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詠《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推薦 + 讀後感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我從小是看侯文詠的書長大的。

 

看到作者在本書末尾寫到,每次新書出版或演講時,總會有老讀者這樣跟他說,我還是笑了出來。

 

raw-image


 

我從小學開始就熱愛閱讀,大概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小說,當時的我對於沒有劇情的文字根本看不下去,不管是散文還是勵志書都覺得無聊透頂,唯獨侯文詠的非小說類著作是少數不僅讀得意猶未盡,連一些讀過的故事到現在還記得的作品。


作者的文字平易近人而不賣弄做作,故事貼近日常生活而淺顯易懂,在幽默中激發讀者思考平時或許視為理所當然的體制、價值觀和想法,不管什麼年紀讀到都能有所收穫和反思,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忘了是哪一本,作者提到兒子拿學校的閱讀測驗回家問他,節錄的是他的文章,題目是以下哪個選項最能反映作者在這一段中想表達的想法?侯文詠說他看了所有答案選項,沒有任何一個選項符合這段的主旨。

 

這種對於考題的疑問和荒謬,很久以前讀到時就非常有共鳴,只覺得中肯無比又好笑。以前在寫學校的閱讀測驗時,只要節錄的是當代作家的文章,我常常也會有這種疑問:出題者怎麼能確定正確的選項就是作者想表達的主旨?我身為一個讀者,對這一段的解讀不是這樣呀。

 

進入正題。讀了新作《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再回想起小時候單純覺得好看又有趣、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才非常後知後覺地發現作者是用幽默包裝對學校教育的質疑。不管是寫出老師喜歡看的那種文章才叫「作文」,還是作者提到曾擔任小學老師的母親認為不斷寫測驗題拿好成績才是王道,我想多數人對那樣高壓式教育的環境並不陌生。

 

本書除了對教育的探討外,更著重於更大格局的思辨,像是把短期目標「術」當成踏腳石,著重於長遠目標的「道」,或是改變認知的框架,以及沉痛的人生體悟,每一個章節環環相扣,就像作者提到人生中的那些不可預測的事件也好,或一時興起、或改變固有想法而決定去做的事情也好,到後來發現全部都連結在一起,造就了今天的他。


只是越讀下去,越發現作者人生的難關越來越難解,從兼任醫師和寫作的工作蠟燭兩頭燒、擔任麻醉科住院醫師時手術期間小孩病人死亡、創立公司以失敗收場、母親失智且病痛纏身後離世,接著父親也離世……

 

與親人生離死別的悲痛,沒有人會教你該怎麼面對和度過,人生遭遇的其他難關相較之下似乎都顯得微不足道。我很喜歡作者寫的,「真的做不到放下的話,就接受放不下這件事吧。」

 

在這種不管做什麼內心都無法被撫慰的時刻,就讓自己靜靜的悲傷,任時間流逝,日子總會度過的。


不過,長大成人的現在讀到這本新作,不免也有一些批判的想法。作者母親關心也介入孫子的學習,還會打電話到家裡跟媳婦耳提面命叮嚀測驗卷的進度。他的母親曾任小學老師,篤信自己的教育方針是真理,有個如此優秀的兒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看到這些,我的內心百感交集。首先,我很意外這天下也有奶奶是這個樣子的,用遠古時期的教育方法試圖介入及鞭策孫子的學習,因為我的祖母也正是如此。祖母同樣曾任小學老師,我小時候他早已退休,始終沒有卸下好為人師和教導他人的職業病,以及把自己當成量尺的標準去評斷他人的壞習慣。我暑假的例行公事就是到奶奶家寫暑假作業、做功課。祖母對於自己的反應快和聰慧很自傲,對於反應慢和需要時間思考的孩子沒有耐心,羞辱、揶揄和冷嘲熱諷是家常便飯,而我那時還只是個 9 歲小孩。


作者的兒子非常幸運,有願意對教育下功夫的爸爸,擋下這些試圖幫他教育孩子的越界行為,再加上奶奶住在南部天高皇帝遠,至少拉開地理距離。


即使先撇開上一輩的教育方式到底有沒有比較好,試圖介入教導別人的孩子就是一種狂妄與無禮,即使那是孩子的孩子也是一樣。讀到作者的太太身為媳婦,不得不接婆婆的電話,作者卻和太太抱怨為什麼事情都要聽他媽的話、為什麼要接他媽的電話,太太則回應媳婦就是必須尊重婆婆和長輩,言下之意就是無法直接撕破臉反抗。


這一段反映了作者的天真與無知。婆媳關係的錯綜複雜、媳婦的從屬地位,身為先生和男人怎麼會懂?我的成長過程中,也是一路上看著強勢的奶奶和媽媽的互動及權力關係的消長走過來的。作者正因為是兒子,正因為是媽媽的小孩,才有立場和本錢直接與媽媽抗衡和搏鬥,身為家族和婚姻體制中的媳婦又是另一回事。而且作者的太太擔任牙醫師,每天工作想必十分辛苦,回家後面對孩子的管教問題、先生的質疑還不夠,還要接婆婆指點孩子教育的電話,這一切都太過於似曾相識。


此外,作者母親堅持自己教育方針正確的一大原因,是教出了這麼優秀的兒子,我想這是倒果為因。作者本身就天資聰穎,不管是否採用填鴨式的高壓教育法,長大後大概都能有一番作為,只是這套教育方法卻不一定適用於資質各異、性格各異的所有小孩。作者提到小時候不太需要準備就可以考第一名,之後考上醫學系、當上醫學博士,後來在各領域的出色發展大家有目共睹,但這何嘗不是種倖存者偏差呢?


那些在高壓教育環境下,因為不擅長考試而被視為失敗品淘汰掉、不會被視為「優秀」的孩子,或是那些即使勇於追求了人生的各種可能性,嘗試了能把握的各種機會並付出努力,最後仍不見成果的人也存在。這就像是閱讀偉人傳記和成功人士的故事並效仿他們的人生軌跡,不代表就能達到和這些成功人士足以匹敵的成就一樣。


人生成就不完全歸功於天生的資質,努力當然也很重要,在逆境中的韌性和抗壓性不可或缺,遇到貴人更是可遇而不可求,還有難以預測的珍貴機緣和機運,出生的家庭和時代背景也有關聯,再加上如果出生時就被賦予了令人稱羨的聰明腦袋,無庸置疑會是一大助力。這些眾多因素交互作用之下,造就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侯文詠。


講得極端一點,誰也不知道或許在另一個平行時空,侯文詠的書不受歡迎,成了作家但銷路不佳,沒有之後的演講邀約和其他各領域的工作機會,也沒有辭掉工作仍繼續擔任醫師,這也是有可能的發展。


我身邊也有個絕頂聰明的朋友,大概就像作者那樣。朋友曾說過,他從小到大都不太需要花太多心力和時間讀書,稍微準備一下就能有好成績。他一路走來念的都是最高學府,而且他的求學過程是快樂的。他的家境富裕且風氣自由開放,畢業後就到常春藤名校深造,念的還不是大學本科系。工作幾年後,寫了小說順利出版,又到另一個國家念了另一間研究所,又是一個全新領域。我相信他的人生一定也遭遇過旁人看不到的挫折和困境,但他天資聰穎,不只是學業,他學習任何事情都不太需要花費太多力氣就能得心應手,我仍總忍不住驚嘆於他的聰明才智。


作者提到人生要找到自己的天賦,因為每個人都有天賦,而不是把考試當成天賦,走在體制鋪好的路上。我認同這樣的觀點,這卻忽略了現實層面的考量。天賦或許可以當飯吃,但吃得飽嗎?這項天賦在當前的市場上定價如何?在低薪產業,即使天賦再出色、即使做得再快樂,難保每個人都能在經濟壓力下,仍堅持忠於自己的人生想走的道路。


再者,花時間探索天賦所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一路上的猶豫和選擇,都不保證最後能開花結果。人是需要誘因和鼓勵的動物,如果一路上遭遇的只有挫折和困境,沒有讓自己足以堅持下去的小小成功,內心不斷受到摧殘,最後變得不上不下或甚至窮途潦倒,多方嘗試仍不見結果,有多少人能笑著回顧而不後悔,還好我的人生有試過這些事情呢?


作者不諱言在辭掉醫師工作轉任專職作家後,經歷很多徬徨和猶豫的時刻,遭遇的挑戰也沒有少過,但正因為這是自己的選擇,所以在面對挑戰時會努力解決,而後來接續而來的發展和機會,寫出來的書受讀者歡迎,只是這些「好玩」那一邊的嘗試的副產品。他也提到,他做這些嘗試的出發點都不是希冀可以得到什麼樣的結果,也坦承如果當時母親希望自己成為作家,他大概就不會成為一名作家。


作者認為人生可看作是一段不斷減少的時間,希望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也提到對人類而言,改變認知的框架和思考的慣性是困難的,即使遭遇難關和挫折,也可以用全新角度去看待,讓那些事情的定義不再是「失敗」。


人生短暫,時間有限,這在客觀上很好理解。但我認為要單純以不罔顧人生為出發點,義無反顧地去追尋人生的無限可能性,除了要有彈性的思考能力、強大堅韌的內心素質,以及做了重大的人生選擇後,全權為自己負責而不後悔的決心,更重要的是要衡量自己的性格是否適合那樣的生活型態。作者的動力來自於想看看屬於「好玩」那一國的景色,而不是只見識到「努力」的風景。「好玩」的另一面是不穩定和無法預測,我不認為這是適合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最後呼應一下書名,所以我有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嗎?學生時代每次要寫「我的志願」或未來志向之類的作文或學習單的時候,我總是腦袋一片空白,因為我從來沒有特別想從事的職業 (從小就不想工作 (笑)),也沒有想成為什麼有用的人。

 

我的願望非常渺小,只希望長大之後能自由支配所有的時間,並還能一直像現在一樣,每天閱讀小說、看書看到飽,沉浸在書裡的世界,如果能進入書本當中那就更好了 (笑)。以某種層面而言,我也算是達成兒時的夢想了吧。


我手邊總是有看不完的書,開心時也閱讀、悲傷時也閱讀,期待著每一個即將邂逅的故事,我想自己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書呆子,至今仍樂此不疲,也很感謝一路走來的自己從來沒有忘記兒時的初衷。在晦暗的日子裡,我很慶幸侯文詠的作品、還有活到現在閱讀過的無數書籍能陪我度過。


就像「暗夜迷霧中的車尾燈那樣微弱的光亮」那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透明方塊的沙龍
27會員
173內容數
我喜歡閱讀、狗狗、紅茶,還有睡午覺。
透明方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8
他們的冒險就像是以世界為舞台的大型密室逃脫,走錯一步的代價是喪失性命。
Thumbnail
2025/07/08
他們的冒險就像是以世界為舞台的大型密室逃脫,走錯一步的代價是喪失性命。
Thumbnail
2025/07/04
他們都曾經歷生離死別,帶著無以言說的創傷,在沒有希望也看不到未來的狹小世界裡,就這樣生存著。
Thumbnail
2025/07/04
他們都曾經歷生離死別,帶著無以言說的創傷,在沒有希望也看不到未來的狹小世界裡,就這樣生存著。
Thumbnail
2025/06/09
本書以詭異畫作為主軸,作為解開謎團的關鍵,劇情豐富精彩,隱藏的謎底抽絲剝繭後也讓人毛骨悚然。
Thumbnail
2025/06/09
本書以詭異畫作為主軸,作為解開謎團的關鍵,劇情豐富精彩,隱藏的謎底抽絲剝繭後也讓人毛骨悚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童麗心的安排下,王定宇開始追求應曉薇。
Thumbnail
在童麗心的安排下,王定宇開始追求應曉薇。
Thumbnail
【文案】 -純愛/雙向暗戀/寄宿梗/身份差/甜文 -醋精拽王Master&溫柔堅韌小可憐 住進莊家老宅的第一天,葉婠見到了莊家大少爺莊衍。 十八歲的少年身長如玉,神采英拔,沒骨頭似地趴在二樓欄杆上,居高臨下地打量步上台階的她。 半晌才慵懶挑眉,「
Thumbnail
【文案】 -純愛/雙向暗戀/寄宿梗/身份差/甜文 -醋精拽王Master&溫柔堅韌小可憐 住進莊家老宅的第一天,葉婠見到了莊家大少爺莊衍。 十八歲的少年身長如玉,神采英拔,沒骨頭似地趴在二樓欄杆上,居高臨下地打量步上台階的她。 半晌才慵懶挑眉,「
Thumbnail
應奶出院後,帶著何思聰一起回家,開始回憶小時候
Thumbnail
應奶出院後,帶著何思聰一起回家,開始回憶小時候
Thumbnail
老王留下的輔導紀錄裡,她的孩子問題很多,但每一個事件都跟她有關,等一下一定要找到關鍵性的答案,既然自己送上門來,剛剛好……。
Thumbnail
老王留下的輔導紀錄裡,她的孩子問題很多,但每一個事件都跟她有關,等一下一定要找到關鍵性的答案,既然自己送上門來,剛剛好……。
Thumbnail
他始終相信那孩子會回來身邊,不過他沒等到。 那孩子逐漸變成了「那人」,青蔥臉龐生了男人的稜角,一顆璞玉在他未知的際遇下打磨得光彩奪目,即使不如在他麾下時平步青雲,卻也腳踏實地、自然茁壯,正是他在茲念茲的「成熟」。 文祐鑫,聞右心,想當初這文藝範兒的藝名還是他取的呢。
Thumbnail
他始終相信那孩子會回來身邊,不過他沒等到。 那孩子逐漸變成了「那人」,青蔥臉龐生了男人的稜角,一顆璞玉在他未知的際遇下打磨得光彩奪目,即使不如在他麾下時平步青雲,卻也腳踏實地、自然茁壯,正是他在茲念茲的「成熟」。 文祐鑫,聞右心,想當初這文藝範兒的藝名還是他取的呢。
Thumbnail
儘管年輕,景耀卻不是近灘洶湧的海潮,言行間帶有不符那個年齡的世故,縱使無意算計,也像虛實難辨的暗流,高城深池,迫人無法親近,只得遠觀;就是偶一暴露符合年紀的笨拙,很快又掩於過份嫻熟的打秋風之下。 有時周森看著景耀,會不合時宜地感到憐憫,因為那讓他不由得想起自己。
Thumbnail
儘管年輕,景耀卻不是近灘洶湧的海潮,言行間帶有不符那個年齡的世故,縱使無意算計,也像虛實難辨的暗流,高城深池,迫人無法親近,只得遠觀;就是偶一暴露符合年紀的笨拙,很快又掩於過份嫻熟的打秋風之下。 有時周森看著景耀,會不合時宜地感到憐憫,因為那讓他不由得想起自己。
Thumbnail
取悅,是一門藝術;喜劇,是一門哲學。
Thumbnail
取悅,是一門藝術;喜劇,是一門哲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