吃力,根本不敢想像要負擔一個家庭的開銷。

也有人坦承最痛苦的是社群媒體帶來的比較心理——看到朋友們出國旅行、買新車、住豪宅,自己卻還在為了一件千元的衣服猶豫不決。

還有人表達對投資的矛盾心情:明知道錢放銀行會被通膨吃掉,但每次看到股市下跌的新聞就害怕,擔心辛苦存的錢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看完這些留言,我發現大家表面上的金錢問題,背後其實都有更深層的焦慮:

  • 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 對自我價值的懷疑
  • 對社會期待的壓力
  • 對失去控制的恐懼

這些焦慮就像冰山一樣,我們看到的消費行為只是水面上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問題藏在水面下。

現在打開任何社群平台,看到的都是精心包裝的美好生活:高級餐廳打卡、出國旅行照片、新買的名牌包包...

但真相是什麼?

我有個朋友,Instagram上看起來生活很精緻,經常發昂貴餐廳和購物的照片。其實,她為了維持這種形象,信用卡已經刷爆了好幾張,怎麼說都不聽,她的問題不只是財務,更多是心理。

我也有些朋友看起來很樸素,從不在社群上炫耀,但其實默默存了一筆可觀的資產。

我們總是拿自己的真實生活,去比較別人的表演。這應該是非常多人的痛點,但每次看到別人在網路上炫富時,我們又忍不住羨慕起來。

嫚嫚想真心的告訴你,改變,從了解自己開始,我也有過很愛看網紅美好生活的時候,我也就是一個平凡人,過著平凡的生活,當IG開始掘起,誰不是每天在咖啡廳拍網美照,搭商務艙旅行,秀名表、秀身材,秀跑車,再頂級一點的,搭私人飛機,跟大到不像話的別墅,平凡如我,每次看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就會覺得哇!心情好好喔,好像多看兩眼,自己就可以變得跟他們一樣。

漸漸的,開始有人提醒,這些都是表面的東西,他們流眼淚的時候不會讓你看到,他們為錢掙扎的時候也不會告訴你,然而我們這種已經被扭曲的心態,只有從真的了解自己開始,才能徹底解決金錢問題。

讓我帶你一步步檢視。

第一步:誠實面對自己的金錢關係

試著回答這些問題:

你對金錢最深層的恐懼是什麼?

什麼情況下你最容易花錢?

你的消費習慣像家裡的哪個人?

如果錢不是問題,你最想做什麼?

第二步:重新定義「夠用」

很多人的焦慮來自於不知道「多少錢才夠」。但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夠用的標準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與其問「我需要多少錢」,不如問「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現在的我,正往極簡生活努力,但別誤會了極簡就是要一無所有,而是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過度消費,同時極簡也不只在物質上,有興趣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去聽我的Podcast,有一集就是討論極簡。

當我清楚了解,怎樣樣的生活給我最大的快樂,我就明白,哪些是我需要的?哪些是我根本不需要去追求的。

第三步:建立屬於自己的金錢價值觀

不要照抄別人的理財方法,因為每個人的處境、目標、風險承受能力都不同。

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有些人適合激進的投資策略,有些人適合穩健的存錢方式;有些人需要嚴格的預算控制,有些人需要彈性的消費空間。

寫到這裡,我想起一個朋友說過的話:「理財不是為了變成有錢人,而是為了變成自由的人。」

金錢焦慮的本質,其實是對自由的渴望——不用為了生活費而做不喜歡的工作,不用因為經濟壓力而放棄夢想,不用在每次消費時都充滿罪惡感。

也許,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理財技巧,而是更深入的自我了解。但如果你對你理財有興趣,網路上的理財知識非常多,而我也為大家做了一集,理財最基本並且最重要的觀念,這個觀念可是我花了幾百萬學來的,一樣,去我的Podcast你就會找到。

當我們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金錢就會從焦慮的源頭,變成實現目標的工具。

而這個轉變,從今天就可以開始。

希望這篇內容對你們有幫助,別忘了訂閱,或聽聽我的Podcast,那裡有更多的經驗分享。

極簡生活可不是只有物品: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5%AB%9A%E8%A8%80%E6%BC%AB%E8%AA%9Etalk/id1717344279?i=1000715356276

投資新手存不到錢?理財前必知的完勝心法: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5%AB%9A%E8%A8%80%E6%BC%AB%E8%AA%9Etalk/id1717344279?i=100066457507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嫚嫚的顯化療癒之道
3會員
47內容數
我是嫚嫚,從手無縛雞之力,不知道公車票多少錢,到獨立撫養女兒成年,以為人生總算苦盡甘來,癌症卻來連續敲了兩次門,我在化療中開始主持Podcast,到現在康復持續追蹤。現在我用自己走過感情創傷、疾病恐懼的真實經歷,陪伴同樣在人生低谷中的你,更要用科學及AI免費分享最有效率的成長學習方法。
2025/07/23
你知道嗎?我曾經觀察過一個有趣的現象:同樣面對突發狀況,有些人像是被雷擊中的樹,瞬間焦黑;有些人卻像是水中的蘆葦,彎曲但不折斷。差別到底在哪裡? 經過長期觀察,我發現那些在混亂中依然從容的人,他們並不是天生抗壓,而是掌握了一套我稱為「流水式工作法」的應變哲學。 第一招:「預留空白
Thumbnail
2025/07/23
你知道嗎?我曾經觀察過一個有趣的現象:同樣面對突發狀況,有些人像是被雷擊中的樹,瞬間焦黑;有些人卻像是水中的蘆葦,彎曲但不折斷。差別到底在哪裡? 經過長期觀察,我發現那些在混亂中依然從容的人,他們並不是天生抗壓,而是掌握了一套我稱為「流水式工作法」的應變哲學。 第一招:「預留空白
Thumbnail
2025/07/22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他們明明不是主管,也沒有什麼特殊頭銜,但大家就是願意聽他們的意見,遇到問題也會主動找他們討論。這種人擁有的就是「隱形影響力」,一種不需要靠職位或權威就能讓人信服的能力。 很多人以為影響力就是要當主管、要有權力,但其實真正的影響力來自於你能為別人帶來什麼價值。我剛進職場的時
Thumbnail
2025/07/22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他們明明不是主管,也沒有什麼特殊頭銜,但大家就是願意聽他們的意見,遇到問題也會主動找他們討論。這種人擁有的就是「隱形影響力」,一種不需要靠職位或權威就能讓人信服的能力。 很多人以為影響力就是要當主管、要有權力,但其實真正的影響力來自於你能為別人帶來什麼價值。我剛進職場的時
Thumbnail
2025/07/21
我們都知道「一日之計在於晨」,但很少人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深意。 早晨的狀態會影響你整天的心情和表現,就像是為這一天設定了基調。當你匆忙開始一天,你的大腦會持續保持這種匆忙的節奏;但如果你從容地開始,這份從容也會延續下去。這不是什麼玄學,而是我們的大腦真的會記住這些模式。 網路上有很
Thumbnail
2025/07/21
我們都知道「一日之計在於晨」,但很少人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深意。 早晨的狀態會影響你整天的心情和表現,就像是為這一天設定了基調。當你匆忙開始一天,你的大腦會持續保持這種匆忙的節奏;但如果你從容地開始,這份從容也會延續下去。這不是什麼玄學,而是我們的大腦真的會記住這些模式。 網路上有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你有在理財嗎?何時開始關注理財的呢?對於理財的想法是什麼呢?
Thumbnail
你有在理財嗎?何時開始關注理財的呢?對於理財的想法是什麼呢?
Thumbnail
投資理財,在這個世代的新一輩年輕人,學習資訊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很多知識都會從自己的查詢能力找到,而對於我們這先中壯年,如果不是搞資訊或是花時間去學習的人,就會發現遠遠不如後輩,雖然這不代表賺的錢、理的財一定就輸給年輕人,但關於很多人不了解理財資訊時,這時候的你/妳,會想要去學習嗎?
Thumbnail
投資理財,在這個世代的新一輩年輕人,學習資訊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很多知識都會從自己的查詢能力找到,而對於我們這先中壯年,如果不是搞資訊或是花時間去學習的人,就會發現遠遠不如後輩,雖然這不代表賺的錢、理的財一定就輸給年輕人,但關於很多人不了解理財資訊時,這時候的你/妳,會想要去學習嗎?
Thumbnail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
Thumbnail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我們知道想投資理財得先要有資金,大多數人的資金來源都是靠薪資存下來的,而儲蓄對於許多人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網路上教人增加儲蓄的方式有很多種,譬如有333存錢法、365存錢法、信封存錢法、零存整付存錢法等,將其簡單的分類,大概就是要消費者先把收入存一部分起來再消費,或是每天或每週固定存一小
Thumbnail
我們知道想投資理財得先要有資金,大多數人的資金來源都是靠薪資存下來的,而儲蓄對於許多人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網路上教人增加儲蓄的方式有很多種,譬如有333存錢法、365存錢法、信封存錢法、零存整付存錢法等,將其簡單的分類,大概就是要消費者先把收入存一部分起來再消費,或是每天或每週固定存一小
Thumbnail
常常在「賺錢」和「喜歡的事情」面前糾結嗎? 本次為大家準備的是「消融金錢恐懼的調頻訊息」 底下有三組數字,請憑直覺選一組吧。
Thumbnail
常常在「賺錢」和「喜歡的事情」面前糾結嗎? 本次為大家準備的是「消融金錢恐懼的調頻訊息」 底下有三組數字,請憑直覺選一組吧。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 一心想要趕快賺錢、趕快成功,卻不小心走了很多冤枉路。 總覺得有些人整天都在曬單秀現金,這背後到底是做了什麼?錢有這麼好賺的嗎? 好不容易存到一點點錢,想要學習理財投資,卻發現好像很困難,不知如何下手? 終於鼓起勇氣想要學習,卻發現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資訊,深受遇到詐騙或被割韭菜?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 一心想要趕快賺錢、趕快成功,卻不小心走了很多冤枉路。 總覺得有些人整天都在曬單秀現金,這背後到底是做了什麼?錢有這麼好賺的嗎? 好不容易存到一點點錢,想要學習理財投資,卻發現好像很困難,不知如何下手? 終於鼓起勇氣想要學習,卻發現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資訊,深受遇到詐騙或被割韭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