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財經M平方-Podcast-25.07.18
**川普關稅策略與最新進展
*川普持續寄信通知未達成關稅協議的國家稅率,新增對象包括歐盟與墨西哥。*印尼已達成關稅協議,稅率為19%,與越南接近。
*美國針對從印尼轉出口的產品也課稅,實際上劍指中國。
*美國對東南亞的戰略價值評估偏低,因此更強調防堵轉出口貿易。
*市場逐漸熟悉川普以先宣布加稅、再展延與談判的策略,目前已從4月延至8月。
**本週半導體與股市焦點
*輝達H20與AMD晶片獲准銷往中國,為重要利多。
*台積電法說表現超預期,帶動台股與台積電股價站回1150元,接近歷史高點。
*輝達股價創新高達174美元,美股費半與那指同步上漲0.7%。
*ASML財報展望偏弱,但台積電大幅調升財測,成功穩定市場信心。
**市場總體行情與商品動態
*川普擬開除鮑威爾的傳聞引發短期波動,後續澄清後市場情緒回穩。
*美債與美元走勢溫和上行,反映經濟數據回穩與避險降溫。
*原油因OPEC展望悲觀,價格維持在70美元以下震盪。
*黃金漲勢停滯,資金轉向白銀,傳聞俄羅斯與加拿大正在布局白銀。
**關稅影響觀望情緒與貿易逆差重點
*美方對台灣與印度仍未公布關稅協議,為唯二貿易逆差經濟體中的未解。
*市場因關稅政策與股市高檔震盪而進入觀望期。
*台積電法說強勁,提供關鍵支撐與信心。
**台積電Q2財報亮點
*第二季美元營收首度突破300億美元,年增率達44%,超越財測高標。
*即使台幣升值壓力大,換算後仍在財測區間內。
*毛利率與營益率皆優於預期,顯示其製程優勢與溢價能力。
*高效能運算營收比重首度達60%,主因AI需求強勁。
*消費性電子(不含手機)成長30%,推測因應關稅提前拉貨。
**台積電展望與AI需求趨勢
*台積電將全年美元營收成長預估由25%上修至接近30%,主因AI需求擴張。
*除CSP需求外,主權AI需求強勁,黃仁勳積極推動各國建設國家級AI。
*主權AI成為全球戰略重點,台積電將受益於該新需求。
*魏哲家指出邊緣AI(如AI手機、PC、眼鏡)需求開始出現,但需1–2年設計週期才會爆發。
**人型機器人觀點與長期前景
*魏哲家對短期內人型機器人趨勢持保留態度,認為系統仍太複雜。
*他以幽默方式表示,未來的應用場景可能先從老人看護開始。
*相比特斯拉與Waymo的無人計程車業務,人型機器人目前仍屬早期階段。
*指出機器人目前最難模仿的是人類手指的靈活操作,可能限制應用場景。
**台幣升值與匯損影響分析
*台幣兌美元升值至29,造成出口科技廠匯損壓力,影響營收表現。
*台積電雖受匯損影響,但其具規模與技術優勢,擁有溢價權,影響相對小。
*真正需擔心的是中小型與傳產企業,因競爭力不足、缺乏避險手段,對匯率波動承受力較低。
*匯損多為短期現象,台幣走勢與景氣循環高度關聯,長期仍看基本面與企業競爭優勢。
*財務長黃仁昭強調台積電六大獲利關鍵:技術開發、定價、產能利用率、成本控管、技術組合與匯率,匯率僅列最後。
*台積電本身有全球布局、可分散匯率風險,並執行避險(hedging)策略,減緩匯損影響。
**台積電海外廠進度與策略
*亞利桑那州:第三廠下半年開工,第四廠也預計啟動建設。
*熊本廠進度稍延遲,主因日本交通與基建問題,非美國廠排擠效應。
*德勒斯登廠獲得歐盟與德國政府大力支持,另於慕尼黑設立設計中心,支援歐洲客戶開發自駕與物聯網晶片。
**川普大而美法案(OBBBA)對台積電影響
*投資抵減上調:資本支出抵減額從25%上升至35%,對於重資本支出的晶圓廠(如台積電)具直接財務利多。
*研發費用可立即列支:美國境內研發支出可全數費用化,降低應稅所得,提升現金流,激勵台積電在美設立更多研發中心。
**美國半導體關稅政策預期
*關稅預估落在10%至50%,主流預期保守約20%,樂觀則15%。
*法案可能納入類似USMCA的”豁免條款”或”友岸外包機制”,提供已承諾投資的企業1至2年緩衝期。
*美國商務部長近期提及若企業已有設廠規劃,關稅將視情況延後施行。
*關稅政策仍待7月底正式公告,但已有跡象顯示會考量企業實際投資狀況給予彈性。
**政策影響與人為因素觀察
*輝達CEO黃仁勳頻繁拜訪白宮,可能參與政策建議與溝通,反映半導體政策具高度人為協商空間。
*川普政策雖具保護主義色彩,但也會因企業回饋調整施行節奏,顯示政商互動對最終政策影響甚鉅。
**輝達股價與AI趨勢發展
*輝達股價近期表現強勁,反映市場對AI算力需求的信心,所謂AI算力過剩為假議題。
*AI模型發展趨勢已從單純比拼分數,轉向強化多模態、推理能力與特定應用場景的深度。
*AI Agent成為主流發展方向,模型需具備主動規劃與多步驟任務執行的能力。
*OpenAI最新推出整合型代理人功能,能自主瀏覽網站、行事曆與Gmail並完成任務,朝個人秘書角色邁進。
*隨技術成熟,AI功能將嵌入手機、電腦、眼鏡等裝置,實現裝置間互通,推升邊緣AI需求。
*魏哲家指出邊緣AI為未來爆發拐點,但目前尚未明確成形,未來數年可望逐漸落地。
**ASML財測轉保守與設備銷售困境
*ASML展望偏保守,主因EUV設備銷售放緩。
*三大客戶中,僅台積電仍有持續投資能力,三星與Intel面臨良率與內部問題而轉趨保守。
*台積電具議價能力,且短期內先進製程如A14尚未使用最貴的High NA EUV。
*即便Intel有採購High NA EUV,但未來是否續購仍存變數,ASML需調整產品與商業策略。
**美光財報優異與HBM趨勢
*美光繳出優於預期的營收與獲利,財測展望樂觀。
*HBM需求強勁帶動AI發展,應對多模態與推理能力需更大量存取與高效能記憶體支援。
*美光積極投入HBM研發與資本支出,將營收30%投入資本支出。
*三星過去對HBM投入有限,美光因此取得先機,成為HBM主流供應者。
**台積電短中期挑戰與長期競爭力
*台積電全年營收上修,但成長主要集中在第三季以前,第四季恐季減約10%,反映提前拉貨與關稅壓力。
*消費性產品對價格敏感,恐受新關稅政策影響。
*半導體短期週期進入下行循環,形成短期壓力。
*長期來看,台積電在先進製程與封裝領域仍具領先地位,競爭者難以追趕。
*美國投資雖短期吃力,卻有助分散地緣政治風險,鞏固北美客戶訂單。
*與美國科技業者合作深化,有利掌握下一代技術如矽光子、量子電腦等領域,形成長期護城河。
**M2與QT(縮表)共存的解析
*QT主要影響基礎貨幣(通貨與準備金),非直接針對M2。
*基礎貨幣需乘以貨幣乘數才會形成最終貨幣供給。
*聯準會雖縮表,但多針對ONRRP,準備金仍維持在高檔(3.3兆美元)。
*銀行放貸意願上升、貸款標準放寬,使貨幣乘數上升,進一步推升M2。
*M2增長需觀察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兩者動態,而非單看聯準會縮表規模。
**其他觀察流動性的指標
*最直接為準備金總額與隔夜利率(如SOFR、EFFR),若突破目標區間上限則顯示流動性緊張。
*可搭配觀察日間準備金透支金額與準備金彈性,進一步掌握銀行體系壓力與流動性變化。
*美國聯準會圖表工具中收錄多項指標,可供追蹤金融市場實際流動性狀況。